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丰富语言文化例子
在信息时代,语言信息的传播和人流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互联网催生的新式语言——网络语言风靡全世界,它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文化表达。网络语言主要以文字、字母、数字、标点和符号等多种形式表示特定意义,因其生动简洁、通俗易懂、新颖独特,深受广大网民偏爱;而由它派生出来的表情符号(emoji)已成为一种影响全球的流行文化。
建构起一种新的语言表述方式
网络流行语言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尤其是网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拓展了人类语言生活的空间,并提供了语言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选择,还推动了信息时代语言的变化和演变。可以说,网络语言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网络文化的表征;它的出现丰富了现代语言以及文化交流的内涵和形式,改变了人们的语言模式和语言风格,从而建构起一种新的语言表述方式。
在这种新的语言表述方式中,网络语言显示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丰富想象力,同时还展现了语言在网络中的感性化活力。尤为重要的是,感性化的网络语言并非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形象
表达,其中还包含了对社会一些消极因素的讽喻,体现了广大民众期盼公平正义的理性要求,更凸显了语言在网络时代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应当对网络语言开展深入的话语分析,从中发现网络行为中蕴含的各种积极因素。
值得指出的是,网络语言最初是网民之间使用的社会方言,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语言变体。但是它伴随互联网的普及和现实社会的发展,迅速流行于网络内外,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现象。需要指出的是,不少网络用语目前已由社会方言变成全民共同语,登入主流语言的“大雅之堂”,甚至进入权威词典。例如,英国新出的《牛津英语字典》(OED)收录了许多英语网络用语,包括人们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哭笑不得。新版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也与时俱进,增收了一些汉语网络用语,“给力”“雷人”“山寨”“团购”“粉丝”“黑客”“晒隐私”和“被代表”就是其中的例子。网络用语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时尚性,折射出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社会心理和精神诉求,它们已从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生活,全面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话语思维。
我们该如何对待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它的利弊是当下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对网络语
言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不仅具有时代性、高效性、简约性、新奇性、娱乐性、流行性、更迭性等特征,而且具有轻松活泼、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等特点,它能为传统语言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是语言创新能力的体现。但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不但不规范,而且不伦不类,不应登大雅之堂,否则会影响语言的纯洁性,甚至造成语言应用危机。应该限制它对传统语言的入侵,并建议全面禁止它的使用。不管人们怎么看待网络语言,它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它的存在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任何人都应该学会接受。其实网络语言和传统语言一样,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孰大孰小,在于语言使用者,与语言本身无关。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网络用语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这其中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有合乎语言规范的,也有不合乎语言规范的。因此,有关专家认为,人们应该以理性、辩证和宽容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同时应该自觉遵守公认的语言规范,维护语言的健康纯洁,营造风清气正、和谐文明的语言生态环境。可以说,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和现实社会的发展,网络语言成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和学界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在收集整理网络语言,分析其特点、类型、成因和
影响,提出规范的对策建议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用词混乱、用语粗俗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顺便一提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语言的研究领域已从语言学扩展到了符号学、传播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这无疑对网络语言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