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闾:诗话四则
咏史诗的
哲学意蕴
宋代学者刘攽有一首七绝:“自古边功缘底事?多因嬖幸欲封侯。不如直与黄金印,惜取沙场万髑髅。”诗人首先设问:自古以来为了什么要去建立边功呢?然后自答:大多是由于皇帝的幸臣、亲信要封侯啊!最后,由此生发出一番见解、一番议论:哎,看来真不如索性直接付与他们黄金大印,这就能免去千千万万的无辜生灵死于战争!表面上看,指的是那些幸臣、宠信;实际上,锋头所向,却是皇帝——谁的“嬖幸”?谁有权力封侯?当然只有皇帝。我们可以悬揣:由于作者是史学家,又协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负责汉代部分。那么,所咏的史,应是汉史;而诗中所说的嬖幸,当为卫青、霍去病这对舅甥。
说到本诗的艺术特,作者在《中山诗话》中说:“诗以意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这可说是夫子自道。史载,刘攽“为人疏俊,不修威仪,喜谐谑,数用以招怨悔,终不能改”。从此诗中也可以看到这个特点。当然,这里的诙谐,不同凡响,其中有愤激,有谴责,也有泪痕。竹子实际是什么
唐代诗人刘得仁的《长门怨》:“争(怎)得一人闻此怨,长门深夜有妍姝。早知雨露翻相误,只插荆钗嫁匹夫。”诗中以失宠后妃的口吻,说:怎样才能使皇帝听到我的这种怨语,晓得在深夜的长门宫中还有一个失宠的美女呢?咳,若是早知最终落到这种可悲的境地,当初真不如荆钗布裙,嫁给一个普通的农夫了!
以悔恨之言倾诉无奈处境,通篇贯穿着警策的省悟。其实,何止宫廷中幽居的怨女弃妇,普通社会人生中,这种“雨露翻相误”的悲剧现象还少吗?即便是诗人自己,肯定也会从久困科场、蹭蹬终生的痛苦遭际中有所悔悟。在《省试日上崔侍郎》诗中,他曾悲吟:“如病如痴三十秋,求名难得又难休。回看骨肉须堪耻,一着麻衣便白头。”当代著名学者、诗人王向峰教授就此做过剖析:正是“这种功名自误的愧悔,历史上的相似事例也特别使他共鸣,以致在汉代到了久闭长门宫的陈阿娇”,引为“命运的共同体”。“我们在这种人与我的双重对象化吟咏中,可以感到他的悔悟之情,恨憾当年的书生意气的自负,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有些咏史诗的哲学意蕴,也特别深邃、特别鲜明。清代诗人赵翼有这样一首诗:“运石飞砖造塔忙,冯熙计虑亦深长。塔成但见高千尺,谁见人牛死道旁!”《魏书》有冯熙传,记载
他为洛州刺史时,为政并不仁厚,却虔信佛法,自出家财,在各个州镇修建佛塔,多达72处;而这些塔寺大多建筑在高山秀阜之上,运输材料艰难,施工条件恶劣,造成民工与耕牛大量伤亡。有的僧人加以劝止,而冯大人却说:别看现在怎样艰难,等到工程告竣之后,人们所见到的只是佛塔,又有谁知道民工、耕牛大量死亡呢?
当代学者陈先达教授把这种社会现象,归纳为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性和异化劳动的两面性。他说 :“历史与现实不完全相同。人们游览金字塔,赞叹古埃及人的创造力,但并不介意有多少万奴隶以生命的代价创造了这个奇迹。同样,人们参观长城、十三陵,以及北海、颐和园,决不会想到这是多少劳动者的血和泪。历史留给后人的是成果而不是创造过程,是创造性的辉煌,而不是辉煌背后的血泪。因为历史是已经逝去了,而永存的是人的创造力。尽管异化劳动是非人的,但异化劳动的成果却可以是动人的。这是审美价值和历史史实的重大区别。”
富有哲理
的题画诗
郑板桥有一首《题画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对于“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前人作了大量文章:有的吟咏它直干凌空的气势;有的赞赏它中空外直的风格;有的写它的云水襟怀和清森气度。板桥道人却别具怀抱,从它的只叶不花方面加以品题,顿觉生面新开,出奇制胜。作者以竹子为意象,抓住它一般不开花(竹子开花后会成片枯死)的特点,形象地阐发其立身处世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是一种人生感悟与生命体验。诗人以贞洁自律,不媚俗,不张扬,不出风头,不,秉持一种定力,淡泊自甘,守正不阿;即使歪风邪气袭来,遭遇到“蜂蝶”的滋扰,由于自己正气凛然、坚贞自持,也能够不为所动,予以有效的抵御。
寥寥20字的小诗,极具现实的箴规、警示作用。人在成功成名、特别是位高权重之后,往往会招来金钱、物欲、美的诱惑,如果缺乏清醒的认识与足够的警觉,就会陷身其中,不能自拔。这里突出强调了主观因素的作用,是富有积极意义的。我们还可以从中认识到艺术的特性。从植物学角度看,竹子不开花,与怕招蜂惹蝶没有联系;但诗人采用拟人化手法却可以这样写。同样道理,老杜的“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也都属于诗人的移情之笔。
明代名臣刘基(字伯温)题《安石蒲葵图》:“东山导骑出岩阿,能使枯蒲贵绮罗。却恨卞和无禄位,中宵抱玉泪成河。” 安石,指东晋政治家谢安。刘基写过许多题画诗,多数是就画面上的某一特征作为由头,进行抒怀写志。这首七绝就是借助一幅描绘谢安卖蒲扇的画,揭露当时只看重门第、地位,不重视人和物的实际价值的社会弊端。
首句极写谢安出游时威赫的声势,为下文张本。次句讲,谢安凭借他的高名重位,使枯蒲编结的普通葵扇竟然比绫罗绸缎还要贵重得多。据《晋书》本传记载,谢安的一个同乡罢官回家,临行前到谢安的处所辞行。谢安关切地问道:回乡的盘缠是否准备妥当?乡亲直言:手中并无盘缠,只有五万把蒲扇,打算卖掉后以充资斧。谢安见状,便从中检出一把,大赞蒲扇之美。此事很快在坊间传开,市井百姓见谢安如此钟爱这种蒲扇,便都竞相购买,最终“京师士庶竞市,价增数倍”。乡亲的蒲扇在几日间被一抢而空。
三、四两句,作者从谢安的飞扬气势联想到卞和的悲惨遭遇。相传古时卞和得到一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欺诈,砍去双脚。文王即位后,卞和在荆山下抱璞痛哭,文王派人剖琢,果得宝玉。由于没有社会地位,虽然怀瑾握瑜,却不仅不被看重,反而惨遭刑戮,只有抱恨长泣。作者巧妙地把这两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串在一起,写成一首富有哲理的题画诗。
咏物诗的
思想启迪
咏物诗的显著特点是充分运用拟人、比喻、衬托、对比等手法,做到别有寄托,即不是单纯为所咏之物写照,而是通过寄寓某种深意,予人以思想上的启迪。袁枚说过:“咏物诗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
元代诗人刘立雪有一首《月岩》七绝:“世事从来满则亏,十分何似八分时。青山作计常千古,只露岩前月半规。”月岩,有学者考证,在湖南道县。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写入《楚游日记》。诗人借助山岩遮月的景,阐述世事盈亏、得失之间的辩证关系。一般的咏物诗,都是先写景物,然后即物明理;此诗别开生面,先讲一番道理,说世间的事物向来都是逢满即亏、物极必反的;所以,哲人主张“不到顶点”。之所以十分不如八分,就是因为八分尚有发展余地,而十分立刻就走下坡路了。诗人觉得光这么议论还不解渴,又举出眼前的自然现象来作为佐证。他说,你看青山真有远见卓识,作出千秋万古的长远考虑,它就是不让满月露面,只将半钩新月显现在世人眼前。这里采用的是拟人化手法。全诗援理入景,景理交融,极具说服力。
追求完美无缺,这是人的本性;但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做到,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理想。正如苏轼词中所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而且,美学中存在一种“不足而美”的现象。有的智者甚至会主动“求阙”,晚清名臣曾国藩就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求阙斋”。阙者,空缺、亏损、未满、不足也。他说:“尝观《易》(丰卦)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未有常全而不缺者。”他在一生中最得势之际,可说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鼎盛时期,给其九弟国荃写信,说:“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北宋蔡襄诗句)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但是,这种认识并未被世人普遍接受。《世说新语·言语》记载:“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没有一点浮云)。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座,答曰:'意谓(我倒觉得)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还想硬让太空也不干净呀)!’”实际上,这只是个审美范畴的事,哪里关涉什么心净与否!
如果只是一般地说说,倒也无关大体。而清代学者褚人获《坚瓠首集》中所载之事,可就大杀风景了:“会稽天依寺有半月泉。泉隐岩下,虽月圆满,池中只见其半,最为妙处。有
僧凿开岩名'满月’,殊可笑。杨升庵因题一绝云:'磨墨浓填蝉翅帖,开半月岩为满月。富翁漆却断纹琴,老僧削圆方竹节。’”杨升庵为明代大学问家,用四句诗概括了四种片面求全以致闹成笑话的堪笑又堪悲的愚蠢行为。同样,这位俗僧之所以“殊可笑”,也正是因其只知圆满为美,而不知“断崖吐月,才出半规”(宋人吕祖谦语)的残缺之美更会予人以深刻启示,更加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再如清人刘芳的《咏落叶》:“堆怨堆愁委地深,西风衰草乱虫吟。此时狼藉无人问,谁记窗前借绿阴!”前两句写眼前所见。先说落叶本身,满满地一大堆,里面深深地掩埋着愁思怨意。以拟人化、性格化手法出之,好像落叶也具备人性,有情怀,有感慨。实际上,是提供给读者一个发问的由头:为什么会这样?次句写落叶的外在环境:凛冽的西风,枯黄的衰草,昼夜哀鸣、令人心碎的鸣蛩。这一句承上启下,既是衬托落叶的愁怨,又为下一句“狼藉”二字张本。后两句,抒发感慨,为全诗立意所在。说落叶现在是飘零委地,狼藉不堪,人们都不屑一顾;可是,不要忘记,过去它们却是浓阴耸翠、绿满窗前的。许多人都曾从中受益,只是现在无人记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