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最重要的72个穴位讲解
一、尺泽
1.急性胃肠炎:在尺泽附近的静脉放血。方法:暴露肘窝静脉,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脱碘后,令患者掌心向上握拳,医者用掌由患者腕部向肘推3~5次,最后一次手要停在距静脉三横指处。捏紧前臂,使静脉怒张,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静脉,缓慢刺入,以穿透管壁为限,再缓慢出针、血即流出,腹痛、恶心立止,操作完毕,患者屈肘止血。
2.膝关节病:直刺,有适当针感时,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膝关节;也可针完起针后叫患者活动膝关节。
二、孔最
1.外感时可发汗(用远红外线照射该穴7~8分钟),或针刺捻转使周身微热。
2.鼻衄:直刺0.3~0.5寸,针感酸胀至鼻衄止。
三、列缺
1.阴茎、睾丸、尿道病:弹拨或用针斜刺,使针感向肘方向传导。
2.慢性咽炎:配照海穴(针列缺时,针斜向肘,使局部酸胀,针照海要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每隔5分钟捻针1次)
四、太渊
1.膈肌痉挛(呃逆):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使局部酸胀。
2.脉管堵塞:针法同上。
五、鱼际
1.支气管哮喘:用1寸针向掌心方向刺入0.3~0.5寸,使局部酸胀,哮喘会迅速平复,肺部哮鸣音消失,体表压痛消失。
2.岔气:针法同上。
六、少商
1.咽喉肿痛:三棱针点刺放血。方法:消毒穴位,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5次,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捏紧拇指,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针孔要大,挤出血10~15滴,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
2.外感身疼无汗:用0.5寸针刺该穴,捻转使局部刺痛。
3.中风急救:配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双手均刺,强刺激,或点刺放血。
七、合谷
1.冷嗽:受寒后咳嗽日久不愈,胸闷憋气,咽喉不爽,针之用补法:即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操作5分钟,可迅速理气宽胸。配穴:三阴交用泻法,效佳。
2.牙痛:强刺激止痛好。
3.止汗,发汗:配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合谷、复溜双侧均针,以出现针感为度。
八、手三里
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后遗感。方法:弹拨,如弹拨患者右侧之手三里时,医者与患者对面而立,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使肘屈成90°,用左手的拇指弹拨患者右侧手三里穴处的肱桡肌,同时让患者活动不适之处,当即缓解或消失。
九、曲池
1.降血压(1、2期效果较好):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数次,患者当即头脑清爽出针。
2.上肢要穴,可治半身不遂,肩周炎:直刺,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30分钟,每过5分钟行针1次;或针曲池穴得气后起针,叫患者活动。
3.丘疹及面部痤疮:直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常配合谷,血海、三阴交,效更佳。
十、内迎香
治红眼病。取穴:在鼻孔内上方的鼻中隔处。针法:清洁鼻孔,用三棱针由鼻孔的外下方向内上方刺入,有阻力时即出针,血即流出。
十一、四白
治近视眼:用1.5寸针先直刺入皮下,再将针身放平,沿皮向内眼角方向刺,有酸胀感时加大捻转力度,使眼流泪时出针。
十二、地仓
1.夜眠流口水:向颊车方向斜刺,得气后出针。
2.面瘫:向颊车方向用2寸针平刺,使局部酸胀。
十三、颊车
治面瘫:向地仓方向平刺,使面部酸胀。
十四、天枢
胃肠病主要穴:直刺,使酸胀感向下放散,留针30分钟,5分钟行针1次。
十五、水道
左侧水道穴治便秘:直刺使针下酸胀,留针30分钟,或强刺后出针。
十六、梁丘
治急性胃疼。急性胃疼时,此处多敏感,有压痛,针之胃疼可止。针感:局部酸胀。
十七、足三里
1.胃痛和泄泻:直刺以得气后强刺激,让患者深呼吸。
2.膝关节痛:直刺1~1.5寸,使电麻感至足。
3.鼻孔干燥:艾条灸20~30分钟。
4.贫血:直刺,得气后强刺激出针
十八、条口
胃疼怎么缓解治肩周炎。患者此处常有敏感压痛,用2寸针直刺,得气后边捻转边叫患者活动肩部。
十九、陷谷
治上眼肌无力,睁眼困难。直刺0.3~0.5寸,出现针感后捻转,眼肌即可增强。
二十、隐白
治功能性子宫性出血。用1寸针向上斜刺,使出现刺痛感,留针20~30分钟
二十一、公孙
常配内关穴胃脘堵闷,不思饮食,急性胃疼及脐周病。方法:先针左内关得气后捻针使针感向上传至胸至胃,再针右公孙,得气后捻针使针感上传至胃,然后内关,公孙同时捻转后出针。
二十二、三阴交
1.胁下痛:直刺1.2寸,使局部酸胀,胁下痛可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