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辅导练习
赵普文言文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甚聪惠(__________) 为设果(__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
[3]文章的第一句话点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点,起到________作用。
[4]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外阅读。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古文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这番话是写__________的。在这段话里,他谈到的读书的要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_________________
(2)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这句话是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此三者缺一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古文阅读。
锯竿入城
鲁①有执②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④,但⑤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⑥者,莫之及也。
(注释)①鲁:鲁国。②执:手拿着。③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④圣人:才智超人的人。⑤但:只是。⑥愚:愚蠢。
[1]理解词句的意思。
(1)“初竖执之”中“初”的含义是________。
(2)写出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老父的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呢?请选择正确答案。( )
A.疑惑,询问。 B.嘲笑,反问。 C.自作聪明,反问。
[3]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都要学会变通,要灵活,不要片面与固执。 (_____)
(2)文中的“老父”助人为乐,但是却给那人出了一个馊主意。 (______)
(3)“世之愚者,莫之及也”的意思是世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人了。(______)
[4]读完古文,你想对这个“执长竿者”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古文阅读。
引婴投江
有过①于江上者,见人方②引③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④,曰:“此其父善⑤游!”
(注释)①过:经过。②方:正。③引:拉着。④故:缘故。⑤善:擅长、善于。
[1]“有过于江上者”看到了一件什么事?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2]“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这则寓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领的获得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先天的遗传。
B.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对象不同或环境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因人因事而异。
C.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
6. 阅读理解。
融七岁时,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
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1]解释加点词语。
A.置于寿台之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上面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阅读选文,你发现主人公有哪些优点值得你学习?(最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说:‘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我不需要向主人公学习。’”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理解。
滥竽充数
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③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④之,廪食以数百人⑤。宣王死,湣王⑥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齐宣王:齐国的国君。②竽(yú):古代的一种乐器。⑧南郭处士:南郭先生。
④说:“悦”,喜欢、高兴。⑤廪(lǐn)食(sì)以数百人:官府供给的粮食和那几百人一样。⑥湣(mǐn)王:齐宣王后的继任国君。
[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必三百人(______)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生活中那些( )
A.弄虚作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B.溜须拍马,喜欢阿谀奉承的人
C.夸夸其谈,经常言过其实的人
8. 课外阅读。
东施效颦①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③之,归④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⑤妻子⑥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①颦:皱眉头。②里:邻里。③美:认为……美。④归:回去。⑤挈:带着。⑥妻子:妻子和儿女。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东施效颦(___________)
(2)挈妻子而去之走(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在文中画出描写人们看到丑人“亦捧心而颦其里”的表现的句子。这种表现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施效颦最大的问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5]这个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 )。
A.每个人都要有追求美的勇气
B.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C.要懂得扬长避短,不能盲目模仿别人
9. 古文阅读。
赵普读书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①,阖(hé)户②启箧(qiè)③取书,读之竟日④。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hōnɡ)⑤,家人发箧视之,则⑥《论语》二十篇也。
(注释)①第:按一定等级建造的大宅院。②阖户:关门。③箧:小箱子。④竟日:整天。⑤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⑥则:乃,就是。
孙权劝学
初,权谓①吕蒙曰:“卿今当涂②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③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④,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⑤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①谓:告诉。②当涂:当道,当权。③治经:研究儒家经典。④涉猎:粗略地阅读。⑤士:读书人。
[1](理解词语)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普少习吏事(__________) (2)及为相(__________)
(3)家人发箧视之(__________) (4)肃遂拜蒙母(__________)
[2](合理选择)下列加点字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自以为大有所益
C.跪而拾之以归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体会含义)翻译下列句子。
(1)太祖常劝以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辨别)仔细研读两则文言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儿竞走取之(跑)
B.唯戎不动(只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