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伟;邓洪波
【摘 要】三十年来,学者们在书院文献的影印、点校、专题资料汇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对书院志、书院课艺、书院讲义等书院文献的研究,亦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尚有不少书院文献深藏图书馆中,有待进一步的发掘、整理;书院文献的研究依旧停留在较浅层次,需转换视角与研究方法,寻新的切入点.
【期刊名称】《高校图书馆工作》
【年(卷),期】2018(038)005
【总页数】6页(P67-72)
【关键词】书院;文献整理;书院志;书院课艺
【作 者】刘艳伟;邓洪波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 长沙 410082;湖南大学 长沙 410082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256
书院文献,是指记录书院历史、教学、经济、学术、考课等方面的专门文献。书院起于唐代,千余年来,因为记录其发展轨迹,形成了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书院文献。就其体裁而言,可分为书院记、书院志、学规、章程、课艺、讲义、会录、同门谱、藏书目录、刻书目录、山长志、学田志、日记等不同类型。近三十年来,随着官方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间书院兴起,对传统书院的关注与研究日多,与之相关的书院文献相继被整理出版,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1 书院文献的整理
书院文献整理,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影印,二是点校、注释,三是专题资料汇编。影印、点校对象主要是书院专书文献,汇编对象主要是书院单篇文献。三十年来,学界对书院文献的整理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兹分类叙述如下。
1.1 书院文献的影印
目前为止,对学界影响最大的书院文献,当推赵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1]。全书共16册,收录书院文献共计110余种,基本以省区和时间先后为序,包括书院志、章程、课艺、学田志、书院记等。第1至10册共收集明代至民国书院志书84种。第11至16册收集田志、课艺、语录等27部。单篇书院文献多散见于各种文集、地方志之中,该书对其中一些较早、较为重要者,亦有收录。这些珍贵书院文献的面世,对书院史与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该书所影印书院文献,未将书前牌记一并影印,且编纂者所作版本介绍,并非完全准确,是为美中不足之处。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的《中国书院志》,也是一套以书院志为主要内容的丛书[2]。该书由姜亚沙、经莉、陈湛绮主编,共12册,收录《岳麓志》《岳麓续志》《白鹿书院志》《嵩阳书院志》《东林书院志》《南溪书院志》《虞山书院志》七种。又录有《山西通志》《平定州志》《徽州府志》《山东通志》中所载书院资料。由于该书收录志书不多,发行量较小,在学术界影响不大。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持编纂的《儒藏·史部·学校史志》,收录明清中央官学、地方书院相关文献110余种,在原书图像之上加注句读,书前作有提要,书后有校勘记[3]。其中所
收书院志,基本涵盖《中国历代书院志》所收书院志书。但因该书所印数量较少,学界使用还不广泛。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于2018年9月出版《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一辑,是为该项目的首批成果[4]。该书影印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所藏明清书院文献126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前述诸书未曾收录者,对于将来的研究大有裨益。
1.2 书院文献的点校
就书院文献整理所取得的成果而言,点校是另一大宗。据初步统计,已有白鹿洞、嵩阳、岳麓、石鼓、钟山、紫阳、东林、姚江、诗山、城南、校经等十余所书院,计20余种书院志书出版。
以书院所在区域划分,湖南地方有邓洪波点校《石鼓书院志》[5],邓洪波、杨代春等点校的《岳麓书院志》[6],邓洪波、梁洋、李芳点校的《城南书院志》[7],以及邓洪波、马友斌、蒋紫云点校的《校经书院志》[8]。
江苏地区,有濮小南点校《钟山书院志》[9],《东林书院志》整理委员会整理的《东林书院志》对雍正十一年高廷珍等人所修《东林书院志》进行了校点,并在附录部分,对严瑴康熙本《东林书院志》的部分内容作了点校[10] 。
江西省,有朱熙瑞主持点校的《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现存与白鹿洞书院有关古志书共6种,是书收李梦阳《白鹿洞书院新志》、郑廷鹄《白鹿洞志》、周伟《白鹿洞书院志》、李应升《白鹿书院志》、毛德琦《白鹿书院志》五种志书,进行点校,余廖文英《白鹿书院志》一种未收,亦很有影响力[11]。此外,尚有高立人点校《白鹭州书院志》[12]、徐公喜、林方明点校《信江书院志》[13]。
福建地区,有许维勤等校注《鳌峰书院志》[14]、南安市诗山教育史志编纂委员会点校本《诗山书院志》[15]。
河南有李远点校的《嵩阳书院志》 [16],安徽有陈联、胡中生点校的《紫阳书院志》[17],湖北则有李经天、李珠点整理的《紫阳书院志略》[18],广东有赵克生、宋继刚标点的《端溪书院志》[19]。此外,甘肃省有平凉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的《柳湖书院志》[20]。
1.3 书院文献的专题汇编
除对书院文献的影印与点校外,亦有学者对单篇书院文献进行收集、标点,按专题分类,亦为后来学者从事相关研究提供了诸多便利。这方面的成果主要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全三册)、《中国书院章程》《中国书院学规集成》(全三卷)等。《中国书院史资料》取材于数百种地方志、一百余种书院志、文集,汇集其中的书院材料,分书院的兴起、书院制度的确立、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书院制度的再度辉煌、书院的普及、书院制度的近代化进程、书院制度的影响等七个专题,为后来书院史、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支撑[21]。书院章程是书院的管理者制订的关于规范书院教学、考课、经费等方面的条例。邓洪波收录宋至清历代书院章程,整理成《中国书院学规集成》[22]。又收录宋至当代书院学规,而在范围上又扩展至日本、朝鲜等国家,十分完备[23]。此外,邓氏还有《中国书院诗词》[24]《中国书院楹联》[25]亦属于对书院资料的专题汇编。
2 书院文献的研究
书院文献的研究开展较早,在“”结束之后不久,便同其它文史研究一道开展起来。纵观这三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计有论文56篇,专著2部,与其它专题研究相较,不可谓丰硕,但这些论著是今后书院文献研究的基础,不乏其价值。
2.1 书院志研究
书院志是记述书院发展历史、教学活动、管理办法等方面的专门志书,是了解不同时期书院历史最为基础、最为系统的文献。宋、元两代均有书院志的编纂,至明代,书院志体例渐归统一,清代大小书院多有志书。学者们在进行相关研究的过程中,也多将其作为著述的史料基础,用来重建教育史、思想史、学术史的发展过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书院研究的兴起,学者们对与书院相关的文献关注日多,在这一学术潮流之下,书院志的研究逐渐展开。总体来看,学者们对书院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书院志的考订。学界对书院志的研究,首先是以对知名书院相关志书的考订开始的。因著名书院文献遗存较多,且为人瞩目,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1982年,刘志盛发表《〈岳麓书院志〉考》一文[26],对记载岳麓书院历史的诸种志书版本、源流作了考证,是笔者所见最早的书院志研究成果。其后,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志〉考》一文[27],对自弘治七年至康熙五十九年八次修志的情况作了考证,理清了《白鹿洞书院志》修志的历史。李氏还有《〈白鹿洞书院志〉考述》一文[28],因应《白鹿洞古志五种》整理中的问题,是为对《白鹿洞书院志》修志历史较为细致的梳理。继刘志盛、李才栋之后,学者们对书院
志的研究拓展开来,已不限于最初的几所知名书院。如邓洪波《〈天下书院总志〉作于王昶考》[29],对《天下书院总志》一书的作者进行了考证,断定为清人王昶所作。陈时龙《书院志述略》一文[30],探讨了书院志在明代的发展阶段,进而考察其原因,又对清代书院志的编纂特点及书院志的体例、价值作了总结,颇具参考价值。陈时龙有《明代书院志考》一文[31],以明清地方志、文集以及现存书院志为主要史料,考察了88种明人所编书院志之版本、编纂者、刊刻时间,为明代书院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2)对书院志学术价值的探讨。其后,不少学者意识到书院志的价值,开始了对书院志的推介。如钱茂伟《〈姚江书院志略〉的编刊与史料价值》一文[32],对《姚江书院志略》这一稀见书院志的编刊情况作了探讨,认为该书是“研究姚江书院派难得的第一手资料,史料价值极高”。胡昭曦在《〈锦江书院纪略〉:一部稀见的书院志》一文中[33],对《锦江书院纪略》一书的主要内容作有介绍,并评述了其价值。类似的研究还有陈培礼《中国书院教育实录:〈嵩阳书院志〉的文献价值》[34]、蔡志荣、周和义《书院与地域社会:〈问津院志〉的文献价值》一文中[35]等。这些研究成果当中,王华宝《中国的书院志及其学术价值》一文[36],通过对《中国历代书院志》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的简要分析,考订文献,对一些模糊不清及错误论断作了纠正,并分析了书院志的体例、内容,探讨了书院志的名
称、总数及存佚问题,论述书院志的学术价值,考论结合,是为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3)书院志提要的撰写。这一研究侧重于从文献学的视角,对书院志的版本、作者、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订。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一书中[37],附录有《中国书院文献书目提要》,共著录书院志160余种,与本研究直接相关者118种,按省区进行编排,并作有提要,对志书有简要介绍。四川大学古籍所儒藏课题组所编《〈儒藏·史部·学校志〉提要》[38]对71种清代书院志作有提要,于清代书院志的研究大有裨益。江庆柏主编《江苏地方文献书目》[39]收有清代书院志13种,在提要中对文献的作者、版本、主要内容、文献价值均有涉及。
(4)书院志编纂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从志书编纂的角度对书院志进行了研究,较为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篇。陈恩维《试论书院志“主教育”体例的确立及其价值意义——以梁廷枏〈粤秀书院志为例〉》一文[40],以《粤秀书院志》为例,分析志书的编纂意图,指出该志在于“策职守,弘教化”,有经世致用的目的,志书的编纂者梁廷枏在修志体例上突出了主教育的特点。
王胜军《明道继统:书院志编纂与理学道统的建构》一文[41],是研究书院志编纂的力作。
王氏从书院志的编纂意图、编纂内容、表意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书院志的编纂不是一般的材料集合或事实纪录,编纂者有明确的目的在其中,即为建立、传承、发扬理学道统而服务,甚有见地。兰军、邓洪波《书院文献编纂与尊朱辟王实践——以瀛山书院为中心的讨论》是另一专门讨论书院志编纂的重要成果[42]。兰军、邓洪波发现《瀛山书院志》中部分记文与其它文献中所收同篇文章,内容存在差异,通过分析异文,结合志书编纂时的社会情境,进而探讨纂志者的意图及其时的学术转向,亦是颇具启发意义的研究。
2.2 书院课艺的研究
书院课艺是书院文献的又一大宗。清代书院注重考课,形成了大量的书院课艺。20世纪末学者们对书院文献的研究还局限在书院志上,进入新世纪,其它书院文献已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其中,书院课艺受到的关注尤多,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