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图教案评课
    评课,又称为课堂研究、课堂评价,是教师在授课结束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采取全面、客观、系统的分析,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效果进行检视,从而科学评价的过程。“竹子图”教案评课是根据“竹子图”教案设计理念,结合教师当次实际授课情况,合理评价教师备课情况及教学效果的评课方法。
    本文以《竹子图教案评课》为标题,从历史渊源、结构设计、内容细节、评价方法和评课结果五个方面介绍和介绍竹子图教案评课。
    一、历史渊源
    「竹子图」教案评课,是一种集中了新课程、新课改、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研究方法,是由香港班议教育院院长黄家荣先生于1988年首创的。黄家荣先生以教学较艰巨、效果良不良,以及教学中空洞、难以实践的三大缺陷,以及让学生实践、充分发挥的精神,从此立足于教学实践与评价中。
    二、结构设计
    「竹子图」是一种独特的教案评课结构,由竹子图正面、底部以及侧面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反思教师教学结构、课堂活动安排、学生学习情况等。
    竹子图正面分为宽度5、长度7的格子,格子内容依次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法方法、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参与度、考核形式。
    竹子图底部分,主要用于记录教师的授课表现,也就是记录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点、表现、效果等。
    竹子图侧面,由评课人在竹子图正反面和底部基础上,把教师授课按照教育法规和课程标准,采取客观、深入、分析的方式,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一个客观、完整、全面的竹子图。
    三、内容细节
    「竹子图」教案评课,以改善教师备案及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回顾总结和再实践探究的原则,将“竹子图”教案评课的原则细分为“机构原则”、“信息原则”、“形式原则”及“效果原则”。
    (1)机构原则
    机构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切实履行最基本的教学职能,针对学生年龄、学习水平及文化素质,精心设计、科学安排活动流程,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安排学习资源、教材设计、课时分配等工作。
    (2)信息原则
    信息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利用多种信息交流的手段,把教学内容以一定的顺序、在一定的时间有效的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
    (3)形式原则
    形式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重视教师解说、学生实践、讨论互动等活动,尝试大班教学、小组教学、对外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4)效果原则
    效果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力求通过合理的教
学设计、完善的教学实施过程,最终达成教学效果的理念。
    四、评价方法
    「竹子图」教案评课的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客观面、主观面和综合面评价三种方法。
    (1)客观面评价
    客观面评价是指从教案的设计的完备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历史文献分析、解释、比较等方式,判断教案设计是否符合外部规范、遵循科学原理。
    (2)主观面评价
    主观面评价,一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学生及教师的学习情况,课堂活动安排、学生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
    (3)综合面评价
    综合面评价,通过客观面和主观面评价得出的结论,结合教师实际授课过程和授课效果,以及根据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对教案评课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竹子实际是什么
    五、评课结果
    「竹子图」教案评课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受到广大教师及学生的好评,它不仅可以加深教师对课程教学的理解和思考,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更能使学生充分按照教学法规要求,把实践性的课堂教学环节及结构更加完善。
    总之,「竹子图」教案评课是一种评价教师备课情况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它不仅可以把评课时间缩短,更能把评课变成一种科学、有效的过程,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