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到第六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第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代表影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先后拍了十八集)。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时代特征:
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
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
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
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
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
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
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
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田壮壮第二代导演:第二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蔡楚生、郑君里、费穆、吴永刚、桑弧、汤晓丹。
代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  《万家灯火》  《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  《艳阳天》  《春蚕》  《马路天使 》《神女》
时代特征第二代导演是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创造者,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第二代导演最大的成
就是,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这个时期,中国的电影表演艺术也属于由萌芽到起步阶段。
第三代导演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主要代表人物有谢晋,谢铁骊,崔嵬,成萌,水华,王苹
代表影片:《南征北战》  《白毛女》  《青春之歌》  《小兵张嘎》《早春二月》  《女篮五号》
时代特征
第三代导演的活跃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前为第一阶段。优秀作品有成荫的《南征北战》,水华的《白毛女》,崔嵬的《青春之歌》、《小兵张嘎》,谢铁骊的《早春二月》,谢晋的《女篮五号》等。
 
第二阶段是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除了《创业》、《海霞》、《闪闪的红星》几部较好的影片之外,故事片创作几乎一片空白,中国电影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阶段是结束后,已过中年的第三代导演拍摄了大批佳作,进入艺术上的丰收期,如《芙蓉镇》、《战争》、《骆驼祥子》、《边城》、《春桃》等。第三代导演的创作时期也是中国电影的曲折发展时期。
第四代导演第四代导演主体是60年代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他们提出中国电影丢掉
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主要代表人物吴贻弓、吴天明、张暧忻、黄建中、滕文骥、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等。
代表人物 吴贻弓、吴天明、张暖忻、黄健中、滕文骥。
代表影片:《青春祭》  《沙鸥》    《本命年》  《小花》
              《城南旧事》    《小街》    《生活的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