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网络流行语言来源:《电脑报》2020年第37期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GG&MM来表明自己的性别了,在网络中,其定义也变成了“曾经的网络用语”。“曾经”这两个字在网络世界的杀伤力太大了,它像诺基亚和苹果之间隔出的天堑,如同父母喜欢用的“鲜花”“红酒”表情包一样,成为一个体的写照和缩影,并划分出阶级,虽然活在同一个网络世界,却拒绝彼此产生交集。
于是,“顶”“沙发”“灌水”“恐龙”这些曾经的新兴词语随着一代人的老去,永远地被封锁在了那个充满BBS、论坛和贴吧的时代。
在网络上搜索“××年十大网络用语”,大概可以追溯到千禧年,比较有代表性的数字语言大多出自这个年代。表示“再见”的“886”,“伤心哭泣”的“555”,“气死我了”的“7456”等等,如今这些网络流行用语大多都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中。当然还有些颇具生命力的词汇延续至今,像520这种由商业裹挟的用语已经成为年轻人追捧的节日。
知乎上就有人提问“有哪些网络用语已经进入了故纸堆”,在这些回答中,大概可以一窥当时网民的聊天日常:
“你好,我们聊下可以吗,你是GG还是MM?”
“在做虾米?”
“偶是一个网虫,今天遇到一件事情,真是7456。”
“偶刚刚有踩你的空间哦,你的空间好冷清,记得回踩哟,不要跑堂。”
“不知道你有没有BF啊?偶好稀饭你。”
“不要迷恋哥,哥是个传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表示自己听不懂00后的对话,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已经抛弃的QQ被00后又捡起来,然后创造出了连曾经“非主流”过的自己都无法理解的词汇,自己流行过的“踩空间”(给QQ空间增加点击量)到00后这里成了nss(暖说说,即给说说点赞)。
在00后的流行黑话中,拼音缩写最为常见,如zqsg其实是真情实感,xswl其实是笑死我了。又或者是词语简写:扩列,原意为扩充好友列表;话废弧长,原意为不会聊天不到话题。更难一点的还有汉语拼音缩写夹杂日文英语的愈发混杂产物,看了让人直呼太难了!
除此以外,表情包也早已成为一门“语言”,并深入年轻人的日常表达,“能用表情解决,就绝不动手打字”成为当代网友在网络冲浪中的行为准则。但随着网络语言环境的变化,很多系统自带的表情已不再限于表层意思,画风逐渐走偏,成为阴阳怪气的代名词,“微笑”成了“呵呵”,“嘻嘻”成了“贱贱地笑”,“再见”成了“友尽”,而能熟练运用这些表情包的网友则被称为“社交阴阳师”。
如今,每年年末都会盘点一波年度网络流行语,我们会发现某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基本上是来自某一社,其次,网络流行语一定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年轻的网民在社交媒体上挥洒才情,用新奇的语言开启自嘲,以及寻身份的认同与精神的慰藉,语言的创造
性空前爆发。
而如何使用网络流行语,也成为了一门学问。首先要把握使用的度,网络流行语的一大特点就是内涵丰富,适用范围广泛,但是这种广泛应用也是一柄双刃剑,到处滥用就会失去语言的针对性和冲击力,变成一种万金油式的口水话。如果一个人碰到任何挫折只会喟叹“我太难了”,指责别人观点都是“杠精”“带节奏”,表达崇拜之情只有“男神”“女神”,那么可以说他已经成了流行语的傀儡,不是他在使用流行语,而是流行语在支配他了。
其次避免使用过时已久的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流行语就是当下正在流行的话语,一定要趁热使用,过了这个点,就像是炒冷饭热隔夜菜,原料再好也会难免酸腐之气。试想一下,如果你现在用“你是GG还是MM”这句已经老掉牙的话还能搭讪成功吗?大概率会被误认为是上了年纪的中年人。再就是注意使用的场合,网络流行语多是一些幽默诙谐调节气氛的用语,非常不适合用在严肃正经的场合。
在当今社交生活中,网络语境极大地提高了语言交际的传播便利性,互联网发展的二十多年间,产生的网络用语也是一浪更比一浪强,一个新的网络流行语一旦引起关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反复使用并疯狂传播,使用量和傳播范围以指数级的方式增长,这时
候就需要人们去把握一个使用的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