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十二)
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
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立意
分析解读
2017·天津卷,12
汉代儒学
以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和成果为背景材料,考查探讨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多次轮流考查本单元主干知识,特别是考查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试题既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又着重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史学素养,试题难度较大。在备考时,应熟练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主干知识,运用重要历史概念解决问题
2017·江苏卷,4
宋明理学
以朱熹的思想为背景材料,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016·全国卷,24
汉代儒学
以儒家思想演变为背景材料,考查文明传承,考查运用知识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角度一 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演变历程
时期
原因
形成及
初步发展
春秋战国
要求恢复周礼,强调秩序和仁义
完善
(新儒学)
西汉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进一步
发展(理学)
宋明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儒学的新发展,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
批判
(进步思想)
明末清初
儒学呈现守旧、陈腐的习气;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人性,企图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
演变规律
(1)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2)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角度二 全面认识儒家思想
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总的原则是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要继承和发扬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感,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精神追求,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毅的人格,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民态度和仁爱意识,尊老、、敬师和见利思义的为人准则等。
2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6)儒家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3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东亚、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4儒家思想的消极作用
(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该抛弃,对这些落后的内容应该加以批判和否定。
 (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心、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
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材料二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2)材料二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 (1)第一小问应注意不仅……而且……”提到的两方面内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简述即可。(2)依据材料明道”“救济”“致用可知治学目的为经世致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意义。(3)第一小问,结合孔子、顾炎武所处时代及其思想主张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
(3)强调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当代青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肩负起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孔夫子不徼爱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都欲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
综合上述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答案 示例一 主题:孔子的道德观。史料解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历史评价: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孔子道德具有普世价值,与西方的宗教神学相比具有明显进步性,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示例二 主题:孔子的法治思想。史料解释:孔子认为执法要得当,刑罚不当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伏尔泰认为孔子对古代法律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认为孔子不重视法律,忽视法律的作用。历史评价:孔子看到了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孔子的法治思想对启蒙运动传播法治思想提供了例证。
素养12 继承与发展中的史学研究方法
 (1)史学研究的步骤及原则
步骤: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历史解释。
原则:历史主义原则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切史学研究,都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都要用发展的眼光,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研究历史;都要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要重视历史的内在联系,尊重历史的客观规律;都要批判继承地对待历史遗产。
(2)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即跨学科综合研究法,如计量史学、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
历史比较法:将相同或相似的历史现象放到一起进行分析比较,获取结论。
二重证据法: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阶级分析法或者历史结构分析法:运用历史发展的结构或阶级立场角度研究历史。
读史征信:阅读相关史料,发现历史的真实。
【例题】 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解析】 据题干可知,谣谶本身就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作预言来传唱的歌谣,说明其从根本上讲是唯心的,并不科学,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故选D项。谣谶并不能预示历史发展的走向,故A项错误;历史的发展是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
的,谣谶并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故B项错误;谣谶与历史上某些现象的吻合只是偶然现象,并不是必然的,故C项错误。
【答案】 D
(1)明确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由它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具有史和论的高度统一性、过去性、具体性、阶段特征性、因果性、借鉴性、综合性的特点。
(2)明确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如站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立场上;站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立场上;等等。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时代的局限性等。
(3)注意史学研究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多种史观分析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现象。
(4)注意史学研究的科学性、真实性、公正性。
1.孔子的文化贡献四书”“五经明道资料的文化传承
(1)整理西周文献
《诗》——即《诗经》,这是一部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的总集,原有3 000篇之多,经孔子删订以后,保留了305篇,通称300篇。这部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各地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周人的官话称为雅言,是西周王畿的诗。颂,即宗庙祭祀的乐歌。孔子很重视《诗经》,他总是启发学生们去读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历史资料汇编,相传有百篇,今传28篇。孔子认为,学生们研习《书》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体会先王是如何治国理政的。
《礼》——又称《士礼》,后称《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孔子对周礼有很深的研究,很有感情,心向往之,要求学生们认真学习和实践。
《乐》——指《乐经》,是音乐方面的典籍。孔子重视音乐,认为这也是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音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应要求完善。
《周易》——这是一部以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占卜之书,其中也含有人生经验和哲学思想。成书于商周之际。孔子研究《易》,用力甚勤,爱不忍释。
《春秋》——相传孔子是依据鲁国史官的记载整理而成,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因《乐经》失传,故称《诗》《书》《易》《礼》《春秋》为五经,这是儒家的基本经典。孔子对五经的研究和整理,是他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贡献之一。
(2)述而不作
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追记写成《论语》。
后世的曾子、子思、孟子的著作《大学》《中庸》《孟子》分别发挥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政治伦理。这就是被后世学者尊奉为儒家经典的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