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贵州省惠水县中医院外科贵州惠水550600)【摘要】目的 探讨踝关节周围创面修复的方法。方法 应用远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8 例创面获得满意关闭。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操作简单安全、成活可靠,适合于修复踝关节周围中、小软组织缺损。 【关键词】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创面修复 【中图分类号】r65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45-01  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少,组织伸缩性差,创面易感染,难以愈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血管恒定、蒂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旋转灵活[1],20033月至20056月,我们采用远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8 例创面,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 例,男5 明道资料例,女3 例;年龄2162 岁,平均54 岁。软组织缺损原因:急性外伤2 例,慢性溃疡3 例,皮肤软组织肿瘤1 例,慢性骨髓炎2 例,软组织缺损部位为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面积:4 cm×10 cm7 cm×10 cm,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筋膜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创面。
1.2  手术方法:(1) 皮瓣设计  皮瓣的轴心线即腓肠神经的走行线,即 窝中点与跟腱 外踝中点的连线,逆行转移皮瓣的旋转轴点为腓动脉的肌间隔筋膜穿支的发出部位,最低的是外踝上筋膜穿支,位于外踝上68 cm,以此处为皮瓣的旋转轴点[2],依缺损面积大小、形状设计皮瓣,皮瓣面积较缺损面积大2 cm,本组皮瓣最大10 cm×16 cm,保留远端筋膜蒂宽23 cm,大部分为带12 cm宽皮肤的复合组织蒂。(2)  手术方法  不驱血、止血带控制下手术。先作皮瓣上、后侧切口,在皮瓣上切口内到腓肠神经,手术操作平面在深筋膜至肌筋膜之间,将深筋膜与皮肤缝合固定防止皮下血管网与神经脱离。根据腓肠神经的走行方向适当调整皮瓣设计,使腓肠神经及神经营养血管位于皮瓣的中央1/3部。近端切断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结扎断端。在深筋膜下间隙锐性剥离,多携带些肌间隔筋膜,注意结扎从肌间隔深处发出的筋膜穿支,勿剥离太深以免损伤主干血管和神经。蒂部解剖应更细心,切开皮肤后向两侧作真皮下剥离,在两侧皮肤切口外0.51.0 cm处切开筋膜,在深筋膜下间隙锐性剥离至外踝上68 cm处,防止损伤外踝上筋膜穿支。皮瓣血运好即向远端明道转移覆盖清创后创面。供区拉拢缝合或中厚皮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