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醉翁亭
【教学目标】
1.疏通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中心。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法,切实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4.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体会融情人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借“乐”和“醉”所抒发的政治理想。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关醉翁亭的图片及其欧阳修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3.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教师:“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出示课件1)
同学们,我们观看的这幅图片是什么景观?
    学生:从匾牌上看,是“醉翁亭”。
教师:“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做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出示课件2)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宋代欧阳修的名文——《醉翁亭记》,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的过程中领悟人生价值。
板书课题:12  醉翁亭记(出示课件3)
二、知识备查,扫清障碍
(一)文本知识
1.作者简介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课文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诗新运动的领袖、
学者,那么,他是谁呢?
预设:欧阳修。(出示课件5)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散文创作成就巨大,也擅长诗词。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存世。
2.背景资料
教师:同学们,了解本文的背景资料,有助于我们学习本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篇千古名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预设:(出示课件6)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辩而获罪,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滁州后,欧阳修经常去滁州城西南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
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二)预习检查
教师示范,要求学生读准下列红的字词读音出示课件7、8
    教师提示:注意“翳”“伛偻”的读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先听示范朗读课文,注意停顿、重读、读音。
教师: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课文朗读停顿提示和刚刚的听读再读课文。出示课件9、10、11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醉翁亭记翻译/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四、再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尝试共同分析、把握本文内容的深层次关系及蕴含的道理。
结合注释,认真朗读课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看看文中表现了哪些“乐”?作者想重点表达哪一种“乐”?出示课件12
(一)学习第1段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把课文第1段疏通一下,注意重读字词的含义及其用法、注意文句的正确翻译,在课本上勾画记录。出示课件13、14
教师:同学们,在疏通的基础上,试着翻译这段文字。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正确翻译。
预设:出示课件15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那些山峰,树木、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之间飞淌下来,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僧人智仙。给亭子起名的人是谁?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与客人来这里饮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并不在酒上,而是在于山光水中。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本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16
(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归纳回答。)
学生回答:交代了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缘由。
教师:回答还好,但是不全,我得补充一下:同时写对山水的喜爱,点出“乐”字,贯串全文。
2.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引出醉翁亭的?
教师点拨:回答本题时,我们要抓住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分析回答。
预设:出示课件16
3.第1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17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学生1:作者“镜头”从全景移向局部,由远及近。静的山与动的泉相映成趣,动静结合使画面真实可感。
教师:哪位同学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2:这样写不仅让读者了解醉翁亭所在的方位,而且通过层层烘托,表现出了醉翁亭之美,引人入胜。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在此处的作用是什么?出示课件18
教师点拨:本题是分析文章核心句的作用,我们要结合文章整体内容来分析回答。
学生1:这是全文的核心句,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学生2:同时也暗示了“醉翁”二字的深意:饮酒佐以美景而“醉”,被贬的抑郁心情则用酒“醉”来排遣。
教师:上面两位同学们回答都到位,我认为还应加深理解,才更加完美。
教师补充:因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就是将游玩观赏之乐融入在宴饮之中,为下文作铺垫。
5.“山行六七里”一句中哪个字有活用现象?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字词的用法类似?出示课件19
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利用课本注释或工具书去解决本题,先在课本上勾画,然后回答。
学生1:“山”名词做状语,沿着山路。
学生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翼”,名词做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学生3:“环滁皆山也”的“环”,名词作动词,环绕着。
学生4:“名之者谁”的“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教师补充:又如:有一老父,衣褐。(四川凉山州中考《张良奇遇》)
6.“意”在“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句中是什么含义?今义有什么变化?出示课件20
教师点拨:结合语境分析回答。
预设:“意”在句中的含义是意趣、情趣,今义是意思或愿望。
教师补充:又如:良因怪之。(四川凉山州中考《张良奇遇》)
7.一这段中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并指出句式类型。出示课件20
教师提示:同学们,上一课已经学习了一些特殊句式的句子,我们可以以此为参考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