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2007,27(3):428~432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研究方法与案例
刘毅1*,陈吉宁1,范琳2,梁宏君3,刘毅国3,张勇4(1.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 100084;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2;3.大连市环境保护局,辽宁大连 116001;4.大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辽宁大连 116023)
摘要:围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方案的有效性,以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为例,从城市规划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出发,综合运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手段和利益相关者研究方法,建立了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展公众调查的研究框架,将社会学调查方法有机地纳入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学体系.以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案例,讨论该研究框架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众调查;自上而下分析;利益相关者;大连市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07)03-0428-05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urban plan in China: a methodology and case study on Dalian municipality.LIU Yi1*, CHEN Ji-ning1, FAN Lin2, LIANG Hong-jun3, LIU Yi-guo3, ZHANG Yong4 (1.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2.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3.Da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of China, Dalian 116001, China;4.Dalian Environmental Science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Dalian 116023,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7,27(3):428~432
Abstract:One of the key issues in implement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PP) in a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 of policy, plan and program (PPP) i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P programs. Regarding exclusive features of urban master plan and SEA of the plan, a research framework by combining a top-down approach with a stakeholder analysis method was established. It effectively integrated PP into the identification, proj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overall process and thus the main conclusions proposed by SEA. The methodology was then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SEA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 of Dalian municipality, Northeast China. The discussion of the case study illuminat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PP framework for China’s ongoing SEA campaign. Key words: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public participation (PP);social survey;top-down analysis;stakeholder;Dalian municipality
随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公众参与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
年3月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5],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了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但是,目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中的公众参与在广度、深度、形式以及有效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包括:公众参与难以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案有机结合,公众调查结果往往不能为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或成为评价结论依据;公众参与大多作为一项程序完成,公众参与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参与对象也缺乏代表性;缺少公众参与的信息反馈机制,公众大多情况下只能单向地表述观点和看法,但是很少被告知其意见或建议是否被采纳;社会公众通常只能依据有限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反馈意见,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在评价规划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时,社会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长期以来未能引起足够重视[6].
本研究围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问题,以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调
收稿日期:2006-08-22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
* 责任作者, 博士, yi.liu@tsinghua.edu
3期刘毅等: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研究方法与案例                  429
环境设计查为例,从规划本身的基本特征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入手,结合自上而下分析手段和利益
相关者研究方法,建立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基本框架,并将其应用到大连市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1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调查研究框架
公众调查是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其研究范畴聚焦在不同社会体的行为、态度、观念、意愿等方面.公众调查往往可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有用信息.例如,当讨论某一规划方案或替代方案的社会接受程度(为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或者当假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某种情景及其可能发生的概率时(为保证情景的可达性),都需要通过开展公众调查来获取大量第一手数据资料.因此,公众调查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方法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数据来源.
确定调查内容和调查对象是开展公众调查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下面以城市规划为例,分别进行讨论.
1.1公众调查内容
城市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通常包括城市性质与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等[7].总体规划的实施将决定今后规划区域内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生态扰动的强度变化及其空间差异.相应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就是要分析、预测和评价规划方案实施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论证城市定位与发展方向的环境合理性和生态适宜性,确定与环境相适宜的城市发展规模,从源头预防结构性和布局性环境污染(图1).
图1  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调查的重点内容
Fig.1 Key contents of social survey in a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urban plan
430 中国环境科学27卷
开展公众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收集社会公众对规划方案及其潜在环境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初步判断,为预测和评估规划环境影响提供社会学调查资料.公众调查应选择适当切入点,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调查内容,避免公众调查流于形式,调查结果空泛或结论失真;同时应设计合理的表述方式,将调查内容恰当地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且可以做出明确答复的调查问题.
基于上述讨论,运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可以建立公众调查研究与城市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确定公众调查的重点内容(图1).
城市规划中的发展规模通常包括人口、产业和用地的总体规模.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一般难以就城市发展规模的合理性做出客观和科学的判断(虽然城市拥挤度等指标可从侧面反映公众对城市人口密集的主观体验).因此,公众调查可以转而识别环境关键问题,重点生态保护类别和保护区域,自然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和节约潜力等方面,为承载力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例如,通过调查社会公众对于湿地、林地、耕地、山地等生态构成要素重要性的体验,可以确定不同生态组分在生态保护中的优先顺序和权重,进而为生态承载力分析提供基础支撑.
城市规划中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发展结构是影响未来资源消耗和环境生态质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社会公众意愿是产业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公众调查可收集不同社会体对城市功能定位的基本看
法,主导产业发展的偏好,重要资源和生态开发利用方式的预期等.调查结果既是产业发展情景设计的参考依据,也是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环境影响评价的可能结论之一.
科学评估城镇体系布局、城乡居住组团分布以及产业用地配置等,规划各类用地安排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控制和预防布局性环境风险,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之一.公众调查可就未来城市扩展空间和发展方向、城乡交界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类型和方式、重点区域和热点地区的产业选择和土地开发、环境敏感地区保护方式等问题,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调查结果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用地布局评价.例如,社会公众对于特定环境敏感地区周边发展不同产业的看法可直接作为评价论据;而公众认为该区域可采取的多种可行的保护方式,则可作为设计不同控制情景的依据.
公众调查应涉及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和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调查.例如公众对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认知程度、现有公众参与渠道和途径等,以便于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具体建议.
公众调查应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同步开展.在环境影响评价前期收集社会公众对于规划实施和环境保护的预期看法和意见建议,有助于正确识别关键环境问题和确定重点研究区域,以保证环境影响评价总体技术路线和评价方法选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环境影响评价后期要向社会公众反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保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1.2  公众调查对象
正确识别公众调查的对象是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重要方面.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8].该理论主要应用于战略管理研究,强调利益相关者在决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作用,侧重于从相关利益主体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角度来定义利益相关者及其在战略管理中的参与方式[9].一般而言,利益相关者研究模型主要包括3个分析层面:识别层面、调查层面和交流层面[10].
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模型,构建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公众调查的研究框架(图2).
识别层面要解决的是“谁是利益相关者”和“这些利益相关者可观察到的收益是什么”,即在公众调查中确定参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不同社会体.结合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可按核心
3期刘毅等: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研究方法与案例                  431
层、战略层和外围层3个层次划分相关利益体.核心层利益相关者指在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具有行政职能或者受到影响的个人和体,他们的价值取向可对规划产生直接影响,如规划编制部门、地方执行部门以及规划实施区域内的相关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战略层利益相关者能够在特定时间和范围内影响规划制订或实施,例如政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虽然不直接制订规划,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部门
的配合和协调,规划编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再如,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的不同阶段,需要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点评,集思广益.外围层利益相关者,则涵盖与规划编制和实施关系较为松散的社会团体和组织,一般主要包括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新闻媒介.
图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调查的利益相关者
研究模型
Fig.2    A stakeholder model for implementing social
survey into a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urban plans
调查层面的重点是根据不同利益相关者体的社会化特征,系统地调查和收集公众意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公众调查,应在结合重点调查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可行的调查方法,设计公众调查方案.例如,设计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调查方案时,旨在从管理者的角度了解区域宏观发展思路和重点发展区域,一般可采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普通市民的调查则应重点从公众普遍关心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大范围公众调查一般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于重点评价区域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需要采取面对面交流访谈等方式.
交流层面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整理公众调查结果,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支持,同时应对环境影响评价是否采纳公众意见以及如何采纳进行交流和反馈.
2  案例分析
以《大连城市发展规划(2003~2020)》*(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案例,简要介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调查方法的运用.
2.1  公众参与方案拟定
《发展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大连市未来近20年发展的宏观战略性安排,规划内容较为全面,涉及的公众范围较广.运用利益相关者模型,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大连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普通市民.市规划局为主持单位,其他大多数市一级政府职能部门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该部规划的编制过程.课题组对上述部门的业务负责人进行了访谈和开放式问答,向一般工作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
《发展规划》以城市为重点规划区域,同时涵盖了整个大连行政市域.因此,公众调查应兼顾调查对象的普遍性与代表性问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5]有关要求,采用统计抽样方法发放公众调查问卷,抽样总样本数为全市人口数量的万分之一(发放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11份).然后依据各行政辖区地理分区、人口
* 大连市人民政府.大连城市发展规划
(2003~2020)
432 中国环境科学27卷
数、城市化比例等进行分层抽样,以涵盖市域范围内不同居住地的市民.
2.2  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本案例调查问卷样本数量较大、覆盖面广,调查结果受被访者年龄、职业、学历、收入、居住地等众多因素影响.为准确识别不同社会体的不同看法和意愿,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以下给出问卷调查的部分统计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大连市民对环境质量总体上较为乐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受访者(以下简称“部门受访者”)中有54.2%表述城市环境质量有明显好转,在普通市民受访者(以下简称“市民受访者”)中该比例为32.2%.就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而言,70.8%部门受访者将近岸海域污染列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54.2%选择城市交通问题.在市民调查中,对城市交通拥挤的关注度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公众关心的环境问题与受访者年龄和收入高度相关.受访者年龄越小,对交通问题的关注程度越高.这些信息为课题组识别关键环境问题,确定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提供了判别依据.
部门受访者与市民受访者关于城市功能定位和主导产生选择的看法基本一致,支持大连重点发展航运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选项,这表明规划城市定位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社会公众一致认同.相关性分析表明,受访者居住地不同,对调查结果具有一定影响:沙河口区和西岗区居民对规划期内重点发展产业的倾向性较为相近,且支持建设区域航运中心的比例较高;旅顺口区受访者中有38.2%
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9.4%支持发展航运中心;金州区受访者中45.8%支持高新产业,14.6%选择轻工业,12.5%支持旅游业,仅有10.4%支持发展航运中心.对大连开发海岸线资源的态度,58.3%的部门受访者表示应重视保护自然地貌,只有16.7%选择发展近海养殖.上述结论直接运用到了产业发展情景设计与分析评估中.
根据发展规划,大连市老港将北迁至大窑湾地区.课题组调查了相关部门对老港搬迁置换土地的二次开发利用态度.调查结果表明,83.3%的部门受访者选择置换老港土地用作滨海旅游区,只有12.5%选择作为办公行政区.这一结论也直接运用到对规划期内该地区生产力重新布局及其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估中.
3  结语
紧密结合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评价内容,运用自上而下分析方法和利益相关者模型,讨论了公众参与的研究框架和方案设计,建立了公众调查的重点内容框架和研究模型.本研究提出的公众参与方法学已成功运用到大连城市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研究中,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社会调查数据,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提供了实证研究基础和背景资料.
参考文献:
[1] 潘岳.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J]. 理论前沿, 2004,13:12-13.
[2] 李天威,李新民,王暖春,等.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机制和方
法探讨 [J]. 环境科学研究, 1999,12(2):36-39.
[3] 王玉梅,尚金城.战略环境评价中公众参与程序和方法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5,30(3):107-109.
[4] 赵燕华,解洪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程序设计与案例分
析 [J]. 环境保护, 2004,11:39-43.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Z]. 环
发[2006]28号, 2006.
[6] 凌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探讨 [J]. 江
苏环境科技, 2004,17(4):32-34.
[7] 建设部.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Z]. 建设部令第14号.
[8] Wheeler D, Sillanp M. The Stakeholders Corporation: A blue
print for maximizing stakeholder value [M].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1997.
[9] Gregory R. Using stakeholder values to make smarter
environmental decisions [J]. Environment, 2000,24:34-44.
[10] Howell R E, Olson M E, Olsen D. Designing a citizen
involvement program: a guidebook for involving citizens in the res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M]. Corvallis Or.: Western Rural Development Center,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1987.
作者简介:刘毅(1975-),男,辽宁沈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系统分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近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