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两则
教学要求: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鹄怎么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孟子、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学弈》
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法,读通全文。
1.师: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几篇文言文,谁能说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学习方法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逐字逐句,理解意思。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
    ④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言文最主要的方法是要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3.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4.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学。
1.一:孟子生平和《孟子》一书的相关资料,说说“学奕”的意思。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2.读一读:将这篇文言文多读几遍,划记好停顿,读出韵味。
1)放慢朗读的速度;
2)停顿得当;
3)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A.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B.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C.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D.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E.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3.说一说:课文大概讲了什么?
三、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四、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五、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六、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渔父也。
七、归纳整理
    1.说说学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学弈》选自《孟子·告子》。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八、板书设计
                         
  弈秋善弈 
                一人  专心致志     
  诲二人弈                          所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一人  以为有鸿鹄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