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黎明下霸王的,李仁港革史诗的命
《鸿门宴》:黎明下霸王的,李仁港革史诗的命司馬平邦
下霸王的,革史诗的命
司马平邦
杀家设宴,摔杯为号,而斩立决。
这是任何一场“鸿门宴”都要遵守的常定程序,至于历史上靠这样的“鸿门宴”干掉了多少死对头,是数不胜数。
其实,当年曹操给刘备设的青梅煮酒也是一道“鸿门宴”,只是曹操没想到老天爷一个劈雷,让刘备先摔了杯,看来刘族家族的人向来以颠覆“鸿门宴”规则为能事,前有刘邦,后有刘备,这玩艺原来也遗传。
北周时,赵王宇文招宴请掌握大权的皇帝外戚杨坚,缘于杨坚受到以赵王宇文招为首的北周宗室“五王集团”忌恨,准备一举在宴会上杀掉杨坚,杨坚自带水酒欣然前往,幸赖宴会上亲信元胄和李圆通的保护,得以全身而退,最终还是杨坚推翻了周天子,自己坐了江山。
1945年,重庆的蒋介石向延安的发邀请“国共和谈”,多少也有点儿“鸿门宴”的味道,临行前,甚至已安排好自己不测之后的后事,但在那样一场举世瞩目的大宴上,又有美国人这个一会儿范增一会儿项庄的角儿在场,且蒋介石又算不上楚霸王,能全身而退且为日后的解放战争赢得准备的时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恐怕老蒋在台湾最后的日子里天天后悔的几件事一定有没在重庆谈判中解决吧。
1976年10月6日,、、叶剑英在中南海怀仁堂也布置了一个“鸿门宴”,他们以召开政治局常委会的名义将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叫来,并行逮捕,这恐怕是史上有记的“鸿门宴”中少有成功的一次,它可以成功的秘诀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当机立断,不留后患。
而在刘邦、项羽开宴鸿门之前,专诸刺杀吴王僚也是典型的“鸿门宴”,只不过那场大宴成就的刺客专诸,后来却在楚汉争霸中变成了无能的项庄。
司马迁写的《鸿门宴》是不是历史上真正的鸿门之宴,已无从可考,反而后人都以司马迁的记为据,推理出刘邦的逃生在于项羽妇人之仁,这其实是一个相当简单的结论,或者,在当时虽刘邦第一个进了咸阳,但在项王眼里也不过是无名之辈,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而司马迁生在汉代,在他的史书里对大汉创始人自然不可贬低;假如最终是项氏得了江山,也是司马迁当史官,可能他的记里只会写上“某年某月某日,项王在鸿门宴会上诛杀小吏刘邦以及随从张良诸人”云云。
鸿门之宴,以及其后的楚汉争霸持续了四五年,在这段不太长也不太短的过程中,刘邦、项羽其实并不是所有历史的全部主宰者,他们的胜利和失败,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若论必然,则须讨论刘邦如何长期潜伏心志,而一举反败为胜,若论偶然,则须讨论刘邦能当皇帝算是他幸运中得来,一个幸运接着一个幸运而已。
司马迁《史记》里的鸿门宴,其实是在用偶然加必然的方式记录刘邦的死里逃生,幸而张良在项羽的队伍里有项伯这样的朋友,幸而项羽还有妇人之仁,幸而项羽对樊哙颇为欣赏;而李仁港这次导演的电影《鸿门宴》则反司马迁之道而行之,干脆剪除了以上所有的偶然性,而将其全部涵盖在一个乱世奸雄刘邦的大必然之下,不管你范增多么狡猾、张良多么智慧以及项羽多么勇武,全逃不过我刘邦一人之算计。
所以,依这个视角看鸿门之宴,它不过是刘邦周密的历史布局中的一环,无论是范增与张良的对弈、还是项羽与樊哙的斗勇,以及韩信的外围助力,虽然人人都在做局,但刘邦才
是那个布出全局的人。
所以,他才有了天下。
也该他有天下。
这样的人不配有天下谁配呢?
但论起电影对刘邦、项羽这两个大人的的设计,却又独具匠心:
由冯绍峰饰演的项羽,说得上雄姿英发,我甚至怀疑是在故意牺牲这西楚霸王的“霸”气,而迎合当代年轻观众的审美,更甚至电影里对他杀人如麻的过往也基本略去如果看过吕良伟的那一版《西楚霸王》,估计一定对那个霸王的杀气记忆犹深:相反,也有观众会颇不理解为什么这次出演刘邦的黎明似乎一经化妆,有些面目模糊,不止是与黎明本人的形象有距离,与所有史书里的那个亦圣亦盗的沛公也有距离,无论是在与虞姬、项羽初相见的小酒楼里,还是在剑拨弩张的鸿门宴上。
说李仁港是标准的商业电影导演和《鸿门宴》是标准的商业电影,正在于此,这部《鸿门宴》中的主要人物,几乎个个历史上都确有其人,而且个个人物性格与历史的记相符,所以观众不存在任何重新识读上的难度,就是开篇让张良出来倒推事件的来龙去脉,多少显得有点儿意外,好在张涵予的气场里有一种历史达家的风度。
电影将原来宴上项羽、刘邦之间的嗨酒嗨肉变成了范增、张良的围棋对弈,虽然颇有创意,但实为用险,田壮壮曾专门拍过围棋大师的传记《吴清源》,还有那部著名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国导演段吉顺与日本导演佐滕纯弥合作),后两者虽都是都表演围棋,其实却无棋可言,可见用影像表现围棋的难度,由此《鸿门宴》也可以见得商业导演确实具有更开阔的思路和更勇敢的魄力,范增与张
良同时博弈5盘棋,又将5盘棋的输赢与手下将官的性命紧密相联,使这段最令人瞩目的大戏因血腥味道而变得张力十足。
从之后的剧情观之,这一改,正是李仁港艺术创作的革命性。
李仁港敢于将“鸿门宴”改成“鸿门弈”,颠覆了司马迁,也颠覆了历史,其实电影看到这一半段落时,我是暗暗给导演捏了把汗的若果他不能继续用如此颠覆的办法讲圆,自食恶果的可能性太大了。
好在,李仁港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变本加厉。
《鸿门宴》第一步用险是用5盘棋代替一场宴会,第二步用险是同时革掉了“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两条历史铁律的命。
鸿门宴后,楚汉争雄,从项强刘弱变成刘强项弱,最后汉军兵围垓下,楚军四面楚歌,我相信李仁港不可能不知道项羽是抹脖而亡,而在他之前虞姬早用这把宝剑抹了脖子,还有,项王的好马叫乌骓被梢工过江东,算是西楚霸王留给世间的最后人性的一瞥在此之前他一直以嗜血著称;但他胆大包天到将以上种种统统颠覆,乌骓马没有了其实这倒正常,因为据史家考证,在两晋之前马镫还没发明,不可能有单匹马作战的骑兵,虞姬和项羽的死被压缩在一块儿,且都没有抹脖自尽,估计李仁港先生是横眼瞧着这种自杀方式别扭吧。
在十几年前由吕良伟主演的那部《西楚霸王》里,项羽、刘邦、吕稚、虞姬也被处理成颇有个人渊源的几个,这次这位香港导演仍没有放过为历史人物制造绯闻的机会,也让刘邦和虞姬带上若有若无的情感关联。
但,我要说,该佩服李仁港还是没有仅仅停留于此,而且将上述种种都当成他讲故事做悬念的饵料,即使是项羽死了,《鸿门宴》的大秘密仍然没有完全公开,它也让这部电影不再只是一个按时间顺序罗列的历史事件,而是一个充满悬疑和阴谋彩的历史谜题。
相信很多观众现在会因冯绍峰的走红而将项羽当成本片的第一主角,但再过10年,世易时移之后,观众一定会在看过电影后恍然大悟地说,哦,原来鸿门宴的主角是黎明饰演的刘邦啊!
让刘邦超越项羽成为《鸿门宴》电影即楚汉争霸这个历史事件的第一主角,这就是李仁
港借这部电影对历史的最后一次革命,其实,前有杜琪峰、韦家辉、刘伟强这样的香港导演中的“做局”高手,之前更未见李仁港在“做局”式电影中有过什么突出的表现,这一次他出手的《鸿门宴》着实让人跌破眼镜。
刘邦的阴鸷与项羽的勇武,由黎明和冯绍峰承担,其实后者是很吃亏的,但谅在出现在《鸿门宴》里的项羽,作为历史的失败者,无论他有多帅、多勇,但终归要表演出身上明显的缺陷,要演破;而作
为历史的胜利者,黎明显然要面对更大的表演难度,论勇,他当然不如项羽,甚至不如项庄和樊哙以及韩信,论谋,他根本没有机会如范增、张良一样尽抖小机灵;且依本片里的情节,观众须在通观全片后才有恍然大悟的顿觉,哦,原来真正的智者是他,他必须演圆。
观众也需要依着电影提供的一个个闪回格式,重新在一个个过往的瞬间里寻这个面貌模糊者的内心强大的真相,这才是考验黎明个人表演能力的,也就是说,他要处处为最后的真相大白埋伏笔,甚至让观众们出自己那些仅有的历史知识一一对位,验测一下黎明在这两个多时的物理时间里演出的是不是那么一回事。
田壮壮说白了,若说《鸿门宴》是李仁港设计的一场颠覆性的视觉革命,则这个刘邦才是这场革命的真正旗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