2010教育学考研外国古代教育史复习笔记(一)
发布日期:2010-12-31 17:34       
一、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一)巴比伦的教育
  在巴比伦时期,寺庙学校已有两级。一级是初等教育,主要教授读写;另一级是高等教育,出学习读写外,还要学习文法、苏美尔文学、祈祷文等。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师徒传授式。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
  (二)古代埃及的教育
  古代埃及教育比较发达,与其他国家相比,其教育制度较为完善,学校种类更多一些,包括以下:宫廷学校,所谓宫廷学校是指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的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接受适当的业务锻炼后,分别被委任官职;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是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也为学术中心;职官学校或书吏学校,是训练一般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12年;文士学校,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较低级,招收人数较多,对出身限制较宽,修业期限长短不一。
  古代埃及学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在教学上,有关宫廷学校的教学内容无从考证。僧侣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天文、数学、建筑学、水力学、医学及科学等。职官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普通文化课程和专门职业教育。文士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授数学、天文和地理等科目,此外还重视书写。在教学方法上,古代埃及学校惯用灌输和体罚。
  (三)古代印度的教育
  婆罗门时期的教育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教育的对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用梵文写的《吠陀》经。教学方法主要是背诵。公元前8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了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起重机吊鸡毛歇后语古儒学校,教师被称为古儒。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学习年限为12年,主要内容为《吠陀》经。
  佛教教育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佛教教育。佛教有释迦牟尼所创,他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性平等。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佛教经典。教学语言不用梵文而用地方语言,适应了平民学习的需要。僧徒一般学习12年,合格称为比丘。佛教也重视女子教育,女僧学完后称为比丘尼。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一些著名的寺院吸引了大批外国青年和学者前来学习,对中国以及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首先,作为世界文化的摇篮,东方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无论是史料记载或考古发掘都证明了这一点。其次,受当时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教育只有阶级性及等级性,学校主要吸隶主弟子,并按教育对象的门第、等级而被安排进入不同学校。第三,教育内容丰富,包括德、智、体及宗教教育。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同时,教育机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适应不同统治阶级需要,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和强大的适应力。教育方法上简单、体罚盛行,以个别施教为主,尚未形成正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由于知识的缺乏,为统治阶级所享有,故教师地位高,与古希腊、罗马学校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形成鲜明对比。第四,尽管文明或文化教育甚为古老,由于异族入侵等原因早衰或有过断层,源远而流不长,而唯一特殊的是中国文化,源远而又流长,古老而风韵长存。
2010年教育学考研外国古代教育史复习笔记(二)
发布日期:2010-12-31 17:34       
鲍蕾演过的电视剧
二、古希腊教育
  (一)古风时代的教育
  1.斯巴达教育
  斯巴达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其目的是培养体格强壮、富有勇武精神和爱国精神、善于战斗并持久斗志的武士。为了保证这样的教育目的,教育在斯巴达被当作是国家的事业,并举有严格的国家性质,完全由国家控制。整个斯巴达教育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行严格的新生儿体格检查。检查合格的才允许抚育,不合格的弃于荒野。第二个阶段是受国家严格监督的家庭教育。儿童在7岁以前由父母代替国家抚养,并在家里接受教育,具体由母亲负责,主要是使儿童有健康的身体、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斯巴达人的思想品德,为7岁以后打下基础。第三个阶段是公共教育,它可以分为7——18岁和18——20岁两个时期。从7——18岁,男女儿童分别在国家教育场所接受体育和军事训练,具体内容为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掷铁饼、投标、角力。教育方法主要是实践练习。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在此期间,青年要参加秘密服役,即在夜间外出对奴隶进行突然袭击。从这一段教育来看,他们不重视阅读和书写技能的培养。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到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斯巴达教育是片面的、野蛮的,但是又是成功的,因为他培养出来的人都
是非常勇敢的战士,能够为城邦英勇作战,甚至牺牲在战场上。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教育
  雅典形成了以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制度。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道德高尚、能言善辩的公民和商人,即身心既美且善的人。整个雅典教育的实施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庭教育。7岁前,儿童在自己家里接受教育。子女出生后也受体格检查,有其父检查,随后是抚养和教育,主要是在身体、道德、智力、审美等方面打下基础。第二阶段是文发学校和琴弦学校教育。7岁后,除女孩在家接受教育,所有男孩进入私人开办的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学习。在雅典,这是最初级的学校教育。文法学校教读、写、算,琴弦学校教弹奏、唱歌、朗诵等。儿童上学和放学均有赎身奴隶担任的教仆陪伴,成为儿童的指导者。第三阶段是体操学校教育。13岁后,儿童进入私人开办的体操学校学习。主要由教师指导练习体育运动,具体内容除五项竞技外,还增加了游泳。15岁左右完成体操学校学习后,大部分儿童的教育也就终止了。第四阶段是体育馆教育。15岁左右,少数准备将来担任国家重要职务的显贵家族家庭子弟进入由国家开办的体育馆继续学习。除学习五项竞技和游泳外,还要学习政治法律、伦理道德以及三艺(文法、修辞、逻辑)等。第五阶段是军事训练团教育。到18岁时,完成体育馆学习的青年进
入国家设立的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军事训练。在此期间,还要参加伦理谈话以及政治和道德的问题辩论,并宣誓效忠雅典城邦。20岁结束军事训练团教育时,举行一定的仪式,授予公民称号。与斯巴达教育相比,雅典教育明显是全面的、和谐发展的。
  (二)古典时代的教育
  1.“智者的教育活动
  所谓智者sophists),原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后来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被用来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这些人四处游荡,积极参加城邦政治和文化生活,以传播知识获得报酬,并逐步形成一个阶层,代表人物如普罗太格拉、高尔基亚等。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派或学术团体,没有统一的哲学基础和政治见解,他们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怀疑主义。他们的出现在教育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表明职业教师已逐步取代原有的大众教师,教育工作开始职业化。由于职业教师的出现,教育活动的内容、方法逐步规范化,有利于教育的进步,由于智者的出现,希腊思想才真正成型。
  2.“智者派的教育贡献
  他们对希腊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一,云游各地,授徒讲学,
以钱财而不以门第作为唯一的条件,不仅推动了文化的传播,而且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了社会流动。第二,智者适应时代对辩论、演讲的需要,开始研究与辩论、演讲相关的文法、修辞、哲学等科目,拓展了学术研究领域,扩大了教育内容范围,使七艺的前三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由此而确定。第三,他们最关心道德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的道德和政治知识作为主要教育内容,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内容,而且提供了一种新型教育——政治家的教育。智者不仅直接促进了希腊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希腊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在智者的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全部希腊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三)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在希腊化时期,希腊的学校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变化。在古典时期,希腊的小学校通常多注重以德语、智育、美育和体育为基本内容的多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而在希腊化时期,由于城邦的覆灭,带有军事目的的体育首先被取消,美育也逐渐消弱,小学教育的内容主要局限在读、写、算等知识性科目。
  2.在希腊化时期,原有的中等教育机构——体育馆为文法学校所取代。同时,中等教育日
益偏重于知识教学,尤其是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
  3.在希腊化时期,古代高等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除原有的柏拉图的学园、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和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外,还出现了由芝诺开办的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学校和伊壁鸠鲁开办的哲学学校,公元前200年前后,上述四所学校合并为雅典大学,成为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的中心。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教学也开始侧重于修辞学的教学,逐步走向形式主义。
  4.希腊,特别是雅典的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小亚细亚、米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广大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文化和教育中心发生转移。从雅典——亚历山大
  (四)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论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如何培养道德,是他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
  2.德育论与智育论
  在苏格拉底看来,道德不是天生的,人之所以不能为善或为不善,是由于人对于什么是善
没有真正的认识。正确的行为基于人的正确判断,错误的行为是基于人的错误的判断。因而,知识和道德是密切相连的,知识和道德是统一的。智德统一论的提出,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既然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认识,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可能的,道德是可以教给人的。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形成正确的认识。但同时,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人的道德还有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自制是德行的基础,要求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
  第四针新冠疫苗的不良反应3.“月亮可以代表我的心苏格拉底方法
  也称问答法,这一方法主要有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四个步骤组成。讥讽是就对方的问题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是帮助对方自己得出答案;归纳是从各种具体的事物中出事物的共性,形成一般的概念;下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这一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获得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对话不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强制性灌输上,而是建立在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上,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和真理的发现,因而,对以后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有一定条件:
如受教育者须有探索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成年人。
  评价: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但是,这种方法是主观片面的,它不是在学生注意观察实际现象或阅读掌握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其结果对问题的探讨很难深化,不易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五)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
  1.“学习即回忆
  这一提法受毕达哥拉斯灵魂不死思想的影响,相信轮回说和灵魂转世说,同时源于他对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的划分。他认为从感性的个别实例中即现象世界中不能获得知识,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认识共相,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把握。强调理性认识,追求共相、本质。他把思维、共相看成与外界无关的,存在于人的灵魂内部。他说人出生已经获得一切事物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务,才能
回忆起已被遗忘的知识。认识只不过是回忆一切研究、一切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罢了。学习并不是从外部获得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回忆是对苏格拉底一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也开启了梁平县邮编内化说,与洛克的键盘鼠标白板说相对立。
  2.《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第一,儿童的早期教育。他主张对儿童从小讲故事和进行音乐教育,但歌词、曲调、故事的内容要经过检查。还要对儿童进行体育训练,培养儿童吃苦、耐劳和勇敢的品质。他认为儿童的早期教育,可以是他从小养成好的习惯,这会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不会轻易改变。他还主张在早期教育中,寓学习于游戏,使学习符合儿童特点,但要注意游戏内容的选择。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在儿童早期教育中,他十分重视理性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认为教育使理性在人的灵魂中起主导作用,将欲望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使人成为一个正义的人。
  第二,哲学王的培养和教育。他认为,理想国的最高教育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哲学王。在儿童10岁时,除学习认字、阅读和道德教育外,还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理论。20岁时进行筛选,被选出的青年要将学过的课程加以综合,看其是否具有辩证法的天赋。30岁时,再对这一部分人进行筛选考核,选出的人再学习5年的辩证法。35岁时
再放到实际工作中锻炼。50岁时,在实践中和学习中成绩突出者接受做后的考验,成为哲学王,从事国家事务管理工作并继续研究哲学。《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有一些积极因素,如注重早期教育;强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第一次提出以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之一;主张男女教育平等等。但也存在过分强调一致性,轻视变革,忽视个性发展等问题。
  (六)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
  1.灵魂论与教育
  他在《论灵魂》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部分和非理性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分为两种部分。所以人的灵魂有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灵魂。在灵魂的三部分中,植物的灵魂与理性不相干,动物的灵魂即感觉的、欲望的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分有理性。使灵魂的三个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并存,人就成为人。他的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他们与生俱来,采取不承认主义或企图消灭它,是违反人的本性,也是做不到的;其次,人具有理性,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发展人的理性,使人成为真正的人这就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第三,灵魂的三个组成部
分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德、智、体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2.教育作用论
  他认为人之为人有三个因素。有三种东西能使人善良而有德行,那就是天性、习惯和理性。首先一个人生来就是人而不是其他动物,并且身心必定有某些特性。但在出生时有些品质虽有而无用,因为他们可以为习惯所改变,还有些禀赋天然的有待于习惯使之变好或变坏。由于天性、习惯和理性不能经常统一,要使他们互相协调并服从于理性,除了通过立法者的力量而外,就寄托于教育。重视人的天性,在良好的环境和正当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性领导,人就能成为良好德行的人。在这三个要素中,教育具有特殊作用。
  他的这三个因素的理论是后世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理论雏型,也是卢梭划分自然教育、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的张本。不同的是,卢梭以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服从于自然教育(天性),而亚里士多德则坚持天性、习惯服从于理性的指导。
  亚里士多德在高度评价教育的作用时,并不认为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力量是万能的。
2010年教育学考研外国古代教育史复习笔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