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
建城[1994]150号
中国山河壮丽,景观奇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这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风景名胜区一直未被当作国家的重要资源事业,也没有形成科学的统一管理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风景名胜区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呈现出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兴盛局面。现已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和县(市)级风景名胜区相结合的体系,拥有512处风景名胜区,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接待国内外游人量逐年增长,一九九三年近3亿人次,回笼货币200多亿元人民币,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如何看待风景名胜区,如何保护管理好风景名胜区,不少新的问题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建设部作为国务院授权管理全国风景名胜区的行政主管部门,现就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关于风景名胜区事业的方针政策作如下阐述,以指导全国风景名胜区继续沿着健康轨道前进。
素媛原型娜英还活着么
一、风景名胜区事业十五年发展的回顾
思想汇报20111、百废待兴,举步维艰。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创伤,各地风景名胜满目疮痍,宝贵的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自然资源破坏严重。有的风景名胜区开山采石,破坏山体。有的风景名胜区围湖造田,湖泊淤塞,水体污染。有的风景名胜区放火烧荒,水土流
朱。有的风景名胜区树木被盗伐,甚至大规模地砍伐原始森林,成片山林被“剃光头”。
——人文资源遭到浩劫。在文化大革命中,有的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被毁,碑刻塑像被砸,寺庙古建被拆,破坏相当严重,损失无法弥补;
2、拨乱反正,加强保护。面临严峻现实,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建设部门从制止坏、保护资源着手,开展工作。一九七八年,国务院在城市工作会议上要求加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的管理。之后;国家建委提出建立全国风景名胜区体系,实施分级管理。一九七九年,国家建委又研究全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规划工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一九八三年和一九八四年先后五次发文,解决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庐山风景名胜区和骊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管理问题。各地也采取措施,封闭风景名胜区内的开山采石场,清理墓葬,拆除违章建筑,退田还湖,退耕还林,抢救恢复了一批濒于倒塌、湮没的名胜古迹,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3、建立体系,面向世界。一九八一年,国务院批转国家城建总局等单位《关于加强风景名胜保护管
佩饰理工作的报告},要求各地对风景名胜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报的基础上,一九八二年,国客院审定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44处。这批名单的公布,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已把风景名胜区这一宝贵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以政府的名义予以确定,严加保护,具有古老神韵的名山大川
重新焕发出青春风采。一九八五年,国务院发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一九八七年,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建设部发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一九八八年,国务院审定公布了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0处。一九九二年,国务院批推建设部召开了全国风景名胜区工作会议。国务院办公厅批转了建设部《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工作的报告》。一九九四年,国务院审定公布了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5处。现在,全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56处,县(市)级风景名胜区137处,共计512处,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建立了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骨干,国家级、省级、县(市)级风景名胜区相结合的中国风景名胜区体系。建立各级风景名胜区的审批权分别属于国务院、省级和县(市)级人民政府;各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批权亦在国务院、省级和县(市)级人民政府。
一九八五年、全国人大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为了以国际标准保护我国的风景名胜资源,提高我国风景名胜区在国际上的地位,建设部随即着手开展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工作。现在,我国已有泰山、黄山、武陵源、九寨沟、黄龙五处风景名胜区被列为
世界遗产。中国的风景名胜区正走向世界,更加广泛地展现其珍贵价值和绚丽风姿。
4、当前形势,相当严峻。
——部分同志对风景名胜区事业的性质认识模糊,指导思想出现偏差,把风景名胜区这一特殊的资源事业等同于经济产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不顺,各家插手,政出多门,各行其是,从部门
时尚穿衣利益和局部利益出发,划地为牢,造成资源破坏和管理混乱。
——开发建设违反规划,缺乏科学论证,急功近利,破坏性建设增多,破坏自然景观而使风景名胜区人工化、城市化倾向严重。
对此,我们要看到问题的严重性,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否则将会出现历史性的重大失误。
wmv转mp4
二、科学准确地认识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全面充分地发挥风景名胜区的作用
中国风景名胜区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NationalPark)相对应,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英文名称为NationalParkofChina。风景名胜区是经政府审定命名的风景名胜资源集中的地域。
风景名胜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大类。自然资源包括:山川、河流、湖泊、海滨、岛屿、森林、动植物、特殊地质、地貌、溶洞、化石、天文气象等。人文资源包括:文物古迹、历史遗址、革命纪念地、园林、建筑、工程设施、宗教寺庙、民俗风情等。风景名胜资源珍贵,又脆弱,一旦破坏,不可再生。我国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标准是: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具有—定的规模和范围。因此,风景名胜区事业是国家社会公益事业。与国际上建立国家公园—一样,我国建立风景名胜区,是要为国家保留一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同时科学地建设管理,合理地开发利用。
风景名胜区的主要作用是:
——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甚至破坏环境,开发资源(甚至是掠夺性开发,给大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牛态失衡,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环境恶化,反过来又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在这伤痕累累的地球上,难得保存下来的优美的原生自然风景孤岛,就成了人们回归大自然和开展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理想地域。我国建立的512处风景名胜区,为中国乃至世界保存了512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本底,因此,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是风景名胜区最基本的作用。
——发展旅游事业,丰富文化生活。风景名胜区是我们回归大自然的首先选择。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有
崇尚山水、热爱自然、登高涉险的传统,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使人们更乐于游览山河,开阔胸襟,陶冶情操,锻炼体魄,访胜猎奇,增长胆识。风景名胜区的壮丽山河、灿烂文化、历史文物、民俗风情,足以引起我们的骄傲、自信、自强和自豪,能够激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向华强玩过王祖贤吗
——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风景名胜区是研究地球变化、生物演替等自然科学的天然实验室和博物馆,是开展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风景名胜区内的优秀文化资源,是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可供研究借鉴,对发展人类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一通过合理开发,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风景名胜区既有多种资源,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又可通过风景名胜区“搭台”,通过合理开发,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信息的交流、文化知识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