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特》
二艺术特
主题
《伊利亚特 》通过描写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亚第十个年头里的一段故事,以史实为依据,以美女为引线 ,以神话为外衣 , 全面 、生动地反映了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古希腊社会生活 , 塑造了一系列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 ,表现了古希腊人热爱现实生活 、肯定人的力量的积极乐观思想,歌颂了氏族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人类自息的奋斗精神。
伊利亚特强调神决定人间的一切,同时服从命运。命运是人无法逃脱的悲剧性。阿基琉斯无法逃避命运,虽然他被称为“捷足者”、“最勇敢的人”,但他终究要早死,所以才会有 《伊利亚特》 开头其母忒提斯伤心的哀叹:“我的孩儿啊,不幸的我为什么生下你?……你的短促,活不了很多岁月,你注定要早死,受苦受难超过众凡人。”赫克托耳亦复如是。因为天平倒向冥王哈得斯一边,固然他仍在人间奋勇作战,但死亡的阴影已经扣上。英雄们落在必死的命运中,歌德曾为之感叹,综观整部史诗,告诉我们的仅仅是: “人注定了地狱般的悲剧。
”而且具有鲜明希腊特点的是,即使是作为高人一等、具有操纵力的神祗们,也不能左右命运的天平,神的亲情与同情也无济于事。当宙斯,最大的主神,预见他的儿子——吕西亚人的首领萨尔佩冬将为帕特罗克洛斯所杀,意欲将其带出战场送返故乡,却遭到赫拉的责问: “你说什么话?一个早就公正注定要死的凡人,你却想要让他免除悲惨的死亡?”宙斯只得眼睁睁看着亲子成为剑下亡魂,空留喟叹。
但是,在命运中,又突出积极进取。突出英雄们在短暂的时间内,如何做出选择,如何为了自己的荣誉,部落而战的可歌可泣。
狄奥墨得斯在面对阿伽门农时凛然说: “他赠你权杖,使你受尊敬,却没有把胆量给你,胆量最有力量。”有两种形式的生命,一种是英雄的生命,短暂而光荣,另一种是普通人的生命,长久、衰退而无容光; 要成为英雄,就必须显得英勇顽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所以,英雄们宁可光荣的死,不愿苟且的生。
人物塑造
2.《伊利亚特 》的人物塑造
《伊利亚特 》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鲜明, 各具特性 。史诗强调尽天命,人力。诗人在塑造人物时更称赞的是人的主动进取精神。 《伊利亚特 》歌颂氏族英雄 ,歌颂氏族英雄的美德 , 但他们并非完美无缺 。诗人不仅赋予笔下的人物高大的形象和正面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弱点。
英壮阿基琉斯英勇善战 ,每次上阵都使敌人望风披靡。他珍爱友谊 , 一听到好友阵亡的噩耗 ,悲痛欲绝, 愤而奔向战场为友复仇 。他对老人也有同情之心 ,允诺白发苍苍的特洛亚老王归还赫克托耳尸体的请求。可是他又傲慢任性 ,为了一个女俘而和统帅闹翻, 退出战斗 , 造成联军的惨败。他暴躁凶狠,为了泄愤,竟将赫克托耳的尸体拴上战车绕城三圈 ;赫克托耳则是一个更加完美的古代英雄形象。
赫克托耳虽然不及阿喀琉斯骁勇善战,却不失为特洛伊战争中的第二条好汉。他“被特洛伊人,尊为神一样的凡人。”他比阿基琉斯关心氏族集体,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首领,受到特洛伊人的普遍爱戴。他把保卫特洛伊看作自己的职责,认为在强大的敌人面前示弱非常可耻。史诗卷六描写他在城楼上和妻儿诀别的场面是非常悲壮的,特别是在他伸出胳膊去抱他那出生不久的儿子时,那婴儿看到他头盔上的铜和那狰狞地对他点头的鬃饰,害怕起来,
他就摘下头盔放在地上,然后再去抱吻那婴儿,这些更是写得有声有。卷二十二写他的父母在城楼上痛哭流涕,哀求他不要与阿基琉斯交战,免得送掉性命,“但却不能使他回心转意。”即使是死了,却也要在战争中获得光荣。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要承担的光荣职责。作品以赫克托耳的葬礼结束,“特洛伊人礼葬了赫克托耳,驯马的英壮”。悼与钦佩之情。[2]
在《伊利亚特》中,阿基琉斯是为荣誉而战,但是赫克托耳是为他的国家、人民以及荣誉而战。当阿基琉斯可以因为他和阿伽门农的矛盾而置千万希腊联军于不顾,拒不出战时,赫克托耳却不得不舍下娇妻幼子,为城民而战。但是他们却又是一样的,阿基琉斯追求的荣誉与尊严和赫克托耳追求的责任,都是他们特定生活环境的必然要求,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结合,成就了他们至真至纯的人格性情。
其余重要人物也各有特点, 如阿伽门农的自私刚愎, 墨涅拉俄斯的优柔寡断, 埃阿斯的憨厚率直 ,奥得修斯的智慧狡猾等, 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甚至连反面角的帕里斯的性格也不是平面的。
语言特
3.《伊利亚特》的语言运用
一《伊利亚特 》的叙事风格明快, 语言朴实流畅 。大量使用了比喻,荷马式的比喻,又称史诗式的比喻,一般篇幅较长,三,四百到三,四十都有。类似于《诗经》的赋,极力铺成,描写了一幅幅连续不断的画面。诗人频繁使用一连串的动物动作的描写或自然现象的描写来比喻人的动作 , 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有趣味 。例如 ,在 22卷中描写阿基琉斯追赶赫克托尔 :“可是那珀琉斯的儿子凭他的脚力快 ,一个闪电似的就追了上来 。轻得像羽族当中快的山鹰打个回旋去追一只胆小的鸽子, 一路尖叫着紧紧跟随 ,偶尔还突然来一个猛扑 ,那阿基琉斯也就是这样去紧紧追赶的 。”
二大量使用重叠反复,在史诗中有不少重复或基本重复的句子,增加了史诗的音乐美。
二 ,诗中经常使用对话 ,而且对话符合对话人的个性和心理 。同上例 ,阿基琉斯追上赫克托尔后,二人通过面对面地直接对话达成一个“契约”, 不管谁杀死谁 ,都不能在对方尸体上 “施行习惯所不批准的暴行 ” ,并交还尸体。但是阿基琉斯自负而任地回答说 :“赫克托尔 , 你一定发疯了, 还要与我订条约 。狮子不与人讲条件, 狼也不和羊分庭抗礼———他们始终是敌人。你我亦如此 。”这段对话既表现了赫克托尔在危急关头仍那样从容镇定和深
谋远虑,又表现了阿基琉斯的骄狂任性和绝不宽容,同时为赫克托尔被拖尸和普里阿摩斯跪求还尸的情景走向埋下了伏笔。显然, 直接运用人物对话比从作者角度转述人物对话生动得多 , 有利于刻画人物思想性格 。再次 ,人物语言描写富于表情化,贴合人物的性格及场景设置 ,而且不乏幽默感。例如 :赫克托尔与艾阿斯决斗前所说的话 :艾阿斯,宙斯的后代 ,
特拉蒙国王的儿子 ,士兵的将领,你切莫把我当成不谙战事的孩子或妇人 。我是一个精通战事懂得如何杀戮的人… …用连续几个称呼来叫对方 ,这既是西方人普遍遵从的一种礼仪,又恰如其分地驳斥了对手的挑衅,给对手以一种只可意会的讽刺挖苦 ;而后面的话语则以一种近乎幽默的语气表达了赫克托尔内心的自信和与对手决一死战的决心 。诸如这样恰当的语言描写在全诗中比比皆是 。这也是荷马史诗对以后文学作品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大功绩。再者, 二大量使用重叠反复,在史诗中有不少重复或基本重复的句子,增加了史诗的音乐美。
诗中重复使用许多固定的形容词写人, 并形成很多相关人物的绰号 , 以此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 。如 “牛眼赫拉”、“白臂赫拉 ”、“捷足的阿基琉斯 ”、“银脚• 16•的忒提斯”等等。全文以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 运用了大量 “荷马式的比喻 ”, 这些比喻新鲜奇特, 极富表现力 。世俗刻画人物简洁明了 ,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