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戏剧赏析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学号:**********
           
                                      日期:2013年5月28日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是由演员扮演角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现象。
中文戏剧一词的字源来自于“南戏北剧”的合称,戏指的是戏文,剧指的是杂剧,是在元代以前在中国南方与北方不同的政局与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表演艺术,将两者合称则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用法。
何冰
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一词将近的词汇囊括的范围不一,例如在印度文中的lila一词除了是戏剧之外,也包含舞蹈、运动竞赛等意义。但是几乎世界各国语文中与“戏剧”相关的词汇,几乎具备与“游戏”类似的意义,例如在英文中将一部剧作称为是play(通常指有剧本有对白的戏剧)。中文中“戏剧”的“戏”,也带有“游戏”的意义。
世界上三种古老戏剧文化,包括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及中国的戏曲。
戏剧是中国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 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
荣和京剧的形成。
戏剧是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情境)”、“舞台(表演场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戏剧与其它艺术类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了,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在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词语,如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表演的演剧形式都统称为戏剧。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戏剧语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部分语言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这部分内容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方括号或圆括号)括起来。
戏剧的特点
1:始于离者,终于和 2: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3:离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戏剧的艺术特点
戏剧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这些形式包括:诗、乐、舞。诗指文学,乐指音乐伴奏,舞指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同时,戏曲以唱、念、做、打为基本手段,几乎将各类表演艺术成分集于一台。戏曲演员必须掌握“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口、手,眼、身、步)。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宋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昆平原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后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
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
台湾的戏剧研究学者曾永义提出一套说法,认为在讨论中国戏剧起源时,应该要区分“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作为文学的戏剧
戏剧文本(即“剧本”)是一出戏剧的基本要素,是一台戏的先决条件。
剧本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
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比较著名的如王尔德的诗剧《莎乐美》。)现代戏剧中也出现了没有剧本的演出实例。
戏剧的文学本,在不演出的状态下,可以作为单独的文学样式欣赏
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
随着西方现代戏剧在导演以及演员训练体系上的实践,戏剧理论逐渐从戏剧文本的讨论扩大到剧场整体,进而产生“场面调度”等新观念。其中,比较著名的提法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戏剧导演彼德·布鲁克在其专著《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中提出的观念:“一个演员,走过一个空荡荡的舞台,这就是一出戏的全部。”
戏剧活动发生的必要条件
   
1.无论戏剧一词如何定义,只有满足以下的条件,才可视为一次戏剧活动。
2.戏剧交流的两个参与者:观众与演员。
3.观众与演员必须同时在场。
4.戏剧事件发生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内。
5.戏剧交流的话题是关于一个虚构世界中的事件,由演员扮演其中的人物。
6.演员与观众共享一套“游戏规则”(即符号学中的信码代号)。
7.戏剧事件是审美事件,参与者不仅关心故事世界的信息,也关心传达信息的形式。
窝头会馆》是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戏剧,它的名字的来历:窝头会馆前房东古月宗的先人在赶考时,因为家贫,赶考期间在小院里天天啃窝头吃咸菜,后来高中举人,为纪念自己在小院中的那段青葱岁月,先人索性把宅院买了下来,冠名以会馆,前面加上窝头二字,“窝头会馆”就这么传下来了。《窝头会馆》描写的是1948年由夏到冬,北平南城的一个大杂院——窝头会馆里,几户普通百姓人家艰难的挣扎生存。这些连窝头都混不上的小市民,在1948年那个特定的历史时刻,他们还要忍受战争、动乱的心理压力,乃至国民党伤兵的抢掠、伤害。而他们自己,又陷入无休止的争斗、倾轧之中。戏剧冲突以多条线索展开,翠兰(宋丹丹饰)与金穆蓉(徐帆饰)遇见就“掐”;苑大头(何冰饰)与古月宗(濮
存昕饰)围绕房产几十年的恩怨与隐私。窝头会馆的居民与以肖保长(杨立新饰)为代表的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以肖保长儿子掏打死苑大头而达到高潮。还有一个更大的社会矛盾冲突,就是人民政权代替即将灭亡的蒋家王朝。随着一曲悠扬而又略带伤感的口琴声,掀起了这部三幕话剧的序幕,同时把人们也带到了那段曾经的岁月。随着剧情的深入,一个主要角大多由北京籍演员扮演的话剧,一个发生在老北京的故事,再加上地道的京腔京韵,使得观众就像磁铁的正负极一样被深昨天,我终于再一次坐到了首都剧场的座位上,欣赏了期待已久的话剧《窝头会深的吸引住了,欲罢不能。
    话剧之所以叫话剧,重在一个“话”字,而《窝头会馆》的最大亮点恰恰就体现在了北京话的使用上,人们会不禁发现,那些渐渐离我们远去的“北京话”在这部话剧中再次重现,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不仅纯正,而且恰如果一定要对其做一番评价的话,我觉的三个“倍儿”就已足够概括,那就是倍儿北京、倍儿辛辣、倍儿生活。到好处,好就好在自嘲中带着些许对现实的无奈,幽默中又透出点北京人说话特有的损劲儿,让观众在忍俊不禁中如痴如醉。
    想想在这个“去京化”的年代,即便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也能把“褡裢火烧”,念成“塔连
火烧”,这对于新一代北京人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感谢北京人艺,他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老北京的魅力,是他唤起了更多人内心深处的北京情怀。
就是这样一锅窝头,从和面到出锅,终于蒸出了地道的北京味儿,经典也好平庸也罢,但正如众多媒体的评价一般:“行进在通往经典的路上”,而也许在多年后,我可以骄傲的说,在这条路上曾留下我的背影……
这是时代的潮流,也是此剧的背景与主线
看戏的过程中依旧是笑料不断,时不时的就听见观众的捧腹大笑,无一例外,就算再次观看,依旧会因台词的搞笑而笑的不行。但笑归笑,整出戏里也有让人落泪的地方,它无时无刻的不在展现着父爱,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爱。
北平和平解放的前一年,在北京某个死胡同的尽头有着一个小破四合院,名叫“窝头会馆”,房主苑国钟守着自己的小院儿和患有“童子痨”的儿子,每天靠卖点儿咸菜、小酒还有时不时收取的租钱勉强为生。院子内住着三个租户:古月宗,前清举人,原本“窝头会馆”的房东,最后却将房子卖给了原本看大门的苑国钟,因为在房契上玩儿了点儿文字游戏而白住了二
十多年;西屋住着一家靠卖猪肠子为生的田翠兰一家,东屋住着一家靠卖膏药为生的金慕容一家,两家的男人似乎都窝囊的很,而两家的女人却都强势袭人,见天儿掐架,一个信佛,一个信教,从头掐到尾。另外还有个保长肖启山,整天催捐税,抓壮丁,算计着街坊们的钱和苑国钟的这座小院儿。这就是窝头会馆,一个集中了北平时期老百姓悲与欢、离与合、希望与绝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