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家长·下》2022年第02期
小学语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阅读作为一种新颖的阅读手段被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古典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开展诗歌文阅读,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现行小学古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思考
近年来,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备受推崇,其定义也随着实践探索被不断完善,文阅读主要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开展多文本综合性阅读学习活动。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实践文阅读教学策略,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还能发展学生的文阅读思维、思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是提升语文教學有效性的必要举措。但由于文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种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还缺乏对具体教学流程和方法的深入挖掘,导致教学效果不符预期,没有真正发挥文阅读教学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文阅读的实施过程进行优化。当前课堂“单一教学”属于精读范畴,教师对文业余的材料普遍采取碎片化的方式,学生在面对大量阅读内容的时候无法用很短的时间提取出本质信息无法获得更多语言知识,阅读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但是文阅读模式开辟了语言教学的新路径,也对教师的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写作指导。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文阅读教学是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阻碍了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推进
纵观眼下语文教育,小学语文课堂诗歌教学的最大短板是教学方法单一化,集中表现为教师按旧例照搬讲义在课堂上直接阐释诗歌内涵。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就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通篇阅读朗诵,再字析句剖,分解诗歌主要内容,探讨诗歌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推敲艺术手法。现代语文教学强调学生在课堂的重要位置,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现行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忽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将知识重点强行灌输给学生,整个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必要
田园风光的诗的交流互动,这样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更不要说让学生积极、深度感知古典诗歌所散发的艺术魅力了。长久如此,学生对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逐渐减退,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推进。
(二)模板化教学,导致学生不能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为单一,导致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化,学生在看到问题时不管读懂诗词内容了没有,都会第一时间去使用所谓的“万能模板”上的“公式”,其答题内容并没有符合题意、接近诗歌内容、体现诗人情怀的句子。这种固定的答题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提高解题速度,但学生却把这些模板当成了解决任何问题的“”,他们认为拥有这把钥匙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答题内容过于模式化。读懂一首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感知,深入领会诗歌本身、作者经历及文章风格,并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中,深刻感悟古典诗歌中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片面地按照既定模式思考问题必定会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教学内容的片面化,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教学古诗词的课堂中,教师总会依据诗词的难易程度、诗词中生僻字的数量,以及总体内容的感知等多个方面来决定来讲一首诗词的时间长短,所以教学形式及方法应该丰富多样。然而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只是牢牢抓住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不涉足教材以外的相关链接,缺少拓展和深入探究,这导致课堂内容过于片面,学生综合能力无法提升。
二、诗歌文阅读对教师和学生的意义探究
(一)开展诗歌文阅读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对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现阶段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效率逐渐降低,无法适应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文阅读教学的引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让文教学能得到推广应用,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缺陷,并针对文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探究,通过将相同题材、主题的诗歌进行组合编辑并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诗歌主题思想,大大提高了语文诗歌教学的课堂效率。此外,为了不断提升教师个人的教学素养,还
可以在学校内开展相关的诗歌能力培训,促使教师得到更为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以在课堂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学习。针对相关培训学习,还可以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以及奖惩措施,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的考核,并从中挑选出学习成果较好的教师,为大家做总结,全面提升总体教师的文学素养。此外,通过评优制度还可以形成有效的榜样力量,为其他教师做好带头表率作用。针对表现优异的教师,还可以进行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奖励,给予教师更多的信心以及学习兴趣。
(二)诗歌文阅读可以拓展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较慢,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耗费时间较多,而诗歌教学由于其语言表达方式与白话文不尽相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较多困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诗歌文教学,将古诗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排列组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通过文阅读缩短学习时间,增加知识的储备量。同时,为了更顺利地开展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多花点时间精心挑选文本,可以选择1+X、课外多篇、课内多篇等多种形式来组合文本。同时,这些文本的选择还应该充分与课标、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要将具有明显异同点的文章放到一起,这样能让小学生快速发现这
些选文的共同点,自主发掘其中的规律。以教材内课文为例,笔者选择五上第五单元的《太阳》《松鼠》及习作例文《鲸》组成选文,组织文阅读活动,这几篇文章的体裁都是说明文,放到一起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获取体会不同风格的说明文及其好处。在上课时,笔者给学生呈现文阅读任务单,要求学生一起阅读完上述三篇课文,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写出它们所运用的说明角度、说明方法以及语言风格。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实现诗歌文阅读课堂效率的不断提升。例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将主题相近的诗歌放在一起阅读,让学生比较不同诗歌的相同之处和微妙差异,在阅读与比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两篇古诗都是描写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诗人不同的写作手法,以更好地掌握诗歌内涵;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在进行诗歌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讨论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把握诗人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篇古诗主要通过描写不同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出作者写作手法的相似之处。
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可以着重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应具备较强的发散性和拓展性,然后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围绕着一定的主题进行诗歌全文阅读,保障学生能正确理解每一篇诗词内在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教师对这样的方法和教学模式加以针对性应用后,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围绕着一定主题正确理解相应的诗词,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一定的支持,优化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基础。为了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学习,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相关诗词,紧密围绕着一定主题开展针对性教学,这需要教师对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点充分认识,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以优化和提高,避免出现教学方面的不足和客观性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教师需要充分认识诗歌文教学,然后采取合适的方法加以针对性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诗歌文阅读效果。
(三)优化课堂教学
要想开展文阅读,必须要建构一个主体框架。换句话说,就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去选取阅读材料。教师首先要立足课内、放眼课外收集文章,将主旨、结构、情感或者手法
等元素相似的阅读材料放在一组,然后再进行阅读教学。课内外相结合,可以确保学生对阅读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选赏展结合,则能帮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要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同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的重心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方向转移,这一趋势也为教师实践语文文阅读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启示。确定文阅读材料和内容,可以选择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但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都必须要统一在一个主题框架内,所有阅读文本才能在教学中有机融入、相互渗透,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当然,教师还需注意选择特较为鲜明的阅读内容,学生才乐于接受,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古代诗人多以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能体会这一思想情感,教师要围绕田园风光这一主题进行选材,选取内容相似、主题相同的诗歌供学生开展文阅读学习。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清贫乐·村居》三篇古诗围绕田园生活开展描写,在进行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主题,融会贯通,掌握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在诗歌的选择上应注重其特,选择出较为优质的内容,供学生进行参考学习,才能保证学习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師应注重让学生对情境内容的理解,只有真正了解到诗歌的主旨,才能深入
体会诗人的情感意识,以及想要表达的深层内容。其实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只有充分让学生融入教学情境中,通过将同类型的诗词进行整理,让学生展开全文阅读,才能促使学生有效地了解这类诗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表现形式等,达到深层次系统性的诗歌学习。
阅读主体不断参与并学会文阅读,就会逐渐对事物和现象形成多元化的认识,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注意的。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须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体验阅读背后的情感,确保内容阅读效益的最大化。如部编版二年级《咏柳》一诗表达描绘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对大自然欣欣向荣的赞美,而《村居》则描绘了农家在春日黄昏时分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静谧闲适的村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两篇古诗内容上有着相似之处,但表达情感不尽相同。在进行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文章写景的相似之处的同时深挖诗词背后的内涵,让学生了解相同的写作手法背后表达的不同主题思想。这种围绕着一定主题开展针对性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取得的效果明显会更好,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的诗词阅读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可以让学生理解其内在的情感,对其相应的艺术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着重围绕着诗词本身的特征,进行学习和记忆的同时学会如何鉴赏。另一方面,在不断阅读的过程
中,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到诗词的共同特点进行诗词的自主鉴赏,根据表达感情及描写方面的不同之处,可以让学生正确地了解其内在思想,明确诗歌的独特艺术特点,对其后续的知识学习和艺术的鉴赏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和保障,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促使学生对诗词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诗词的品鉴能力,激发学生诗词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培养发散思维,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为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