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文学常识
鲁迅出生时,正当国家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际,接受过新式教育的鲁迅立志要救国图强。他开始的愿望是做一名医生,因为在他看来,医生能够救死扶伤,成为一名医生之后他就能够救治很多人,于是他远赴日本求学,也是在那里,他才发现,救人心比救人身体更重要。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发现原来中国人的病不是出在身体上,而是那颗心生了病,就算他学成回国,他又能救几个人,于是,他弃医从文,取名鲁迅,开始走上了写作救国这一条路。
鲁迅的文学常识
1、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着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
《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拾》;课文《雪》选自《野草》(《鲁讯全集》第2卷);《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2、鲁迅及其作品知识记忆口诀
鲁迅本名周树人,八一出生三六卒。
生于浙江绍兴市,伟大文思革命家。
《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
散文诗集有《野草》;《且介亭杂文》杂文集。
3、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
《朝花夕拾》篇目内容和思想主题梗概: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3)《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5)《无常》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7)《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9)《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0)《范爱农》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重要形象:
(1)长妈妈——鲁迅儿时的保姆。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长妈妈作为底层劳动的代表,鲁迅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所在篇目:《阿长与<山海经>》
(2)藤野先生——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时的医学教授。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其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所在篇目:《藤野先生》
(3)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爽直刚正、愤世嫉俗、爱国,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作者借这位潦倒一生的同乡,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鲁迅小说简介所在篇目:《范爱农》
(4)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要小时候的鲁迅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所在篇目:《父亲的病》、《五猖会》
(5)衍太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典型的市侩形象。
所在篇目:《父亲的病》、《琐记》
(6)寿镜吾——鲁迅小时候私塾先生。为人方正,尚气节,崇礼义,生活俭朴。
所在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