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旧城改造规划
城市传统商业文化街区
1、案例的改造条件分析
1.1改造背景
政策背景
罗湖旧城在深圳城市发展史中占据著相当重要的地位,针对罗湖旧城更新所进行的规划和建设,其观念的演变,经历了从保护与改造并存、到大规模改造,再到改造和保护并重的三个阶段,前后历时10年多。这lO年是深圳市城市经济由徘徊、上升到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社会各方面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时期。因而,在这10年的时间里,旧城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内容,充分反映了各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的决策和措施,也体现了罗湖旧城规划设计和建设与当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连动关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从某种层面上决定了规划设计工作内容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此外,社会进步给人的影响也主宰了旧城改造的进程和方向。
总平面图
改造的动力和起因
深圳是一个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城市,在深圳城市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为适应城市规模和品质的不断扩展,需要对其不断的进行更新改造。使之成为深圳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网络服务基地。
1.2地块自身特征
历史风貌
从1993年开始,旧城改造全面展开,几乎所有的地块都有了开发单位,分别处于建成、在建、拆除、待迁等不同阶段,地块改造模式基本上是在原规划路网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容积率,且各自为政。由于改造工程缺乏相应的系统规划,导致空间环境、市政、交通等处
于混乱状态,老街已无旧城风貌特可言。
功能使用
罗湖旧城作为深圳市的商业中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被人们称之为“老街”。特区成立后的80年代,老街曾以其特有的空间环境和商业经营方式一度成为深圳市的特地区。
社会结构
罗湖旧城区不仅有悠久的商业历史,而且拥有历史文化的氛围,在罗湖旧城区的东门老街(原罗湖区永新街34号),就设有叶挺在1938年任东江抗日游击队总指挥时的指挥部,原为兴建于民国时期的“鸿兴酒家”。
区位
罗湖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是深圳经济特区开发最早的城区,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在这里诞生。
罗湖区东连盐田区,西至红岭路与福田区相连,南临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靠龙岗区和宝安区。罗湖区地理位置特殊,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一桥相通,辖区内的罗湖口岸和文锦渡口岸是国内外宾客和车辆出入境的主要通道。广九铁路横贯辖区腹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从罗湖火车站开始向西延伸;著名的深圳水库坐落在辖区的梧桐山下,将东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向香港和深圳市区。
区位图
其它
存在的问题:
1.规划问题
2.建筑问题环境设计
新建商业建筑风格各异, 建筑景观质量参差不齐,整个老街无主题性建筑空间。
3.环境问题
罗湖旧城商业功能分区缺乏组织和引导,占道经营、乱摆卖严重,购物环境杂乱,存在治安隐患。场地环境无系统设计,突出表现为脏、乱、差;老街商业广告和标识牌等混乱无序, 影响市容景观;缺乏景观绿化设计和休憩场所。
4. 交通问题
罗湖旧城内,道路空间狭窄、人流拥挤、人车混行。公共交通到达不便,机动车道断面狭窄, 变通组织难度较大,地下车库使用率低。
5. 市政问题
旧城内市政管网缺乏完整系统,旧管道不堪重荷,排污难、环境差;供电明线架设乱, 有碍观瞻,存在严重的消防隐患。
2、改造案例的规划设计分析
2.1改造目标、原则和创意
目标
将罗湖旧城建设成为以人民北路传统风貌街和步行商业街区为特,以商业、旅游为主, 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现代化设施和高品质空间环境的、多功能、大众化的商业旺区。
原则和创意
1. 以人为本
突出以人为主休的原则, 以人的行为、心理、视觉和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创造东门老街以步行为主的商业购物环境。
2. 再现历史
以人民北路慢存的历史街区为基础,在有限的空间中,营造老街风貌的环境和气氛,留住深圳的一段历史。
3. 突出特
以人民北路风貌街和其环境协调区建筑为东门老街的核心空间,强调其建筑环境、文化内涵和商业功能的特,使之成为东门老街的空间形象标志。
4. 完善设施
提高旧城基础设施的能力,处理好老街与城市的变通联系问题,完善旧城内步行、车行系统及市政设施配套。
5. 精益求精
大力提倡东门老街环境设计的精品意识,使老街的购物环境成为国内一流的精品设计。
2.2改造方式
2.2.1历史风貌
风貌街规划原则
(1)强化风貌:以再现人民北路历史风貌为基末原则,强化风貌建筑特,形成统一的环境整体、强化历史和传统的场所感
(2)科学保护: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风貌建筑的保护,视其建筑质量及环境需要,采取适当方式,重建、修复或改造。
(3)合理变革:在保证风貌特的前提下,对局部建筑内外空间予以变革,满足现代生活的功能空间需求。
(4)空间组合:风貌街和现代商业街的组合,风貌商业街与“文物”博物馆的组合,风貌街区与风貌协调区的组合,构成历史与现实的文化价值反差,体现当代社会的多种需求。
(5)完善设施:完善市政设施、公共及交通环境设施配套。
改造立面
风貌街规划构思
(1) 在保护原有街道格局的基础上,重点对风貌街区的“三个面”——屋面、墙面、地面进行设计。
这“三个面”涵盖了风貌街体现风貌特征的基本物质空间构成。
(2) 建设性地保护,变革与重组,满足功能与环境需求。风貌街的保护重在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审美情趣的追求,风貌街建筑、街道的保护强调在风貌上保持协调统一的外观造型和风格而不限制其内部功能的改变。
(3)建立空间秩序,营造风貌街区特有的空间环境气氛。
(4)合理组织交通,满足综合功能。风貌街是罗湖旧城步行街区的组成部分,该区为完全步行街区,也须保证夜间商家货运的需求以及非常时刻的消防通道及行人避难、疏散空间的需求。
(5)风貌街的商业引导。
(6)加强环境设计,提高风貌街的综合环境品质。
(7)保护与管理。
(8)风貌建筑环境协调区规划
该区是与风貌保护区一体的环境协调区。该区建筑环境与周围其他地区比较,应具有明显的风貌特点,且建筑质量和建筑风格应与风貌街协调。规划的协调区为华城协调区和“糖烟酒、华基”的协调区。
通过风貌街和风貌协调区的建设,建立特突出的、具有老街代表和象征意义的建筑体空间,继承、完善原有的旧城结构,强化核心空间的主体职能和空间逻辑,并通过对其环境的重塑、商业形态的引导,从而形成极具旅游价值的地区。
2.2.2功能使用
建立具有鲜明特的步行商业街区,创造高品质的商业购物环境。
步行街区的规划构想
(1)突出罗湖旧城商业环境的文化特征:规划通过保留历史文化和发展时代文化,突出旧城应有的文化特征。
(2)建立富于特的步行街区空间结构:根据步行街区现状空间环境特点及原有道路的组织结构,规划提出了步行街区的整体空间结构构想。在步行街区内均衡地市置了三个主要广场空间(老街广场、时代广场和西厂场),设计了两条各具特的主要步行系统(商业性步行系统、休闲性步行系统), 并使之有机相连,同时,有目的地将其他街巷与之连成一体, 形成多层次的步行空问网络. 并构成了步行街区的整体空间环境特征。
(3)以人为本,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突出步行街区的环境特。
(4)增设公共空间,改造现状街道以及进行喜统环境设计,彻底改善罗湖旧城的商业购特环境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① 增设公共空间
● 采取收地政策,增设广场空间:老街广场、时代广场。
● 利用待改造甩地,增设公共空间:步行街西入口广场——“宝马广场”、“大家乐广场”
● 利用现状建筑场地,建设步行街区入口广场:“大鹏阁”广场、“鸿基东港” 广场。
② 改造现状街道
针对旧城现状街道临街建筑较为混乱,环境不协调,缺乏秩序性、连续性和空间整体性等问题,规划采取下列改造现状街道的构想
● 设置连续的建筑骑楼空间
● 建筑立面改造
● 建筑环境协调
● 增设街道连廊
③建设高品质环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