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B卷)
练习时间:150分钟
2023.11
本练习共13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的乡下人去了,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的乡下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语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
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即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直接说明“乡下人离不了泥土”的一项是(3分)
A. 张北一带的乡下人,语言上和其他方面基本受到蒙古影响。
B. 中原的乡下人去了内蒙,一家家划着小小的方地种植起来。
C. 西伯利亚的中国乡下人,还是要下种子,试试能不能种地。
 D. 中国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认为乡下人充满土气,对他们有几分藐视的意味。
B.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仍旧不能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
北京时间不到点阅读答案C. 从农业老家迁移出去的人也遵循向土地讨生活的传统。
D. 在孤立和隔膜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用。
材料二
《乡土中国》“乡土本”篇中的道理,让诗人来表达会怎么样?《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先生为了得出“乡下人”身上存在视土如命、安土重迁这种“土气”特征的结论,采用的论证手法完全是一个社会学家的学术论证的手法。他密集援引了五个例子来作为论据,除了援引能正面支持论点的事例,当然也注重从反面的角度去援引事例,借助对比论证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
由此可见,学术论证重视“事”与“理”之间的逻辑关联。“事”与“理”之间的关系,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述者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建立“事”与“理”之间的逻辑关联,并努力使自己的论点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说服的力量。人们信奉“事实胜于雄辩”这个道理,因此“以事说理”是社会学家最常运用的方法。
那么,同样谈论“乡下人”的“土性”,换作诗人会怎么表达呢?请看臧克家写于1942年的诗歌《三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这首诗简洁到极致,就21个字;质朴到极致,没有一个形容词,三个名词“孩子”“爸爸”“爷爷”,三个动词“洗澡”“流汗”“埋葬”,一个介词短语“在土里”重复出现。诗歌《三代》有没有主题?当然有!臧克家想不想说出某个道理?当然想!但诗人臧克家不直接表达,这就是许多优秀诗歌所共有的艺术特征——含蓄,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优秀的诗歌必须要有“美”的品性,“理”往往隐含于诗歌的意象与借助一组组意象营造的意境背后。“在土里洗澡”的“孩子”,未来必定重复“爸爸”的命运,即“在土里流汗”;他年老力衰之时,就是他的血汗被榨尽之时,他又将和他的父辈、祖辈一样,来自“土里”,回到“土里”,“在土里埋葬”。——这就是诗歌《三代》的一组意象背后所暗示出的“理”!诗歌即使简洁叙事如《三代》,它诉诸读者的也必须是“情”、是“美”,而非直接呈现“理”。
(选自魏建宽《<乡土中国>“乡土本”篇的三大学术观点,让诗人、作家来表达会怎么样?——说说“学术论证”与“文学书写”的区别》,有删改)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诗歌《三代》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本诗通过一组意象诉诸读者的是“理”,而非直接呈现“情”。
B. 优秀的诗歌具有“美”的品性,这首诗也给人以美的体验。
C. 诗中三代人都与土紧密相连,所以他们的命运必定重复。
D. 这首诗简洁而质朴,表达了诗人对“乡下人土性”的思考。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人笔下的《三代》以极简的笔墨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B. 《乡土中国》通过援引事例来证明“乡下人”具有“土性”的特点。
C. 学术论证注重文本表达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文学作品与之相反。
D. 《三代》中的三个人物安土重迁,将务农作为谋生的第一选择。
5.材料一第一段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其具体表现。并说说学术论证与文学书写在阐明这一道理时有何不同。(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
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况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天子推恩,褒其三世。
于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呜呼!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积善成德,虽不克有于其躬,而庇赖其子孙矣。”乃载我皇考崇公之遗训,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并揭于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修:欧阳修自称。②太夫人:欧阳修的母亲郑氏。③皇考崇公:指欧阳修去世的父亲。欧阳修的父亲被追封为崇国公。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四岁而孤                   孤:年幼无父
B.吾何恃而能自守耶             恃:依靠
C.此死狱也                     狱:牢狱
D.不及事吾姑                   姑:婆婆,丈夫的母亲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汝之必有立                   然知汝父之能养也
B.吾于汝父                     列官于朝
C.求其生而不得                 汝其勉之
D.而世常求其死也               抱汝而立于旁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人死后祭祀再丰厚,也不如在他生前尽微薄的奉养啊
B.毋以是为我累
不要因为这个事情(家贫)就替我劳累
C.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利益虽然不能遍施于所有的人,重在仁爱之心
D.为善无不报,而迟速有时
做善事没有不得到好报的,时间或迟或早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欧阳修简单叙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突出赞美了太夫人的美德以及付出。
B.文章中欧阳修写自己在先父死后二十年,列位朝廷做京官,天子施恩褒奖三代宗亲。
C.文章中连续转述了太夫人的大量叙述,欧阳修借此表达对父亲政绩及人品的追思。
D.文章结尾欧阳修认为自己“德薄能鲜”,却“幸全大节”,是因为先辈的品德的荫庇。
10. 文章结尾段,欧阳修评价自己的父亲“积善成德”。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欧阳修父亲“积善”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10分)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