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宝山区第二学期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3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6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3.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4.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时,小明被抗日军民不畏生死、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所感动,情不自禁地吟咏起《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5—10题 (23 分)
【甲】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①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②。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③。使国工④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⑤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选自《郁离子》,有删改)
【注释】①斫:欧断。②金声而玉应: 发声和应声如金玉碰撞的声音。③太常: 祭祀礼乐的官署。④国工:这里指乐师,与下文“乐官”相同。⑤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窾,同“款”。
5.【甲】文选自《________》一书,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同一出处的作品还有《________》。(2分)
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及其家穿井( ) (2)使国工视之(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4分)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8.【甲】文中,面对“丁氏穿井得一人”的消息,宋君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面对“献琴被拒”的结果,工之侨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4分)
9.下列对两则寓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甲】文中,对于同一消息,由于传播范围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B.【甲】文中,对于同一消息,由于处理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C.【乙】文中,对于同一物品,由于使用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评价。
D.【乙】文中,对于同一物品,由于处理手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10.两则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同。 (6 分)
(1)【甲】文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5分)
大地有形
——人类是怎么认识地球的
①世世代代生活于地球上的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却要晚于对星空的认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地球之上,我们无法观察到它的全貌,更感受不到它的运动。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无比艰辛的历程。
②在几乎所有的古代文明中,都有关于创世纪的传说,也有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受限于人的视野和生活环境,早期的人们都认为大地是平面的。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埃及人认为地球像一个piāo fú在海洋上的盘子;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是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希腊人认为大地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大圆盘;古代俄罗斯人认为大地像一块
圆盾,由三条极大的鲸用背驼着,使它浮在大洋表面上;古印度人甚至认为地球是驮在大象背上的。这些认识不难理解,因为人们站在地面上,所看到的只是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大约是以4.6 千米为半径的一块大地。
③不过,后来一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些乐于观察思考的古代科学家逐渐认识到,大地应该是个球体。比如,眺望海平面上行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帆顶端,然后才能逐渐看到下面的部分。这说明大地不是平面的,而是有一定弧度的。
④在中国,与之类似的有“浑天说”,这一思想可能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了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著名汉代科学家张衡在其所著的《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他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个圆球,地球在里面,就像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分布在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着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⑤对于地球形状研究最全面、最深刻的古人,非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莫属,他从一系列现
象中推断出地球是个球体。
⑥亚里士多德观察并分析了穿过赤道时的星座更替现象,宣布地球是个球体。他发现,“在埃及和塞浦路斯可以看到在北部地区看不到的星星”。只有在球面上观察星空,才会出现这种现象。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地球是一个不大的球体,因为如果情况相反,这种地区性的变换现象不会这么快出现。”
上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⑦亚里士多德还观察了月食,他发现月食总发生在满月这一天,月球上的阴影看起来是个比月球大得多的圆形。而这一天,地球恰巧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的位置。当时这也是说明
地球是球体的最好证据。
⑧当然,到了大航海时代之后,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大大扩大,地球是个球体的观念才真正深入人心。如今,人类已经能够对地球的形状进行精确测量,以致能发现地球形状的
细微不规则之处。
⑨遗憾的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依然有人不相信地球是个球体,他们把自己直观感
受作为判断依据的做法是不科学的,这告诫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有些经验也不一定靠得住。在认识这个世界真实面目的道路上,人类需要走的路还十分漫长。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1.联系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
piāo fú_____(2分)
1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6 分)
时期 | 对地球形状的认知 | 产生的原因 |
古代(早期) | 大地是平面的 | (1)___________________ |
古代 (后来)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 |
大航海时代 | 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大大扩大 | |
如今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类已经能够对地球的形状进行精确测量 |
13.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_____(3分)
A.张衡认为,天是圆球,地球在里面,就像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
B.浑天说认为,“日月五星”是附着于地球这样的一个球体在运行。
C.亚里士多德分析了穿过赤道时星座更替的现象,从而得出了结论。
D.亚里士多德基于埃及和塞浦路斯看不到星星的事实,进而来推断。
14.请简析第⑨段的作用。(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和女儿一起学围棋
王海英
①春节刚过,围棋课在小朋友的欢呼雀跃中又开始了。我依旧喜欢躲在一个角落里发呆、看书,偶尔跑过去给苏菲和小朋友们拍拍照。一天,我正躲在角落里压低了声音,跟一位
家长热火朝天的聊天。老师拿着棋盘,笑眯眯地,没得商量地对我俩说:“你们俩也别总聊天,给孩子做个榜样,下下棋。你们会了,就知道怎么帮助孩子提升下棋水平了。”我们俩大概心里都在犯嘀咕: 买东西可以买一送一,学围棋还真的有学一送一啊!没想到要来真的,我只好装模作样地跟另一位家长下了起来。其实我连基本的棋盘和下法都不会,真的窘得很呢!
②痛定思痛,我要给苏菲做个好榜样。下课后,我跟苏菲说:“妈妈决定开始学围棋并考级,陪你一起成长。”她很诧异地说:“为啥?”“不想落后于其他的家长。”她问我:“你行吗?”“没问题的,我拿出当年考北大研究生的一半精力,估计将来可以考个一段至于五段,那得看你对我的鼓励有多少。”苏菲看着窗外说:“总之,你就算考上一段,我也比你提前考过,还是比你强。”我知道,苏菲乖巧的外表下,其实有一颗很要强的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