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课后练习
选择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环滁(chú) 岩穴(xué) 琅琊(lángyá)
    B. 林霏(fēi) 晦明(mèi) 山肴(yáo)
    C. 野蔌(sù) 弈者胜(yì) 阴翳(yì)
    D. 翼然(yì) 酒洌(liè) 饮少辄醉(zhé)
    【答案】B
    【解析】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B“晦”应读“huì”。
选择题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亭”结缘,不但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还留下联语佳句。在学习《醉翁亭记》时,小华查阅资料得知,醉翁亭一带的建筑还有二贤堂、冯公祠、古梅亭、意在亭等。小华记下了其中的一些对联,发现有很多都源自《醉翁亭记》的文意,于是他想把与课文无关的对联筛选出去。应被筛出的一副对联是( )
    A.饮既不多缘何能醉 年犹未迈奚自称翁
    B.泉声如听醉翁操 海日已照琅琊山
    C.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D.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对联句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根据《醉翁亭记》原文内容,出合适的对联。D项“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写梅花的名句,与《醉翁亭记》内容无关。
选择题
下列句子在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 )
    A.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B.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答案】D
    【解析】
    D.“水声潺潺”属于定语后置,应为“潺潺水声”,“泻出于两峰之间”属于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要将后置的“于两峰之间”调到“泻出”的前面。故选D。
选择题
醉翁亭记翻译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蔚然而深秀 B. 溪深而鱼肥
    C. 泉香而酒洌 D. 而不知人之乐
    【答案】D
    【解析】
    D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D项的“而”表转折,其他三项的“而”均表并列。
选择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第二段,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落”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化之美。
    B. 课文包含了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的境界最高。
    C.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消沉的表现。
    D. 课文第二、三、四段每段开头都有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答案】C
    【解析】
    C项说法错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意思是太守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说太守醉酒,并不表示他思想消沉。
名句名篇默写
根据提示默写。
    (1)美国发动贸易战,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借关税手段打压中国向高精尖制造业强国升级,这一意图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义同。
    (2)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那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概括了山间四季的不同风光。“(春)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一季一幅画面,都紧紧抓住山林泉石的特点,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
    (4)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动静对比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瞅之动,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宾欢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
    【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 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解析】
    背诵默写及理解性默写。不仅要背诵所学的古诗文,还要对课内的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知晓诗句的内容、情感以及诗歌的主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能力,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不要出现多字、少字和错别字的情况。本题要注意“霏、穴暝、阴翳、觥筹、喧哗、颓”等字的写法。
语言表达
全篇共21个“也”字,所表述的语气有三种:A.陈述(用于描写景物);B.肯定(用于介绍人名);C.感叹(用于直抒胸臆)。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也”字 各表现了哪种语气。
    (1)环滁皆山也。(____)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____)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____)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____)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___)
    【答案】(1)A(2)B(3)C(4)C(5)A(6)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1)句意:环绕滁州城都是山。“也”表陈述语气;(2)句意:太守是谁?是庐陵欧阳修。“也”肯定语气;(3)句意: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之间。“也”感叹语气;(4)句意:四季的景不同,而乐趣也无穷无尽呀。“也”感叹语气;(5)句意:不久夕阳下山,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呀。“也”陈述语气;(6)句意:醉了能同百姓一同享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呀。“也”肯定语气。
文言文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①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注]①掇(duō):拾取,采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______)
    (2)遂书以名其亭焉(______)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3】翻译下列句子。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甲、乙两文中,我们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乙文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写作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想。
    欧阳修的好朋友智仙和尚在山间盖了一座亭子。亭子建成后,欧阳修前去祝贺,写下了《醉翁亭记》。有位樵夫看后说开头太啰唆,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面去看山。欧阳修一看,恍然大悟,便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等文字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