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祖国到处是战士的家
黄土高原上,有一座七郎山,海(拔 拨)1000多米。山头上,只有20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四周都是悬崖峭壁。这里冬天长达6个月,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30多度。狂风刮起来,满山石头乱跑,黄沙铺天盖地。山上没有水,用水要从老远的地方背来。
就是在这样艰苦条件下,山上却常年(住 驻)守着执勤的解放军战士。有个叫张金明的战士,是天津人,上山时才20岁。他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刚到七郎山,每天除值班外还要爬山挑水做饭,累得两腿发胀,汗流全身。有人劝他:“你有门路,还不想法调到好的地方去呀?”他回答:“七郎山虽苦,也是祖国山河的一部分。谁都不愿意来,这里不就没人驻守了吗?”
战士徐胜国家住湖北,家乡山青水秀。可服役(yì)期满后,他却舍不得离开七郎山,又留了下来。他说:“这里需要我,我就不能离开它!”
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_______利用业余时间搬石头_______挖土_______垒墙_______填坑_______在房前屋后栽上树和白菜_______使光秃秃的山出现了生机和绿_______
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士们汇集在一起,用(辛 幸)勤的劳动改变着脚下的土地。“我骑马挎走天下,祖国到处是我的家。”在他们看来,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可爱的。
(1)写出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天南海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在短文第4自然段上的横线写上标点符号。
(4)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5)短文第1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七郎山的自然环境,作用是( )
A. 强调七郎山环境条件恶劣。
B. 说明黄土高原地区还很贫穷落后。
C. 烘托战士们以苦为乐、以山为家的英雄形象。
【答案】 (1)拨;住;幸
(2)异口同声;承前启后;舍生忘死
(3), , , , , , 。
(4)谁都不愿意来,这里就没人驻守了。
(5)C
(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3)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拨;住;幸
(2)异口同声、承前启后、舍生忘死
(3), , , , , , 。
(4)谁都不愿意来,这里就没人驻守了。
(5)C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2.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歪头崮八十五勇士
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八路军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坚持进行敌后抗战。
“徐营长,有情况……”侦查员突然跑过来向徐福报告,“东……东面,发现了很多日军……”原来,日军白天侦察到有八路军小股部队在沂水北活动,就连夜调集了3000人马,兵分数路包抄过来。
徐福命令部队马上向沂水河方向转移,于半夜时分到达沂水河畔。徐福同二连连长齐之顺碰头后,决定马上上山。他们刚爬到半山腰一个叫桃花坪的小山村时,就发现日军的马队已经到了山下。不一会儿,山下升起了几发信号弹。
忽然,左侧的山沟中冒出来黑压压的一大人,二连刚要准备战斗,发现是营长王子固带领的三连和附近的几百名老百姓。这时,日军的大炮和机开火了,大批日伪军在火力掩护下冲了上来。
“两个连不能一块往外冲,这样两个连和几百名众都会有危险,必须留下一个连断后, 掩护另一个连带领众转移!”营长王子固说道。他和副营长徐福短暂商议了一下,迅速作
出决定: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 83 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王子固见三连和老百姓走远了,立刻命令二连朝敌军开火,把敌人牢牢地吸引在周边。天亮时,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此时,三连和百姓已安全脱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嚣张——________ 商议——________ 带领——________
(2)文中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重复词语 B. 表示语意难尽 C. 表示意在言外 D.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3)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4)营长王子固在危急关头做了什么决定?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答案】 (1)跋扈;商讨;率领
(2)D
(3)1943年2月25日;山东沂蒙山区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
(4)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83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果断勇敢,身先士卒。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嚣张:邪恶的势力、不良的风气增长;放肆。商议:指为了对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建议。带领:引导;领导;指挥。
(2)考查省略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
(4)第一问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第二问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跋扈、商讨、率领
(2)D
(3)1943年2月25日;山东沂蒙山区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
(4)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83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果断勇敢,身先士卒。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第一问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第二问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读《丁香结》,回答文后问题。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1)仔细阅读文章,从中出丁香在形状、颜、气味方面的特征。
(2)结合文章,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3)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4)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面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 -样的颜,丁香一样的芬芳,汀香一样的忧愁....”结合本文,体会
“丁香”一词在诗中的含义。
【答案】 (1)①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②花开有紫、红、白等;③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2)原因有二:①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②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心。
(3)示例: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
(4)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
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4)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①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②花开有紫、红、白等;③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2)原因有二:①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②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心。
(3)示例: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正因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
(4)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