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5 19:24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及珐琅彩和洋彩的区别那么我们说到了雍正时期,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器进一步发展,到了雍正六年的时候,就研发出了新旧的西洋的珐琅料,一共有21种颜,在相互调或已经发成就的颜就更多了,所以这个时候雍正的瓷胎画珐琅登峰造极,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这个水平体现在三个地方。
第一是新彩料的研发成功。养心殿造办处的文献记载,到雍正六年的时候就研究出了像月白、白、红、绿等等,多种的新的西洋珐琅料,这些珐琅料就使珐琅彩的绘画,它从表现的题材更为的宽泛。
清雍正 瓷胎画珐琅牡丹花卉诗文碗
第二是瓷胎瓷釉质量的提高,这一点也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我鉴定雍正瓷器,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看它的胎,雍正时期它的瓷胎这种质量的高度是往前往后历朝所不能及的,它这种釉是一种高白釉,白度非常高,所以有的朋友拿来请我鉴定雍正瓷器,如果我感觉到它这个胎质相对疏松,而且釉面明显发青,多半我都要怀疑,因为在我经手的这种雍正的精细的无论是五彩还是斗彩还是粉彩包括珐琅彩,它的胎釉尤其是釉的白度是非常高的,而
且普遍胎釉都比较薄,所以分量特别轻,有时候上手的感觉会比你预期的感觉会轻一点,而且多半都能够透影,所以我们看到有一些做的很薄的雍正粉彩的东西光一照,它是透过来的,非常的莹润。
第三通过不断地研制,解决了在白釉上着珐琅料的问题。它的彩料附着的更为牢固了,就不用在胎上反复上,反复烧制了,这也提高了它的成品率和它的工艺水平。
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我们看康熙时期的珐琅彩都是模仿铜胎画珐琅,它是图案式的,完全是地图案式的,而雍正时期就很好的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诗书画印统一起来,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叫诗书画印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四绝,把这种四绝的工艺统一在珐琅彩瓷上,我们看到不仅有绘画,而且有书法,有印章,有款识,把中国画的韵味带到了瓷器上,就把瓷器的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这个时候开始出现了用白胎白地上的画珐琅的产品,白釉地上画这就更加有一种在纸绢上绘画的效果,比如这件故宫收藏的锦鸡牡丹图的碗,在白地上更能显出珐琅彩的这种油亮、鲜艳、夺目,它的艺术效果和视觉效果就更为的出。
清雍正 珐琅彩暗凤蓝料山水图盌
这是台北故宫收藏的一件清雍正的,纯用珐琅蓝料画的山水碗,这件碗的气息非常的高贵,虽然它用的料只有蓝料一种,但是我们能看到它这种高贵的气息,你看画的这个山峦,用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皴法,包括远近层次的感觉,画的就非常好。所以这个时候的珐琅彩应该说已经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高度,画法上也非常的成功。
我曾经在做拍卖的时候,经手过一件非常著名的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绿竹诗意花卉的小杯,从右面我这个托在手里拍的照片,大家也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珐琅彩,它的这种油润的效果非常明显,非常明亮,侧光去照,它有一种油亮的效果。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民国时候仿的珐琅彩作品,虽然画的也非常细致,但是它这个光和彩是暗淡了,侧面你是看不到光和彩的这种油亮的油润的效果,而雍正时期的珐琅彩就具有这种油亮润的特征。
清雍正 珐琅彩瓷绿竹长春碗
我们看到在光底下,其实这个竹子因为还不是用放大,如果大家将来有机会看这个珐琅彩,不妨戴一个带光的高倍放大镜,放大镜也不用度数很大,在20倍左右就可以,你在20倍底下来看,教大家一个诀窍,看这个绿的竹子,因为珐琅彩上经常会画绿竹和绿叶,通常你能看到三四种阶,有青绿,有蓝绿,还有嫩绿,因为它这种竹子中间,简单的是一个竹子,它是经过三四次的晕染,所以在高倍的灯底下,它会呈现一种阶,当然这个PPT不一定看的很清楚,就像这种竹节的地方,我们看到在这种绿彩下面还掩着一种淡淡的蓝彩,这种相互叠加的感觉,是雍正时期珐琅彩所独有的。
而且雍正珐琅彩,它的诗文和落款都非常讲究,这个绝对不是一般工匠写的,全部是皇帝指派的专人所写,而且往往还不是一般的工匠,比如我们都知道雍正珐琅彩上经常有御题诗,这个御题诗是当时雍正时翰林院一个待诏叫戴临,雍正皇帝非常喜欢戴临的书法,不是因为戴临的字写的非常好,而是因为戴临写的字特别像雍正皇帝本人,他的书法风格是模仿雍正皇帝的,所以雍正皇帝很赏识他,专门让他在珐琅彩瓷上写字,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小小杯上的字“数枝荣艳足,长占四时春”就是戴临所书写的。
竹子实际是什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