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研究2011 年第11
中国戏曲脚和中国戏剧形态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在作为他者的西方戏剧进入国人的
视野之前,基本不为人们所关注但当20世纪初的人们逐渐认识了西方戏剧之后,与此有关的
问题才逐渐呈现了出来,所以我们看到,王国维为宋元戏曲史的完成所做的最后一项专题
研究就是古剧脚考》。遗憾的是,王国维这篇大作表明他对中国戏曲脚的理解存在极大
的疏漏,可以说中国戏曲脚的研究,从古剧脚考发表的1911年起就被引入了相当偏颇
的路径,迄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王国维的所谓古剧主要是指宋杂剧金院本,所以古剧主要是宋金杂剧院本中
末泥”、“引戏”、“副末”、“副净装孤等名目由于王国维没有细致考察作为履历
义的成为戏曲术语的过程,也就忽略了宋金时期的文献对以上五个名目的称呼是
的事实这就把戏曲脚客观存在的不同阶段看成了混沌的一团,导致戏曲脚研究的
局面难以打开,还造成对戏曲形成过程尤其是古代戏剧形态发展规律缺乏清晰体认的后果
先入为主地把后来才形成的之名用于早期的杂剧,实际掩盖了中国古代戏剧
形态演化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够避免这些学理性的错误,我们将可以认识到,中国古代戏剧的
形态发展实际上存在三个阶段,对应戏曲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历史悠久的演艺活动中
元鹏飞
中国戏曲脚的演化及意义
中国戏剧成熟的突出标志是戏曲脚的形成,戏剧形态的发展和戏曲脚的演化密不可分古典戏曲脚的演化明
显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宋金杂剧院本之生旦净末丑分别代表着什么杂剧变伎艺性的歌舞说唱形态为搬演故事装扮人物的形态,从中
演化出生丑等脚;第二阶段是随着戏剧形态的丰富与发展,脚也在搬演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
出现老旦小生副末或小丑一类名目的分化;第三个阶段则是随着古典戏曲演出形式中折子戏的出现,片段式的重
视伎艺的表演造成戏曲脚的行当化,这一现象表明戏剧形态向更高层次的跃升戏曲脚演化的每一阶段对应着
中国古代戏剧发展的不同形态,探讨脚的演化,对戏剧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为2008年国家社科
基金一般项目古典戏曲
脚新考(批准号:08BZ
W023)阶段性成果
72
产生的杂剧在扮演人物时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脚的含义,这是脚发展的第一个阶
———演进阶段;由杂剧充当的,随着戏剧故事内容的丰富和形态的发展,分蘖出
自身的”、“”、“等名目,构成了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分化阶段;当戏曲演出从
全本戏走向以折子戏为主时,折子戏片段式重视伎艺的表演造成戏曲脚向杂剧伎艺特性
的回归,戏剧演出从以生旦故事为中心走向各行脚都可以凭其唱念做打的伎艺而独立
发展起来的阶段,也就是脚发展的最后阶段———戏曲脚的行当化其中,从杂剧
的演化对应戏剧形态走向成熟的历程,脚的分化对应着戏曲叙事文学蓬勃发展的阶
段,而戏曲脚的行当化则对应着古典戏曲花部化及各地方剧种遍地开花的现象
毫无疑问,中国戏曲脚虽然只是几个简单的名称———丑,它们却可能蕴
含着揭开中国戏剧发展规律的密码,因此对其发展演化情况的探索将可以揭示中国古代戏剧
形态发展的规律解玉峰在谈到戏曲脚制在近代京戏中走向角儿制的曲折发展历程时
曾指出:
中国戏剧的形成乃是以生丑的出现为标志的,中国戏剧发生演变的历史
也主要是脚制渐趋规范和稳定的历史,但事物的发生发展,常常是各种外力共同参与
的结果,并不完全是事物自身的规定性所能约定的,外因常常会影响乃至改变事物的发
展方向,所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才会有突变有夭折京戏在近代走向名角龙套制的畸
形道路以及当代许多新编戏因话剧观念的影响有意淡化脚制,皆不宜视为中国戏剧自
身演进的必然结果假如脚制为中国民族戏剧之根本,离开了脚制,我们又该到何处
去寻中国戏剧呢?
李昌集则不仅重视脚制与戏剧形态的联系,更指出了脚制对戏剧文学的艺术构成所具有
的极为重要的影响:
脚制是中国戏剧特有的形式表征,脚制的演变某种意义上即反映了古代戏剧表
演形态的演变,对中国戏剧的表演艺术乃至文学艺术的构成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
与戏剧文学的结构密切相关不理解中国戏剧脚体制与戏剧文学的内在联系,就不能
深入把握古代戏剧文学的艺术构成,这是古代戏剧学留给当代曲学的一个值得深入研究
的命题,而当代曲学界对此似乎还未予以充分的重视
虽然中国戏曲脚演化的研究具有如此重大的价值,但正如李昌集指出的当代曲学界对此
似乎还未予以充分的重视,而我们在仔细考察的过程中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对此问题一直罕
有学者论及作为现代学术中对中国戏曲脚展开研究的滥觞,王国维古剧脚考对戏曲
脚演进情况的认识是:
隋唐以前,虽有戏剧之萌芽,尚无所谓脚也参军所搬演,系石躭或周延故事唐中
叶以后,乃有参军苍鹘,一为假官,一为假仆,但表其人社会上之地位而已宋之脚,亦
中国戏曲脚的演化及意义
73
文艺研究2011 年第11
表所搬之人之地位职业者为多自是以后,其变化约分三级:一表其人在剧中之地位,二
表其品性之善恶,三表其气质之刚柔也宋之脚,以副净为主,副末次之然宋剧之以
以孤名者,不一而足,知他亦有当场者矣元杂剧中,则当场唱者惟正末正旦……
故元剧脚,全以唱不唱定之南曲既出,诸始俱唱然一剧之主人翁,犹必为生旦,此
皆表一人在剧中之地位虽在今日,犹沿用之者也至以脚分别善恶,事亦颇古……
明以后,戏剧之主人翁,率以末旦或生旦为之,而主人之中多美鲜恶,下流之归,悉在净
由是脚之分,亦大有表示善恶之意国朝以后,如孔尚任之桃花扇,于描写人物,
尤所措意其定脚也,不以品性之善恶,而以气质之阴阳刚柔……自元迄今,脚之命
意,不外此三者,而渐有自地位而品性,自品性而气质之势,此其进步变化之大略也
据此可以看出,王国维对宋元戏曲脚变化情况的关注点在于戏曲脚装扮类型之变化,认
为脚命名依据是由地位而品性,由品性而气质,这一观察未必符合实际,至于其对戏曲脚
体系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则更是付之阙如
目前所知惟一一篇对戏曲脚演化情况的较符合实际描述的文章是黄克保的
”》,该文在行当范畴中分析戏曲脚的演进分化及构成,虽对有关脚来源及命名含义
的问题有所回避,但未出现如王国维为代表的研究者一样的把杂剧看作是戏曲
讹误该文如此定义行当体制既是形象创造的结果,又是形象再创造的手段这一双重品
格的体现它是戏曲表演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反映,也是歌舞表演性格化的产物,其
中体现着个别与一般的规律。”并敏锐地指出了中国古典戏曲脚发展所具有的两个阶段及
每个阶段的特点:
生旦净丑的行当体制,初创于宋元之际,成熟于清初以后,而其起源,却可以追溯到
唐,前后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这期间,行当的名目迭经变易,其内涵和表现形态也经历
了错综复杂的分化和融合的演变,其中带关键性的演变有两次:第一次,是生旦净丑行当
体制的初步建立,这以宋元南戏和北杂剧的形成为其起点;第二次演变是随着昆山腔的
崛起和兴盛以及弋阳诸腔的繁衍,生旦净丑全面发展,形成了按人物形象类型分行的比
较科学严密的体制清中叶以来各种地方戏曲的各行脚,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完
备和丰富起来的
该文最后一节对行当的特性和作用做了理论上的探讨,提出了具有启示意义的观点此外,
田志平众生相的归类与表现———戏曲行当纵横谈一文也谈到戏曲脚体制及其发展演化
的特点,认为戏曲行当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伎艺操弄,到对人物进行模仿与表现的历程
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这两篇文章仅是对相关现象笼统的描述,主要贡献在于说明了事实
是什么,还没能够解释为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样不曾意识到杂剧的存在,所以
对戏曲脚演化情况的描述不仅笼统,而且不够准确
如果说宏观描述需要以微观认识的精确为基础,那么微观认识的精确也有赖于宏观描述
在方向上的正确:如果我们对事实是什么的描述都不准确,回答为什么又该从何谈起呢?
74
所以,我们首先要纠正自王国维古剧脚考以来形成的错误的脚观念
我们知道,最早系个人简历之意,在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颇为常见而王国维古剧
脚考将此概念用作戏曲演员的总称,显然是此概念在后世演变的结果,并不代表古剧即宋
金杂剧院本中的演员也可以这样称呼通过梳理文献可以看出,宋代涉及末泥”、“引戏
梦粱录》、《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对这些名目的称呼都是杂剧而非”。“
之所以能够被用作戏曲演员的总称,是戏剧艺术在由杂剧伎艺性的演出段子走向以
扮演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段子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因此,宋金杂剧院本中的末泥”、
引戏”、“副末”、“副净”、“装孤等,其实并非,而是杂剧”。两者的区别在于:杂剧
的戏剧扮演本质上是伎艺性的,不以故事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主要目的;则是杂剧
根据其演出特点尤其是根据戏剧故事需要划分的人物形象类别
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戏剧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伎艺类别化是杂剧出现的内
在根据;之后,随着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搬演规模的扩大,扮演人物的活动日益强化,这一切
极大地促进了杂剧向戏剧的演变,由此戏剧形态正式进入个人表演才能展示与提
高的阶段为了适应杂剧所扮的人物类型,结合演出职责的不同,”、“”、“”、“”、
等名目被一一命名出来结合剧本内证,可以看到杂剧和戏曲之间明显的对
应关系如南戏张协状元开场之末召唤末泥饶个踏场,舞台提示语却不是末泥而是
生上白,表明脚系由末泥发展而来;而元刊琵琶记中有丑扮里正,该丑唱普贤
之后表白:小人也不是里正,休打错了平民猜我是谁?我是搬戏的副净。”表明戏曲
脚源出于杂剧副净”。结合文物文献与文本内证,相关研究指出戏曲脚实际由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