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上
文艺直通车
热播冷评非诚勿扰张丹丹去哪了
阴邱学
大学社团活动总结摘要:悬疑电影的特点是通过错综相连的叙事安排和扑朔迷离的悬念感来吸引观众。文章运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从悬疑元素、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三方面对国产悬疑电影《误杀》的叙事策略进行探析,以求对国产悬疑片的类型化创作风格特点进行简单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悬疑电影悬疑元素叙事结构叙事视角《误杀》
国产悬疑片长期以来处于摸索发展阶段,观众对国产悬疑片的印象是数量多而质量不高,但国产悬疑电影《误杀》却令人耳目一新,赢得了市场良好口碑。《误杀》翻拍取材于印度电影《误杀瞒天记》,讲述生活在泰国小城的男主李维杰打拼生活,他的大女儿被当地女警长拉韫的儿子侵犯时因反抗误杀对方,为保护家他用电影里学来的反侦察手法与女警长斗
智斗勇,在成功脱罪后却选择自首入狱以求内心安宁。
《误杀》不但融入了本土化元素,还糅合了阶层固化、种族歧视、校园霸凌、未成年犯罪、女性保护、教育问题等种种社会议题,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共鸣与思考。《误杀》在悬疑元素、叙述结构、叙事视角等方面都有创新,使得观众在欣赏、享受电影带来的紧张、刺激感之余,亦被引导思考电影故事折射的种种社会议题。
《误杀》的悬念叙事
悬念感是悬疑电影的叙事核心,如何将悬念做好是衡量悬疑片好坏的重要依据。
玛丽·罗德尔认为:“悬念是一门能使读者关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艺术。设置悬念在本质上就是需要把控观众获得剧情信息的节奏,从而制造紧张的情绪。”通过设置复合悬念、核心悬念等方法,不仅可
以丰富电影的故事内容,而且可以将叙事逐渐推向高潮。一部受到观众喜爱的悬疑电影需要悬疑感十足,从影片的开始之初就牢牢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正如余秋雨在《观众心理学》中提到:“一切不能足够地引起观众注意力的交代都是无效的。在戏剧的开头
部分,引起观众注意是第一位的,人物关系介绍是第二位的。
”[1]
《误杀》通过对细节的挖掘与铺排以及“反转式”的叙事方式,营造了悬疑氛围,扩大了故事的叙事空间。
电影细节体现悬疑元素。细节是电影画面构成的重要因素,悬疑影片中对细节的精巧处理能够起到营造悬疑氛围、丰富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误杀》导演对电影中各种
细节进行挖掘与展现,比如通过羊、手机和布施三个物件细节和场景细节,增加了电影的悬疑度,同时将人物的心理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使剧情更加精彩充满吸引力。悬疑元素的使用推动着整部影片的剧情发展,独到的细节处理使得片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富,从而使《误杀》成为一部优秀的悬疑作品。
“反转式”的叙事效果。《误杀》暗夜精灵德鲁伊
为了创新类型电影叙事的方式,选择了影片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的情节设计。影片的开头是男主人公李维杰和他的下属在监狱里越狱的场景,但镜头一转却又是李维杰与颂叔在店里讲电影的画面场景,而在影片的结尾出现了同样的监狱场景、人物、动作等镜头,从而形成首尾呼应,也让观众对李维杰的最终结局产生新思考。导演用巧妙娴熟的蒙太奇手法为观众制造了一个较为开放式的结局,从而使得故事的叙事空间有效扩大,为观众提供一个别致的思考空间与角度。
在原作《误杀瞒天记》的高潮墓地挖尸戏中仅是通过借助情节高潮的方式来达到引发众怒的效果,从而能让影片的剧情顺利发展下去,但是国产影片《误杀》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导演对其进行了创新。影片中可以看到在墓地声响起的时候阿炳受伤,之后这场事件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还致使很多无辜的百姓众受到了伤害。
影片结束的采访中,身处案件内外的民众对于案件的看法也为影片拓宽了视角,探讨了事件与社会以及其他个体之间的联系。
“反转式”的叙事效果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使得他们对于影片做出自己的判断与看法。
《误杀》的叙事结构
极度鲜明的叙事伦理命题是中国悬疑电影的特点之一。与美国悬疑电影中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相比,中国的悬疑电影更为推崇的则是集体主义,为家、为国所作出的牺牲和相应
. All Rights Reserved.
声屏世界2021/11
文艺直通车
热播冷评
的奉献精神。[2]《误杀》是一部极为新颖精彩的类型电影,在影片中也自始至终都围绕着“家”
与“人”。剧作结构遥电影的叙事结构,即电影故事和情节的讲述方式,是导演运用电影思维,对人物、动作和情节线索做出的全面性组合和安排。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可以将电影剧作结构分为线性、非线性以及反线性叙事三种基本结构。一部影片在观众心目中留下印象的通常是深刻的主题、典型的
人物、精彩的细节,这些都是电影叙事结构骨骼之上的血肉,而电影的叙事结构才是影片叙事的关键所在。[3]仙鹤装
鸡米花《误杀》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最大的特点是打破单一时间向度,
时间成为前后颠倒、不连贯的碎片,故事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控制。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李维多次通过“时空剪辑”的蒙太奇手法刻意制造时间错觉,利用身边熟悉的人,强化、误导他和家人不在场的证据,让人们相信自己一家人并没有合适的作案时间。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做足功夫,用一种非常规的叙事来实现艺术效果,使故事的表达更具多样性,让观众在观影中产生类似于
“解密”的快感和刺激感。首先,情节设计与悬念延宕。情节在煽动观众情绪、引导观众思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犯罪悬疑影视作品中单个
的罪犯、受害者或者警察的行动是无法表现影视内容的,
只有将三者的行动展现出来形成情节序列,
悬念才更加丰富,故事才能讲明白。《误杀》中导演设计的故事情节是男主人公李维杰和女警长拉韫之间的斗智斗勇,这是一场双方都必须赢的比赛。李维杰看似在这场搏斗中笑到了最后,作为一个男人他承担了整个家庭的责任,但作为一名父亲他不希望给小女儿树立这样的形象,于是便有了影片尾
珠海大学声时李维杰前去自首、在警车上落泪的动人场景。正义与邪恶的碰撞在逻辑叙述中充分得到展现,而故事本身最大的魅力也是经过反复推理以及其中对于人性复杂的丰富描述,由此才形成了这部悬疑电影的中心。
悬疑片如何延续悬念是一大难题,但《误杀》导演灵活运用时间线的穿插解决了这个难题,导演并不是将悬念一次释
放出来,而是如抽丝剥茧般一层层释放从而引起观众的思考。观众不但能够感受到事件解决的快感和满足猎奇的心理,同时影片也能引导观众对好与坏、人性的善良与邪恶的反思,使得整部影片在思想高度上再上一个台阶。
其次,细致精妙的人物设计。电影作为综合性的视觉艺术,人物角的塑造是剧作的核心与关键。《误杀》中的主要人物,一个是“小人物”李维杰,另一个是“大人物”女警长拉韫。李维杰本是一个慈爱善良的父亲,是邻居与朋友眼中的好男人,但在自己的大女儿遭到女警长拉韫儿子强暴并威胁,因反抗而“误杀”了对方后李维杰开始展露自己高智商的反侦查能
力,想方设法洗脱家人的犯罪嫌疑。反观拉韫,她是一位拥有绝对权势的警察局长同样具有高超的推理能力,为了破案可以不惜一切手段。李维杰与拉韫的较量,在双方“女儿被伤害,儿子被误杀”的局面下,围绕脱罪与破案拉开帷幕。
影片刻画了角的复杂人性,直抵人性深处。李维杰是一个脆弱的小人物,却又必须承担起一个父亲、丈夫的责任,为了保护家庭他掩盖证据、完美脱罪,但他为了不让小女儿在欺骗和谎言中成长最终又选择了自首,以求赎罪和内心安宁。拉韫在下属面前是冷静、
严厉的警长形象,在儿子、丈夫面前是溺爱的母亲、干练的妻子,但丧子之痛使她失去了往常的冷静,为了破案她可以不择手段、刑讯逼供,甚至冲动地在坟场开棺激起民怨,葬送了丈夫的市长竞选资格。影片在不断的反转和冲突中拷问人性善恶,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引导观众探索人性深处的光明与黑暗。
造型结构。除了剧作结构之外,造型结构也是电影结构中另一个基本的区别体系,包括影像结构、彩结构和声音结构。首先,彩、画面、镜头与电影叙事的结合。电影彩在电影艺术表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在创造叙事节奏、叙事风格的同时也被用来刻画人物形象、
表达主题思想。在《误杀》中,导演选择了冷调作为整部影片的主调,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和强化悬疑片特有的冷酷、
刺激效果。影片结尾李维杰在警车上落泪告别妻女,
此时为了升华男主人公的父亲形象,画面逐渐由暗调转变成明调,这种调的转换不仅丰富了镜头的内容,同时也保证了影片节奏的变换和画面的流畅性。
导演在《误杀》中擅长用光影来刻画人物。在女警长拉韫逼迫李维杰小女儿的场景中,导演通过看似普通的俯拍镜头和渐渐覆盖光亮的阴影,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孩子的恐惧和马上就要降临的厄运。在拉韫兴师动众、大雨中挖墓的场景中,导演通过高速摄影在慢动作中拉长了画面的动作时间,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其次,声音的运用。悬疑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是视觉蒙太奇镜头的集合体,听觉艺术反映在音乐和声音的效果中,作品的叙事情节和情感对比可以用音乐和声音的形式来表达。《误杀》也不例外,由于影片以泰国为故事背景地,导演在电影的开头使用了欢快、跳跃的泰国特音乐,直接将故事的发生地交代给观众。电影中的语言、台词,是讲述故事内容、解释情节背景以及表达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手段。《误杀》的台词不仅在塑造人物性格,还在反映人物心理方面起到了作用,产生引人思考、推动剧情发展的艺术效果。例如李维杰在影片开始与颂叔和自己的手下在交谈时说道:“一旦你看了一千部以上的电影,你就能发现这个世界上真没有什么离奇的事情,要有那不过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这句台词塑造一个拥有高
. All Rights Reserved.
2021/11上
文艺直通车
热播冷评
超的反侦查手法的普通人形象。女主人公拉韫,她同样和身边的助手说道:“你要是破过一千个以上的案子,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压根就没有什么离奇的案子。”
《误杀》的叙事视角分析
电影是叙事的艺术,是叙事者将信息传播给接受者的过程,叙事视角成为电影叙事的关键,同时也是叙事能够取得顺利进展的重要因素。《误杀》通过对零聚焦全知视角和限制性视角的运用、转换,体
现出与众不同的叙事方式,使得整部影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零聚焦、全知视点的运用。巴尔指出:“零聚焦指的就是使剧中的人物作为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使其处于一个‘全知视角’。”[4]《误杀》采用的就是一种零聚焦、全知视角的叙事模式,剧中的主人公作为整个故事的讲述者时时刻刻牵引着观众的观影心理,导演采用的零聚焦叙事使得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更加扑朔迷离,令观众无法掌握整个事件,
从而造成悬念。影片在叙事中所运用的零聚焦视角,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到紧张的氛围中。警察局长的亲生儿子被普通百姓“误杀”,因迷恋犯罪题材影片而熟悉警察办案手法的男主人公李维杰,与同样具有高超推理能力的当地女警长拉韫,
为了各自的家庭和亲情斗智斗勇、激烈交锋,类似这种颇具戏剧效果的对位关系在整部影片中比比皆是。而这也超出了犯罪悬疑电影的常规套路,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上帝视角观察、思考着这二人以及两个家庭的博弈。
限制性视点的综合运用。《误杀》除了运用零聚焦、全知视点之外,还有一些限制性视点表现在影片对内聚焦视点的综合运用上。内聚焦叙事是从某一人物的视角出发叙述他体验的世界,内聚焦叙事类似带着“手铐”和“脚镣”,叙述者只知道故事的一部分。内聚焦的叙事视点易于将观众带入到故事的发展进程中,观众在人物视点的带动之下会产生认同感甚至与人物进行角置换,
从而增加了观众主动参与度。男主李维杰是《误杀》叙事视点的核心,他在整部影片中运用娴熟的“蒙太奇”手法,对“误杀”真相进行掩盖,观众在他的引导、带动下跟随他的举动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个揭秘的过程。观众在男主李维杰的内聚焦视点引领之下会同情男主的举动,恐惧、
厌恶警局领导拉韫和警察的行为。作为一种更具限制性的内聚焦叙事视点,它除了将叙述重点集中在人物对事件的反应、情感处理以及如何行为的表达之外,还会引导观众与电影中人物产生共情,触动观众产生更多对于个体价值的关怀以及对个体情感的关注、
思考。《误杀》通过对“误杀”事件折射的种种社会问题,不仅仅让观众在黑暗的影院里体验了两小时的悬疑刺激,还更多地引导观众
在屏幕之外探究善与恶、弱势与强权、法律与道德的多元冲突,较好地传递了影片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判断。
当前,国产电影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电影技术还是电影人的文化底蕴亦或受众的欣赏水平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之上。国产悬疑电影的创作应当与时俱进,突破陈规,在运用高明的叙事手法将观众置于扑朔迷离的悬念之外,更深一层探索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引起受众的共情、共鸣,才能逐渐赢回观众呈现更加良性的发展态势。(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文红.国产悬疑片类型化艺术之路[J].电影文学,2016,(18):16-18.
[2]谭君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游飞.电影叙事结构:线性与逻辑[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02):75-81.
[4]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