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
1.大学四年我学的专业是文学,对于文学这种艺术形式,我有一定的发言权。
    2.对文学做一个类型梳理,我们可以知道,文学大概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类型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诗歌都是起源最早的,然后产生了其他的文学形式。诗歌是抒情的绝好载体,它短小精悍,却可以饱含诗人的无限感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百年来,写愁的人很多,被记下来的、被推为经典的,怕是只有这句诗词了。  散文也是抒情的载体,无论是写人散文、写景散文,还是状物散文,它往往都会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褒扬赞美,或惋惜遗憾。散文的容量要比诗歌大,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散文填补了诗歌的不足,扩大了抒情的表现形式。朱自清的散文,是最为人传诵的,我们都知道他的父亲、他的春、他的匆匆。朱自清的散文,文笔优美,清新淡雅。    戏剧是一种很讲究表现的文学艺术形式,它的时空性很强。西方的戏剧,比我们东方要发达,西方的悲剧尤为发达。他们甚至说,中国没有悲剧。但这个命题是错误的,我们只是没有他们意义上的悲剧,我们有中国悲剧,像《窦娥冤》,这就是中国式的悲剧。
说到近现代的戏剧,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老舍先生的《茶馆儿》,他那充满京味儿的风情,
大连好玩的地方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应该是当今最流行的文学类型了,也是发展得最完善的文学类型,它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而出现,它是叙事的载体。讲现当代文学就离不开小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而中国的现当代小说又是按着西方的路子走的。
    3.这四种文学样式,我都喜欢,不平的时候、感慨的时候,我会诵诗,直抒胸臆。思绪杂乱的时候,我会写散文;没事儿的时候,我会看小说;有条件的时候,我会看戏。要说到我最喜欢的文学形式,还是小说。小说,优秀的小说,它很含蓄,它不会直白地告诉读者什么,而是要读者自己去分析。茅盾的《林家铺子》是我最喜欢的其中之一部小说……
谈谈服饰
狭义的服饰指服装,广义上的服饰包括服装、鞋、帽子、手套、围巾、领带、提包、伞、发饰等。
改革开放以前,听说中国没有颜,只有黑、蓝、灰。质地也只是土布、棉这两种。现在
的服饰,尤其是女性的服饰,年年不同,季季不同,什么波希米亚风、英伦风、复古风,不胜枚举。
所谓波希米亚风,决不局限于波希米亚这个地方,东欧的、德国的、吉卜(bu)赛的、墨西哥的,都有波希米亚元素。松松垮垮的、少数民族的,泽暗淡的、刺绣多多的、层层叠叠的,这些就是波希米亚风的主要特点。    一说波希米亚,就逃不了一条打满粗褶细褶的长裙,它可以是纯棉的、粗麻的,可以是镂空设计的、缀满波希米亚式绣花的、加上婀娜的荷叶边的、垂吊满流苏的,可以是布满无规则图案的、用其他风格面料拼接的……总之它是繁复的,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自己的独特,它让穿上它的女人霎时间变成超凡脱俗并蔑视一切。    这个夏天我们学校很多女生都穿那种长及脚跟的长裙,那些基本上就是波希米亚风格的裙子。
英伦风,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英国的风格”,因为英国又称英伦。英伦风格以自然、优雅、含蓄、高贵为特点,运用苏格兰格子、良好的剪裁以及简洁修身的设计,体现绅士风度与贵族气质,个别带有欧洲学院风的味道。老虎头上都有一个王字吗    英伦风的必备元素是:带风帽的修身大衣,方格衬衫、收腿的裤子、高统靴以及超大围巾等。    我觉得英伦风还是几个大品牌在带动着,像巴宝莉等。
所谓复古风呢,就更好理解,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许今年复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服饰元素,明年、后年、更以后,就不知道又复兴那个时代的服饰元素了。但是,它却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兴,它有创新。例如在彩上,它会大胆运用。
谈谈美食
日本菜按日本人的习惯称为“日本料理”。按照字面的含义来讲,就是把料配好的意思。日本菜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烹调流派,有它特有的烹调方式和格调,在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日本餐馆和日菜烹调技术,其影响仅次于中餐和西餐。日本料理的“理”,它的意思是盛东西的器皿。    日本料理就是“和食”。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副食多为新鲜的鱼虾等海产,常配以日本酒。和食以清谈著称,烹调时尽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在日本料理的制作上,要求材料新鲜,切割讲究,摆放艺术化,注重“、香、味、器”四者的和谐统一,尤其是不仅重视味觉,而且很重视视觉享受。和食要求自然、味鲜美、形多样、器精良。
其实世界三大菜系,并不包括日本料理,它是指中国菜、法国菜、土耳其菜。
法国料理的精神在于突出食物的原味,所以当法国师傅在做料理时,他所加进的任何调味料、配菜,甚至于搭配的酒,都只有一个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给衬托出来。    法国菜是西餐中最知名的菜系,它在材料的选用上,偏好牛肉、羊肉、家禽、海鲜、蔬菜、松露、鹅肝、鱼籽酱;而在配料方面采用大量的酒、牛油、鲜奶油及各式香料。    法国是世界上盛产葡萄酒、香槟和白兰地的国家之一,法国人对于酒在餐饮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讲究。如在饭前应饮较淡的开胃酒;食用沙拉、汤及海鲜时,饮用白葡萄酒;食用肉类时饮用红酒;而在饭后饮用少于白兰地或甜酒。    正统的法国餐有五、六道菜,但目前已有简化的趋势,大概三、四道菜就差不多了。
中国菜,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各种菜肴的总称。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流派众多等特点。中国菜主要有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
我喜爱的书刊
从小到大,我喜欢的书刊有很多。小的时候,我看过很多美丽的童话书,像《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格林游记》等等。这些都是我喜爱的书刊,它们陪伴着我度过了快乐、单纯的童年时光。
初高中,我喜欢看《读者》、《青年文摘》、《南风》等杂志。我从中摘抄下哲理的、诗意的、智慧的语言。这样不仅积累了作文素材,而且还有助于我的成长。
大学我学的专业是文学,由于专业的缘故,我知道的名家名著就更多了。我喜欢周国平、董桥的散文集,我喜欢戴望舒的诗集,那丁香般的忧郁,我喜欢《红与黑》、《安娜卡列宁娜》、《城南旧事》、《活着》等等。这些书,开阔了我的视野,启迪了我的智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而我却觉得书中不仅只有这些,它给了我的精神无尽的食粮。
以前我对那些娱乐、旅游、饮食杂志有错误的看法,一直不太赞赏,认为读那些书刊只能是浪费时间。大学后,尤其是这最后的两年,我对这些杂志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知识不仅仅指课本上的那些内容,它还包括生活中的内容。看书不仅仅为了感悟和学习,有时候,我们需要从书本中得到享受和放松。近来,我喜爱上了饮食杂志。从杂志中,我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饮食文化。
像日本菜(同上)
我的业余生活
吴磊个人资料
如何文件加密我的假日生活
读书看报,占了我的业余(假日)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比重。
由于我读的专业是文学,读作品对于我更是重要了。文学的海洋是如此浩瀚,我更要充分地利用业余生活时间(假期)来读了。
有时候,我们甚至要重读儿童时代的童话,因为童话不仅仅是一个美丽、奇妙的故事,它可能有很多的故事类型,也可能有很多更深的含义。如《灰姑娘》这则童话,小的时候,我觉得她的后母很坏,灰姑娘很可怜,她的父亲很无知,我很同情灰姑娘。我那时候的理解真的就是这些。现在我会从灰姑娘后母的角度去看这个故事,其实人都一样的,后母更爱自己的骨肉,她希望自己的女儿更幸福。对于别人的小孩,还是不能视为己出。现在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这么一解读,灰姑娘的后母也不算太坏。
我读的最多的书,要算小说了。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类型很多。我喜欢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每次阅读它,都能把我带回美好的童年时光。我喜欢卡森麦卡勒斯的《心是孤独的猎手》,她把孤独写得很彻底。我喜欢《红与黑》里的于连,我为他的奋
斗精神而感动,为他最后的死去而感伤。我喜欢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娜》,安娜的悲剧让我知道了爱情不是一个女人的全部,爱情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小学宪法宣传标语
累了的时候,我会读娱乐、饮食、服饰杂志来娱乐自己,放松自己的心情。我从这些杂志中知道了许多别的知识和生活方式。例如饮食。
我喜爱的职业
   
小的时候,别人问我长大想当什么?我说,我想当大夫,因为可以治病救人,那一袭白衣就是病人的希望。又长大一些,别人问我,你长大要做什么?我说,我要当律师。律师在法庭上口若悬(xuan)河、滔滔不绝,煞是威风,并且能惩恶除奸,帮助弱者。    我们都经历过小时候,也许我们都说过,长大我要音乐家、舞蹈家、钢琴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
现在你要是问我,我最喜爱的职业是什么,我会说,老师。小的时候,我们都会有对于将来各式各样的想法,但却不能完全实现。老师这个职业让我得到了“创造性”的实现。老师
所带的每一批学生里面,总有人要成为画家、音乐家、舞蹈家、科学家、经济学家、IT人员等等。学生的成就,就是老师的成就,从这个角度说,老师也就实现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
林柒予
老师最光荣的地方,是他有权利去启发诱导,去激发智慧的火花,去赞扬回答的尝试,去推荐书籍,去指点迷津。还有什么别这更荣幸的呢?
当老师的时间安排表和生活节奏也是我所喜欢的。七八月给了我休息的时间,我可以去游山玩水,去学别的学科,像插花、茶道、烹调,丰富我的生活,开阔我的视野。我也可以在这段时间里,进行回顾、研究、总结,而这些正是一个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
所以,我爱教书,还因为,那些勃发生机的“特别”的孩子总给我以春天的感觉。
我尊敬的人
    我尊敬的人有很多,比如伟人,我敬爱周恩来总理的实干和儒雅,我敬爱爷爷的沉稳,我还尊敬袁隆平先生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又比如说体坛健将,我仰慕NBA篮球明星科比的高超技术,我欣赏足球明星齐达内在绿茵场上的优雅,我也敬佩跳高名将伊辛巴耶
娃的释然。我还尊敬每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普通人,他们也很伟大。
今天,我想说说,我尊敬的一位电影明星——陈冲。也许老师们会觉得奇怪,陈冲不应该是我这个年纪会留意的明星,我们这个年纪知道的应该是刘德华、张学友、黎明、王菲、陈慧琳等。其实,我也奇怪,我怎么会喜欢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出产的明星?    后来,我才知道,我是被陈冲的魅力和人生经历感动了。
陈冲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魅力,就算她已经步入了中年。姜文曾经说过:陈冲是我的梦。陈冲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2001年李安带着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华人世界一片沸腾。13年前,也就是1988年,有一位华人女演员如他们一般站在柯达剧院的舞台上接受喝彩。她是《末代皇帝》中的婉容,国人心中的“小花儿”——陈冲。
陈冲跟她的名字一样,有一股子冲劲儿。18岁还在上海外国语学院读大学时,就摘下了白花影后的桂冠,随后却舍弃一切前往美国留学,只身闯荡好莱坞,洗过盘子,跑过龙套,最终凭着《末代皇帝》修成正果,成为胜放在新大陆的“彼岸花”。
80年代初,出国潮还没有真正形成,已经加冕影后的陈冲却执意要出国留学,不得不说想法十分前卫。在国内是万人迷,到了美国却得一切从头开始。为了挣钱养活自己 ,她不得不到餐厅刷盘子,做餐厅里的领位员,帮人带过孩子,跑过龙套……当时的陈冲并不在于面子,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相信自己不会一辈子给人领位,带孩子……”尽(二声)管说得自信,但陈冲心理明白这不过是在给自己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