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艺术趋势
云南民族大学/徐中原王凤
摘要:古诗词之外的各类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融合主要有三种方式:现代流行歌曲诠释古代文学经典的主旨、颠覆古代文学经典的主旨、取材于古代诸子散文等文学经典。21世纪以来,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二者融合的主要原因。从古诗词中化用句子、词语、意象或用作歌词,或用作曲目,它们在新的文本环境中一般会产生新的含义。
关键词:文学经典流行歌曲融合新生义影视艺术四大名著诸子散文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且逐渐“热潮”化,歌坛创作的“传统文化意识”越发浓厚,学界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关于古诗词与流行歌曲关联的研究成果。考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歌曲的创作实际发现,不仅仅是古诗词,其实一些诸如古代小说戏曲、民间传说、古代诸子散文、史传散文、政论散文等各类古代文学经典,亦与现代流行歌曲发生了融合,但学界鲜有关注;再者,古代文学经典融入流行歌曲之后,其原义往往不是被直接承继,而是在新的歌词文本中产生了新的含义,这一现象亦一直为学界所忽略。鉴于此,拟就以上两个问题做些探讨,希望对学界之前的相关研究有所补充和开拓,对
流行歌曲的词、曲作者如何通过歌曲创作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如何创作出更为优秀的音乐作品有所启发。
何谓“古代文学经典”?指一直流传至今为大多数读者所欣赏与传承的古代文学著作或古代文学作品,或因其表达的思想情感能引起跨时代的共鸣,或因其艺术成就具有不朽的典范性。何谓“流行歌曲”?从广义上言,指在一定时代被大众广泛欣赏或传唱的歌曲,包括流行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等各种唱法的歌曲;从狭义上言,指用流行唱法(也称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其符合大众的音乐审美习惯,具通俗性、时代性、流行性的特点,是一种音乐体裁,区别于原生态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戏剧唱法的歌曲。本文所论流行歌曲指前者。本文主要采用归纳法、文本解读法为主进行研究,但由于各类流行歌曲的数量异常丰富,实难穷举,故仅选用若干代表性的例证进行分析、论证。
一、诗词以外各体古代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的融合
古典小说、古代民间传说、先秦诸子散文等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融合形式与原因。
1.现代流行歌曲诠释古代文学经典的主旨
随着我国影视艺术的兴起,从1983年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问世开始,以“四大名著”为代表一批古典小说先后被改编成电视剧,现代流行歌曲便应运而生地与多类古代文学经典发生
了或深或浅的融合。其融合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影视艺术及影视产业发展的需求。当时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尚未回归,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但流行歌曲创作还处在摸索阶段,因此,除影视艺术及影视产业发展需要这个因素外,不存在促成它们融合的其它因素。其实,在整个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与古代文学经典等传统文化发生的关联都只有这个原因。
影视主题歌主要是通过对原著主题的阐释进行融合的。它凝练了影视作品的主旨,也就是凝练了其所改编的小说的主旨,同时其旋律承载着小说的情绪。主题歌的主旨是词曲作者在对小说原作理解基础上对其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的产物,因此,主题歌的主旨带有词曲作者的主观彩。由于歌词篇幅短小,涵盖信息有限,加之其主旨囿于词曲作者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歌曲只能表达原作主题的某一方面,也可能是核心主题,也可能是次要主题。
歌曲《敢问路在何方》以叙述为主,歌词凝练而富有哲理。其词云:“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风雨雷电任叱咤,一路高歌向天涯”,回答了《西游记》的主旨,即歌颂了“师徒四人”为实现“西天取经”理想,不畏艰险、勇于斗争、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歌曲最后唱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是词作者对原著主旨的新的理解,很有哲理。其实,《西游记》蕴含的主题较为丰富,如“三教合一”主题、“追求人性自由和自我价值”主题等①,092
ART RESEARCH
主题歌是无法将其完全包含进去的。作于1984年的歌曲《枉凝眉》是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歌,由现代曲作家王立平先选定曹雪芹的《枉凝眉》词再谱曲而成。据说,在确定《枉凝眉》歌词之前,也有其它候选歌词,他经过再三斟酌,认为《枉凝眉》最契合《红楼梦》主题和韵味,故最终确定下来。“枉”,白费,徒劳;“凝眉”,眉头紧锁,喻哀伤。“枉凝眉”是说宝玉、黛玉为爱而产生的哀伤是徒劳的,正如歌曲所唱“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②,揭示出宝、黛爱情终被封建家长无情毁灭的悲剧主题。其曲调与歌词相得益彰,如泣如诉,渲染出浓重的悲凄彩。当然,《红楼梦》也具有丰富的主题③,其主题歌也只唱出了其核心主题。再如,《好汉歌》诠释了《水浒传》的主旨,《青城山下白素贞》民间传说《雷峰塔传奇》或《白蛇传》的主旨。
在上述影视歌曲的影响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取材于民间传说、短篇白话小说的流行歌曲,或以叙事为主,或以抒情见长。如歌曲《化蝶》取材于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爱情故事,具备原故事的基本情节,充满浪漫彩。《夫妻双双把家还》是一首戏歌,最为人熟知,传唱度极高,其直接选自黄梅戏《天仙配》的部分唱段,抒发了七仙女、董永摆脱劳役后返家途中无比欢喜的心情,同时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歌曲《千古绝唱》则由多种题材的多个爱情绝唱组成,依次有《孟姜女哭长城》《西厢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雷峰塔传奇》或《白蛇传》《红楼梦》。
2.现代流行歌曲颠覆古代文学经典的主旨
影视主题歌的主旨是词曲作者在对小说原作理解基础上对其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的产物,带有主观彩,其实,取材于古代小说、传说、戏剧的一般流行歌曲的主旨亦作如此观。由于现在流行歌曲的词曲作者或者选词者,生活在现代文化环境中,有时难免将其主观判断强加于原作,造成对原作主题的误读,甚至颠覆性的解读,如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寻西门庆》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种情况下,流行歌曲与其取材的原作之间的关联只是浅层次的某些“材料”层次的融合,实则是对文学经典主旨的反叛。
《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颠覆原作主旨歌曲中的典型。作于1991年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主题歌。其歌词选自明杨慎《历代史略词话》(《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临江仙]《滚滚长江》④。此词本与《三国演义》毫无关联,清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置于卷首,首次将二者关联起来。毛氏出于何种考虑,不得而知,也许他们认为它反映了《三国演义》的主题。1991年拍摄《三国演义》时,经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成了其主题曲。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主旨是什么?与《三国演义》的主旨吻合吗?其词上片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
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突出一个“空”子;下片云:“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⑤,刻画了江渚上与“秋月”“春风”“浊酒”相伴的渔、樵形象,突出了“喜”和“笑”二字。上下片形成鲜明对比。这首主题歌的意思很清楚,表达了作者无争于“是非成败”的
人生态度,以及对渔樵闲适、隐逸、喜乐生活状态的推崇,实则暗含了反战思想、否定以打打杀杀建立功名的思想。很显然,它完全颠覆了《三国演义》“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⑥的主旨。其曲调气势雄浑,古朴苍凉与以战争为主的《三国演义》原著的情绪相当吻合,但与歌词的“喜”“笑”情感和隐逸主旨实在龃龉不合。由此观点出发,以《滚滚长江东逝水》为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应该是一个失误。这个失误很可能是受毛宗岗父子误导所致。
3.现代流行歌曲取材于先秦诸子散文等文学经典
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经历了百年的被否定之后开始回归,重新得到认可而被传承。2012年以后,歌曲创作中的“传统文化”意识越来越浓。不仅催生了大量与古诗词相关联的歌曲,也催生了一定数量的与诸子散文融合的歌曲。
《厚德载物》是一首具有浓郁传统文化彩的流行歌曲。作者何静在其微博中披露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说:“我女儿入学时……(校长)请为学校写歌,我就写了这首歌。希望孩子们懂得孝顺父母、尊重老师、知恩图报。”其曲目“厚德载物”和歌词“地势坤”均出自《易经·坤卦·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出自《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百善之中孝为先”出自清王永彬《围炉夜话》:“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⑧“师法天地”出自《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出自《易经》的哲理。歌曲《知足者常乐》中“知足常乐”与“奢望是祸”两句歌词,从词语和词义来看其最早源头应是《老子》:“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还记得他曾说》是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推出的一首流行歌曲。其歌词的主体取自《论语》中关于为学、尽孝、做人等方面的经典名句,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诸子散文也是哲理散文,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对启迪智慧、修养德行最有益,但审美性稍差。建议流行歌曲的词曲作者应加大这方面歌曲的创作。
21世纪以来,流行歌曲与古代文学经典的融合原因是多方面的⑨,其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是主要原因,此外还有提升流行歌曲审美品位的需要,后世文学对前代文学的继承是文学发展的规律之一等。
093
艺术研究|艺术趋势
二、古诗词与流行歌曲融合产生的新义
有目共睹,学界对古诗词与流行歌曲融合的形式多有讨论⑩,如古诗词直接谱以现代流行曲调、流行歌曲化用古诗词的句子、词汇或意象、流行歌曲借鉴古诗词的创作构思(原理)、流行歌曲“古诗词韵
味”化、流行歌曲承继古诗词的主题、创作手法等等。这些都是对二者关联问题的有益探讨,但仍留有空白,就化用古诗词在流行歌曲中产生的新义,以及流行歌曲曲目与古诗词的融合问题作以简单讨论。
流行歌曲从古诗词中化用句子、词语、意象时,由于它们参与了新文本的构建,必须为新歌曲的主题服务,因此在新的文本环境中一般会产生新的含义。当然,也有承袭原义的情况:
歌曲《女人花》有歌词云:“花开不多时,堪折直须折,女人如花花似梦”,其中“堪折直须折”句出自唐代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句在前文中以花喻人,表达了女人对爱情的渴望;而其在后文中是一个类比,表达的是青年人要惜时进取之意。歌曲《新鸳鸯蝴蝶梦》有歌词云:“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其出自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者都写人生“烦愁”之多,但前者是指人们难以知足的欲望引起的烦愁,而后者是指李白个人怀才不遇的烦忧。歌曲《涛声依旧》有歌词云:“带走一盏渔火”“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流连的钟声”“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等,其中的“渔火”“枫桥”“钟声”“落月”“啼乌”“风霜”“月夜”“客船”等意象,无疑来自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是唐诗中的佳品,抒写旅人的愁绪,
意境凄冷幽静。《涛声依旧》写一对曾经的恋人久别重逢的故事。歌曲将这些意象敷衍成一对曾经的恋人往日约会的美好环境,但这个“依旧”的环境与现在“不见”的爱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物是情非的惆怅情绪。这些意象由于在歌曲中承担着叙述的功能,且分布零散,已不能像在原作那样形成画面感和意境美。可以看出,这些化用在新文本中都产生了新意,不仅表情达意贴切、自然,还使现在流行歌曲带上了淡淡的古韵美、典雅美,提高了审美层次。这种化用之妙值得提倡。有的流行歌曲歌词就不可取了,如《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虽然化用了古诗歌的常用意象,但这些意象在整首歌中并没有什么含蓄的深义可言,而是给人直白、凌乱、游离之感。
一些具有传承传统文化使命感的词作者为了突出歌曲的“传统文化意识”直接用古诗词中的词句作流行歌曲的曲目。兹举数例如下:
《剪不断,理还乱》的曲目取自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剪不断,理还乱”在前者中指对一段背叛的爱情产生的纠结情绪,在后者中指李煜内心挥之不去的无尽的亡国之痛。《愿得一人心》的曲目取自汉乐府《白头吟》:“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二者均表达对一心一意的爱情的渴望。曲目中“一人心”没有原作中“一心人”巧妙,因为后者强调了情感的专一。《执子之手》的曲目取自《诗经·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卷珠帘》的曲目虽与多首唐宋诗词中的句子相同,但其取自李白《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嚬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
心恨谁。”二者所言“卷珠帘”均写女子卷起珠帘盼望情人归来,抒发女子相思之情。用古诗词作曲目,简洁、凝练、典雅,使人印象深刻。
结语
综上所论,可得出如下认识:
1.古代各体文学经典与现代流行歌曲融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现代影视流行歌曲诠释与其关联的古代文学经典原作的某一主旨,现代影视流行歌曲颠覆与其关联的古代文学经典原作的主旨,现代流行歌曲取材于古代诸子散文等文学经典的部分句子、部分段落或故事梗概。其融合之因,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表现为影视艺术及影视产业发需要;21世纪以来主要表现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凡是与古代经典名著关联的影视流行歌曲,都应忠于其主旨。
2.现代流行歌曲的曲目取自古诗词的句子这种融合的形式,是由词作者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传统文化创作意识”使然。流行歌曲从古诗词中化用句子、词语、意象或用作歌词,或用作曲目,在新的文本环境中一般会产生新的含义。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3.将古代文学经典与流行歌曲融合是词曲作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当下,此类流行歌曲的创作应注意以下问题:流行歌曲的主旨、情感基调,应忠于文学经典,不可悖逆之;流行歌曲借
鉴或化用古代文学经典的相关元素,包括构思、意境、意象、词语、成句等,应力求自然浑成,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注释:
①③⑥⑦黄霖,袁世硕.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31-135,306-311,23,50。
②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82.
④⑤杨慎.杨慎词曲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239,239.
⑧王永彬.围炉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8:84.
⑨⑩徐中原.现代流行歌曲对《诗经》的接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65-66,60-65.
09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