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
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第II(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纸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便笺/歼灭        契约/锲而不舍        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B.咽喉/呜咽贻误/百战不殆        功亏一篑/振聋发聩
    C.伫立/抽搐蛊惑/余勇可贾强词夺理/强弩之末
    D.拓本/落拓        对峙/有恃无恐        焚膏继晷/咎由自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装帧      破天荒      通宵达旦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B.融和      梳妆台      沽名钓誉      胜名之下,其实难副
      C.矫健      座上客      张驰有度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D.惦量      绿茵场      不假思索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蛊惑专家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根据专家解释,自主招生面试的重点是学生在交叉学科方面表现出来的创新潜质。
②作为旅游管理者,理应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让更多人受益于自然与历史的。
③H7N9禽流感来袭,政府应通过多种渠道让民众了解疫情进展,以便调整个人防范策略。
      A.考察  惠赠  及时        B.考察  馈赠  即时
      C.考查  惠赠  即时        D.考查  馈赠  及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21世纪是信息时代,一个人如果整日充耳不闻,不去了解大千世界的变化'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
      B.针对某些编辑师心自用、乱改典籍这一不良现象,北京大学吴小如先生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评。
      C.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家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 
      D.在我们都为“中国梦”而心劳日拙的时代,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引领我们奋进的旗帜上。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某些“雷人”抗日剧虽然有可能提高收视率,但靠若调侃甚至是恶搞进行创作无疑背离了电视剧引领人们的精神境界健康发展的初衷。
    B.很多人违反了交通法,不但不以为耻,还振振有词地向交警叫板,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弱势心理在作怪。
    C.防范舌尖上的腐败,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控制,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启动问责机制,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让这种腐败失去生存空间。
    D.在中日关系陷入低潮的背景下,作为民族伤痛见证的“万人坑”在喧嚣的商业利益下消失,无疑会激起国人内心深处的伤痛,产生强烈的反感。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用,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忆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在《尚书·大禹谟》中,有被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的那一著名的箴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洪范》记载中就有中道的思想:“无偏无颇,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由此,我们可以把《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朱熹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不管怎样,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孔子的其他言论来参证,如“过犹不及”,意思就是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打个比方,比如勇敢,过了就是鲁莽,不及就是懦弱,只有恰如其分的勇敢,才符合勇敢概念本身。事实上,中庸本来是一种道德修养境界,但是孔子把它普泛化了,在这种普泛化的过程中,中庸也自然而然地转换为一种方法论了。一件事我们可以尽可能追求最比解,但是每件事都要追求最优解,实在是太难了。这样一个最优解,怎样才能做到呢?孔子的引导是,“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叩其两端”或“执其两端”,就是指从-情的两种极端的状态入手,认真推敲研究,寻求和两种极端完全不同的最优解。这种“叩其两端”的处理方式,也着实不容易。
    为什么孔夫子要悬置这样一个大家都很难做到,却又不得不努力去做的高标准?缘由大约有三。其一,儒家以祖述尧舜,倡明先王之道为己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把先王之道理想化。中道的思想作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更是情理之中的事。其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在农业社会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以及由单一性而必然存在的重复性,乃是儒家倡导凡事追求最优解思想的社会背景。其三,农业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慢节奏也为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6.关于“中庸之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中强调“执中”的政治智慧,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思想源头。
      B.中庸是孔子推许的至高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C.在朱熹看来,中庸就是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
      D.郑玄认为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种解释比朱熹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7.文中说,“中道本身便是极高极难的标准”,下列不能成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A.凡事都要尽可能追求最为恰当合理的处置,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B.中庸从一种道德修养境界转换为一种方法论。很难适用于每一件事情。
      C.从事情的两种极端状态人手,认真推敲研究并寻求最优解并不容易做到。
      D.中道思想作为古代圣王的成功秘诀,已经被儒家抬高到理想化的程度。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方法论,已经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
      B.能否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中庸之道,既体现人们的智慧,又反映人们的文化责任感。
      C.中庸之道是古代农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根本原因是当时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单一性。
      D.儒家凡事追求最优解的理想化方案,长此以往便促成了农业社会生产生活的慢节奏。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如此,则白黑分矣。治国之臣,效功于国以履位,见能于官以受职,尽力于权衡以任事。人臣皆宜其能,胜其官,轻其任,而莫怀余力于心,莫负兼官之责于君。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之患。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如此,天下莫得相伤,治之至也
闻之曰:“举事无患者,尧不得也。”而世未尝无事也。君人者不轻爵禄,不易富贵,不可与救危国。故明主厉廉耻,招仁义。昔者介子推无爵禄而义随文公,不忍口腹而仁割其肌,故人主结其德,书图著其名。人主乐乎使人以公尽力,而苦乎以私夺威;人臣安乎以能受职,而苦乎以一负二。故明主除人臣之所苦而立人主之所乐,上下之利,莫长于此。不察私门之内,轻虑重事,厚诛薄罪,久怨细过,数以德追祸,是断手而续以玉也。
使燕王内憎其民而外爱鲁人,则燕不用而鲁不附。民见憎,不能尽力而务功;鲁见说,而
不能离死命而亲他主。如此,则人臣为隙穴,而人主独立。以隙穴之臣而事独立之主,此之谓危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