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练0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春秋初期,秦、楚、燕、吴、越等国被视为夷狄。后来这些国家不仅参加晋国主持的会盟,楚、吴、越还以自身实力主持中原会盟。该变化表明()
A.诸侯国间的夷夏之防逐渐淡化            B.南部各国经济实力迅速提升
C.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走向统一            D.各诸侯国实力逐渐趋向均衡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春秋初期,秦等国被视为夷狄,到后期参加、主持会盟,可以得出诸侯国间的夷夏之防逐渐淡化,故A项正确。吴越被骂
2.东周初期,士人游说出仕四方,但只要还在“华夏”范围内出仕,便不算违背道义。但后来被视为蛮夷戎狄的秦楚吴越广泛招揽人才的现象也不再被非议。这种变化表明()
A.民族融合与文化认同加强                    B.封建统治者极为重视人才
C.百家争鸣推动士阶层崛起                    D.士人出仕推动诸侯国强大
【答案】A
【解析】题干述及了两种现象,其一,在东周初期,士人只要在“华夏”范围之内做官,就不算“违背道义”,其二,到后来,“被视为蛮夷戎狄的秦楚吴越广泛招揽人才的现象也不再被非议”,说明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不断得到加强,故选A项;题干两个现象主要述及士人的“出仕”观念的变化,其重点在于“士人”,而不是“统治者”,排除B项;题干之意着重在于论述“士人”的出仕观,而不是百家争鸣,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士人”出仕观的变化情况,而没有涉及其出仕的结果如何,排除D项。
3.有学者认为,“华夏”并不是自古有之的,它形成于一定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是()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政治体制由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制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历史也由分裂趋于统一,华夏族与周边族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二日趋融合,故选C项;夏商西周还处于奴隶部落邦国阶段,排除A.B项;秦汉是华夏
族的重大发展时期不符合题干“形成”阶段,排除D项。
4.《商君书·垦草令》中说:“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由此可以看出商鞅意图()
A.加大赋税征收增加国家收入                B.分化社会阶层稳定统治秩序
C.抑制工商业以促进农业生产                D.增强农商竞争推动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商鞅之所以对商人征收较重的关税,其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农民去从事农业,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故选C项;题干中仅是述及对商人征收较重的关税,而没有涉及对农民征收较重的租税,从而让大量的农民去从事农业,排除A项;题干中商鞅主张“重关市之赋”,使农民不愿意从事商业,让商人对经商怠惰,而不是使农民和商人阶层进行分化,排除B项;题干中的“重关市之赋”,让更多的人去从事农业,而不是使农民和商人进行竞争,排除D项。
5.历史现象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出现于如图所反映的历史空间中的经济现象是()
A.农业生产以集体耕作为主                    B.劳动工具材质以青铜器为主
C.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                    D.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
【答案】C
【解析】材料图片信息“秦、韩、赵、魏、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战国时期,当时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故选C项;商周时期农业生产以集体耕作为主,春秋战国时期以个体农耕为主,排除A项;战国时期劳动工具材质以铁器为主,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南方经济超过北方,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D项。
6.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军功
C.废井田,开阡陌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答案】B
【解析】奖励军功意味着废除了世卿世禄,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的特权,故选B项;重农抑商打击的是工商业者,排除A项;废井田,开阡陌也是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但不是“直接”,排除C项;严密的户籍
制主要是强化了对老百姓的控制,排除D项。
7.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其主张却不被采纳,主要由于() A.孔子出身没落贵族                                B.诸侯忙于争霸无心变革
C.仁政思想不符合现实需要                    D.儒家学说不适应当时社会变革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即周礼,但是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春
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旧有的周礼制度已经不合时宜,变革发展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其主张却不被采纳”,故选D项;题干提及的是孔子的“主张不被采纳”,而不是其出身的原因,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在进行变革,而不是忙于战争,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提出了“仁政”思想,而不是孔子,排除C项。
8.《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中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二者都认为()
A.道生万物            B.顺应天命            C.人定胜天            D.天人合一
【答案】D
【解析】人应当遵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据此来看二者皆主张天人合一,故选D项;道生万物是老子强调的,排除A项;从材料来看二人不仅仅强调顺应天命,老庄二人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B项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主张,老庄二人都没有人定胜天的主张,排除C 项。
9.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二者思想都()
A.主张顺从自然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答案】C
【解析】老子所主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世间的一切都要遵从自然规律,孔子所主张的“以仁待人”、“以仁待物”,说明用“仁爱之心”去处理人世间的一切事情,据此可知老子和孔子都主张社会的和谐,故选C项;老子的主张中蕴含“顺从自然”之意,但孔子没有,排除A项;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而不是“战胜自然”,在孔子的主张中未涉及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项;“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思想主张,不是老子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
10.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政治剧变                                                B.经济的发展
C.社会大变革                                            D.统治阶级的提倡
【答案】C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诸侯争霸导致礼崩乐坏,各国变法对人
才的需要,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故选C项;A项只反映出政治上的变化,不够全面,排除A项;B项只反映出经济上的变化,不够全面,排除B项;D项只反映出军事上的变化,不够全面,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编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材料二《诸子百家关系图》,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什么特征?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
【答案】(1)诸子百家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相互传承发展;呈现多元到统一趋势。
(2)社会变革的需要;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儒、墨、法各执一端”和材料二著名思想家所属派别得出学派众多;由材料一“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和材料二中不同学派代表的关系得出思想传承发展及各派思想之间吸收融合;由材料二中不同学派的百家争鸣,到公元前200年韩非思想的推行可知多元到统
一趋势。第(2)问,本题可以从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学派众多是因为社会变革的需要;各种思想之
间相关联是因为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思想传承发展的原因是中华文化同源;各种思想最终统一趋势是由于国家统一趋势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