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案例让少数民族非遗传承活态化
“妈妈,快看,这个刺绣好漂亮哟!”“呀!还有‘男绣娘’,手指好灵活,飞针走线,就像在布上跳舞”……8月28日,在酉阳5A级景区桃花源,不少亲子家庭抓住假期最后的尾巴,进行研学旅行。
景区内的市级非遗项目——酉州苗绣成了游客热门打卡地。“男绣娘”陈碧海更是成了一名“网红”,身边聚集不少游客拍照、录视频。
事实上,桃花源景区引入苗绣项目,只是我市在非遗传承保护、活化利用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通过“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产业”等模式,创新探索出了不少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案例。
非遗+旅游
文化“出圈”,让景区见人见物见生活
“苗绣,被誉为‘古苗文化的活化石’。它用夸张大胆,以红、绿为主,辅以其他彩鲜丽的丝线,花纹稠密、富丽堂皇,适合用作旅游商品,是游客带得走的记忆。”陈碧海一边介绍,一边飞针走线,插针、洒针、点针、挑针等技法一气呵成。
现年57岁的陈碧海本是一名庄稼汉,家住酉阳清泉乡茶溪村。1993年,他跟村里多数青壮年一样外出务工,在湖南彬州不幸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左手失去3根手指,伤愈回家后,他一直赋闲在家,靠低保金度日。
2014年,“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同意实施〈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复函》,渝东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同年,由山东省文化旅游厅、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举办的鲁渝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启动,陈碧海在当地政府关怀下,参加了酉州苗绣培训班,并正式成为了一名“绣工”,在桃花源景区苗绣坊上班。
“如今,我月薪1900元,有‘五险一金’,不仅甩掉了穷根,还到全国多地进行非遗技艺展示,甚至还出了一回国,到新加坡参加文化交流。”陈碧海感激地说。
事实上,获得感满满的不仅仅有陈碧海一人。“我们借助非遗进景区项目,先后开设了竹编坊、苗绣坊、织锦坊、染布坊等工坊,开发苗绣、土家织锦、竹编等特非遗产品和文创产品,在丰富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让游客的旅行变得更能‘见人见物见生活’,增强了景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桃花源景区相关负责人称。
非遗怎么“活”,当然就是要回归生活、贴近众,让普通人可以随处可见、触手可及,这样的非遗才是具有可以持续传承的生命力。“非遗+旅游”无疑是文化与旅游双向赋能的有益探索。
非遗+乡村振兴
重庆旅游点文化“下乡”,让软实力变成硬支撑
沿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走进石柱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谭明兰家,院子干净整洁,土家吊脚楼别具一格。
50岁的谭明兰说话声音爽朗,一根绣花针在手中上下飞舞,夏布制成的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非遗产品逐渐在她的一针一线中成形。
“党的政策好,我们也要努力往前跑。”她说,曾经层层叠叠的大山阻碍了村子对外交流,也阻挡了村民的致富路。7年前,她与丈夫双双生病,加上儿女上学,她家成为建卡贫困户。
前年,我市探索起“非遗+扶贫”新模式,遴选夏布、刺绣、编织、木雕等12个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前景广的项目,在曾经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举办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兴建非遗扶贫工坊,采取“公司+农民+传统技艺”运营模式,以招工、计件合作等多种方式,满足农村妇女、残疾人等人想要劳动强度低、工作时间灵活、工作地点离家近的就业需求,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