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六 制作标本《平均分》一等奖创新教案
六 制作标本——《平均分》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 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
    3. 教育学生养成礼貌待人和互帮互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初步建立除法的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小动物们正在举行丰收庆祝会,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你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生:6个竹笋、12个桃子、24个萝卜、15个松果......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你知道这些食物分别是为谁准备的吗?生:竹笋是为熊猫准备的,桃子是为猴子准备的,萝卜是为小兔子准备的,松果是为松鼠准备的。
    师:你们真是太了解它们了。快看这熊猫哥俩,他们正目不转睛的盯着个6个竹笋,在想什么呢?(出示主题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为学生学习新知作好了情感和认知上的准备)
    探究新知。
    1.分竹笋。(1)师:6个竹笋,要分给2只熊猫,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它吗?请同学们用手中的6个圆片代替6个竹笋,帮两只熊猫分一分吧。(学生操作,教师巡视)(2)学生汇报结果。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并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生1:哥哥5个,弟弟1个。生2:
哥哥1个,弟弟5个。生3:哥哥3个,弟弟3个。  ......(3)对比分析,感受同样多。师:同学们,帮熊猫分竹笋有好多种分法,可有一种分法很特殊,既没有多给大熊猫,也没有多给小熊猫,而是怎么分的?生:哥哥3个,弟弟3个。
    生:分得一样多。师:每只熊猫都分得了几个?生:每只熊猫都分得了3个。师:大家看(指学具)一共有几个竹笋?生:6个。师:分给了几只熊猫?生:2只。师:他们每只分得了几个竹笋?生:每只熊猫都分得了3个竹笋。师: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生:一共有6个竹笋,分给了2只大熊猫,每只熊猫分得3个竹笋。(4)揭示课题。师:同学们,每只熊猫分得3个竹笋,他们分的结果怎么样?生:同样多。师:对,同样多,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板书: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
    (学生在自主选择如何分配竹笋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到了很多不同的分法。感受到了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比,从而引出平均分。学生清晰地感悟到平均分的意义,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分桃子。(感受第一种分法)(1)主题图,小猴子见熊猫分到了竹笋,它们也等不及了,他们要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出示课件)师: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课件出示: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分几个?)这也是小猴子最想解决的问题,你能帮3只猴子平均分一分吗?先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商议商议,再动手分一分吧。(同桌合作,师巡视)(2)汇报展示不同的分法。师:谁来用老师的圆片展示一下你的分法?师:分完了吗?他们分的结果怎么样?还有不同分法吗?(3)建构平均分。师:刚才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给小猴子分桃子,但是不管几个几个的分,最后每只小猴都分到了4个桃子,它们得到的桃子数是一样的,既然得到的同样多,这就叫平均分。学生在教师画的集合圈里演示各种分法:1个1个的分,2个2个的分,先3个3个的分再1个1个的分,4个4个的分......
    师:谁能把平均分的过程再来说一说呢?生: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猴子,每只小猴分得4个桃子。(板书:12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分4个桃子)
    (思维发端于动作,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效的探究了平均分的多样化方法,看起来分法不一样,但最终的结果是每份分得同样多,进一步体验感悟平均分的意义。)
    3.分萝卜。(感受第二种分法)(1)师:熊猫和猴子都吃到了最爱吃的食物,可高兴了,瞧,两只小兔子在嘀咕什么呢?(出示课件有24个萝卜,每只小兔分6个)师:根据这
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呢?师:对呀,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呢?我们再用圆片摆一摆吧。(2)学生汇报展示。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生:我一次就分6个。师:为什么一次就拿6个呢?这样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呢?生:因为每只小兔分6个,我就一次拿6个。师:你能试着说一说刚才分的过程吗?(课件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可以分给几只小兔?每只小兔分6个萝卜。 青岛什么好吃
    生:24个萝卜,每只小兔分6个,可以分给4只小兔。(3)小结。师:同学们,每只小兔分的结果怎么样啊?生:同样多。师:对,每只小兔分的同样多,这样分也是平均分。
    (学生在分萝卜的情景中,感受到每只小兔分6个萝卜,也是平均分,从而体会到平均分的另一种含义,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
    4.分松果。师:在庆祝会上谁还没有吃到好吃的呀?生:小松鼠。师:听听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呢?(课件出示)15个松果,每人想吃5个,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如果我们不用摆圆片了,你能用什么办法表示出这些松果分给了几只松鼠吗?学生在练习纸上圈一圈、画一画。师:展示学生的练习纸,你是怎么想的?生1:我5个5个的圈起来分给一只松鼠,一共圈了3次,就可以分给3只松鼠。生2:1个5就分给1只松鼠,3个5就分给3只松鼠。
生3:......
    师:(学生边汇报教师一边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同学们,这样的分法也叫平均分。(利用建构的概念模型,学生由动手摆一摆到在纸上圈一圈、画一画,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帮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它们可高兴了,帮助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你快乐吗?让我们怀着快乐的心情享用今天的收获吧。1.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课件)生:小猫分鱼是平均分,小猪分西瓜不是平均分。师:为什么 你有办法把小猪分西瓜变成平均分呢?生1:左边再放一个西瓜。生2:把右边的一个西瓜拿走。生3:把右边的一个西瓜切开。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好主意,小猪兄弟两分到了同样多的西瓜一定会感谢你的!2.分一分,填一填。(1)9根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根。(2)12个平均放在2个里,每个里放(  )个。12个平均放在3个里,每个里放(  )个。12个平均放在4个里,每个里放(  )个。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汇报)生1:每盘放得越多,需要的盘子就越少。生2:......
    (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实践题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下一节学习除法的意义做好铺垫。)
    回顾小结。
    师:同学们,快乐的丰收庆祝会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节课的你有什么收获?从1.学会了什么?2.怎么学的?3.学的怎样?方面说一说。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平均分的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继续研究。相信你在收获知识,体验快乐时,会对自己说:“数学让我变得更聪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