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剧是当前热门的剧种,为青少年提供了娱乐和休闲,使他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能够放松身心,因此受到青少年的追捧。作为电视媒介的主要播出节目之一,偶像剧也充分显示了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自然而然的、日常性的、渐进性的长期过程的影响,每一个置身其中的青少年,都会无形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方面被它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所影响。偶像剧自身的因素决定了它与青少年流行文化中的“偶像崇拜”文化、
“时尚消费”文化、“流行音乐”文化和“流行语”文化相互交叠、密不可分,它既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流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引导和推动着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发展。
一、偶像剧的热播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1.偶像剧的特征
偶像剧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故事主题大多是以多角的恋情为主的复杂的缠绵悱恻的爱情。(2)男女主角多是俊男靓女,且男主角一般很富有,女主角一般生长于单亲家庭或家境贫困,性格单纯善良且乐观积极。(3)大多使用优美浪漫的流行音乐作背景音乐。(4)故事情节一般都是一波三折。(5)部分偶像剧以当红明星出演作为卖点。(6)剧情中不乏轻松幽默的搞笑,贴近现代年轻人的生活。
从内容上来看,偶像剧主要以反映年轻人的生活为主,契合年轻人的心理,其情节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共鸣,这些内容可能是乖孩子般对现实生活的认同与接纳,也可能是叛逆时期对现实生活的抗拒与回击。从形式来看,偶像剧的表达方式或轻松搞笑,成为青少年休闲时光的最好精神伴侣;或怪异新奇,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或彩绚丽,使青少年放松之余,得到很好的审美愉悦。
2.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现象构成
进入新世纪以来,偶像崇拜、流行音乐、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出现在青少年学习和工作以外的休闲时光中最为普遍的流行文化现象。青少年流行文化和青少年价值观呈现出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更加多元
化发展的特征。根据“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在2003年做的调查与研究,“偶像崇拜”文化、“时尚消费”文化、“流行音乐”文化和“流行语”文化成为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主要现象①。
3.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与偶像剧的关系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统合迷失的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要经历从自我迷茫到自我确认的发展过程。青春期开始后,身心的急剧变化往往使青少年感到无所适从,他们这种内心深处的困惑缘于心中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自我形象,即所谓的“自我同一性”,因此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自我
论偶像剧对中国大陆青少年
流行文化的影响
●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顾理平 郑 炜
电视剧天地FORUM ON TV DRAMA
认同感。在青少年自我认同感形成的过程中,他们试图逐渐摆脱父母的权威领导,而现实又使他们不得不接受来自成人的管束,这一根本矛盾使得青少年较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和谐感。雷昂·费斯廷格提出
的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人总是无穷尽地追求认知协调,认知一致的需要是一种影响我们行为的强大动力因素②。因此,当人们觉察到信念、态度或行为不一致时,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认知失调),从而驱使人们改变态度、减少冲突,以求恢复均衡或协调的状态。个体通常通过追寻有利信息、逃避不利信息和选择性接受的方式来追求内心平衡、摆脱认知失调。
寻自我,遭遇“同一性危机”的青少年需要以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经验、倾向和对世界的感觉,以此寻和确认自己,表达自己,从而了解自己。青少年希望通过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样式来获得一种自我确认。偶像剧作为一种向青少年提供消费的文化产品,通过贴近青少年的思维和语言来创造一种相对美好的虚构的现实,满足了青少年的感情诉求,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认同感。许多台湾偶像剧将场景设置在校园,原因正在于此。偶像剧将正当的情感巧妙地设计在与社会管束相冲突的位置上,剧中主角的成功也在于他们赢得了与社会管束相冲突的情感,赢得了社会的认可。此种方式的成功,使青春偶像剧主角在不脱离既定生活的情况下,获得了冲破管束的快感,较易被青少年所接受。
对偶像剧的喜爱也是青少年体从众心理的表现,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作为受众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③。青少年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同辈文化的跟从和模仿,即他们从事某件事情的理由是“别人也都这么干”。青少年很少预存立场,容易相信媒体信息,常常对电视节目里的事物深信不移;同时由于认知经验和社会阅历的缺乏,对自己的判断往往缺乏自信,渴望得到体的接纳,害怕被体孤立,所以在事物的判断上容易采取跟从体意见的态度。这
样,当偶像剧成为青少年谈论的热点时倘若有谁不知道这些热门电视剧,就会被认为是跟不上时代而被大家孤立。因此,在从众心理的促使下青少年也就很自然地追捧起偶像剧,以确保可以在体中到共同谈论的话题,得到体的认同与重视,满足其精神上的归属感。
基于青少年接受外界信息的这些特点,他们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较快接受新事物,喜欢尝试新产品,较之社会其他体对新事物有更大的热情。他们厌恶枯燥、乏味、单调的生活,却对求新、求奇、求异情有独钟,越是新奇、新潮、新派的东西,越是喜欢。但同时,他们又承受着现实生活中成倍增长的竞争压力和就业风险。升学的烦恼、寻工作的困境、人际沟通的困惑、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等,这些压力使他们产生了悲伤、郁闷、焦虑的脆弱情绪。偶像剧为青少年构建了童话般的情境,提供了一种率真、恣意、没有功利性的生活状态,青少年可以通过观看偶像剧缓解现实的沉重与压力,进行情感上的宣泄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尤其是以“青春励志”为主题的偶像剧中蕴藏的催人奋进的力量,以及永远在人生路上奔跑的态度,正是偶像剧对“青春”最好的注解,而这正好迎合了青少年拼搏进取的心态,因而备受他们欢迎。
二、偶像剧对青少年时尚消费文化的影响
在“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课题组2003年做的调查中,37.3%的中小学生认为电视等大众传媒在介绍新潮的生活用品和娱乐方式方面对他们最具有影响力,是所有选项中最高的一项④。偶像剧
的制作者们把“形式美”做到了极致,从拍摄选址到镜头运用,再到后期剪辑都力求精致;演员的造型、化妆和服装设计都经过精心打造,既要吻合角身份又能引领时尚潮流,增添了画面的美感,给人以动感,符合青少年追求时尚的审美需求。而此类剧作呈现的生活状态和方式给青少年树立了一种时尚的标本,如典型的灰姑娘类型的偶像剧中,男主角往往身居豪宅,衣着鲜亮,驾驶跑车,出入高级休闲、餐饮场所,购买高档消费品,奢华的生活被认为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青少年在观看偶像剧的过程中,消费观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他们开始尝试效仿偶像剧中主人公的生活方式,从而逐步丧失消费活动中的价值判断主体地位,非理性消费行为增多。青少年时尚消费文化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物质生活,消费心态追逐前卫和新潮,消费方式崇尚个性和品位。下面将从衣、食、行三个方面分析偶像剧是如何作为一种青少年流行文化标杆性的指向影响着这一体的时尚消费文化的。
1.衣
衣着打扮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给他人留下印象的第一要素,因此,他们对衣饰的关注不仅出于爱美的需求,也是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偶像剧中,角的服装都是精心设计的时尚服装,包括配饰都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和追捧。如《对不起,我爱你》播出后,女主角的彩条纹毛衣和雪地靴的可爱形象深入人心,青少年争相模仿;台湾偶像剧《败犬女王》中男主角穿着格子衬衫和牛仔裤、身背帆布包的休闲造型也在青少年中引起了模仿热。与中老年人相比,青少年对
商品的品牌及其文化需求更为敏感,中国的青年已经成为世界著名品牌和文化商品的庞大消费。他们对名牌有着较高的认知度、较强的辨别能力和丰富的相关知识,偶像剧的热播对青少年的服饰潮流起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2.食
饮食作为生活情调和品位的载体,高档餐厅和咖啡厅都是故事发生的首选地点。幽雅的环境、中西美食已经作为偶像剧潜在的叙事元素存在,推动故事发展并影响受众的感情变化。韩国偶像剧中制作精美的韩国料理、炒年糕等等受到青少年的追捧,悄然开遍大街小巷的寿司店的消费对象也主要是年轻人。
3.行
许多时候,旅行是被作为一种生活品质对待的。浪漫的、高品质的生活,必然要有浪迹天涯时的浪涛拍岸,看月亮数星星时的优雅宁静以及奔跑欢笑时的繁花满坡。偶像剧中美轮美奂的场景,如《浪漫满屋》中坐落在海边的full house已经成为韩国热门的旅游景点,而台湾偶像剧中琳琅满目的夜市和小吃,如《转角遇到爱》中的蚵仔煎赚足了受众的眼球,吸引了不少大陆青少年慕名而去。
三、偶像剧对青少年流行音乐的影响
广义上说,任何一首流行的音乐都可称为“流行音乐”,而狭义的“流行音乐”是专指那些在我们当今音乐生活中覆盖面比较广,主要以电声乐队为演出形式,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唱法自由,主要为青年人喜欢的,常有较强商业目的的音乐。⑤青少年在任何时代都是流行音乐的“流行”体,流行音乐轻松流畅的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词以及对青少年生活内容的即时反映,都容易在青少年体中引起共鸣并迅速流行开来。
偶像剧的热播为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这些音乐多数是围绕剧中主题而制作的,如《恶作剧之吻》的主题曲say that you love me及片尾曲《恶作剧》,以轻松愉快的旋律及可爱诙谐的歌词表达了女主角对男主角的爱恋心情及故事主线;《命中注定我爱你》的主题曲《心愿便利贴》则讲述了男女主角从相识到相知到相恋的心情,温馨感人;《我的亿万面包》的主题曲《面包的滋味》及片尾曲《亿万克拉的幸福》也与片名相呼应,分别表达了爱情胜过面包,拥有爱情就拥有亿万克拉幸福的主题;而《败犬女王》的主题曲《没有如果》将女主角霸气又率真,果断且勇敢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由此可见,偶像剧中主题曲、插曲的基调多与偶像剧的总体风格一致:
或活泼幽默,或伤感哀情,或温情脉脉,或个性张扬,都是考虑到整个剧情发展和人物内心的情感而创作的,旋律通俗,风格细腻,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几乎每一段音乐都与画面有机配合,不仅加强了某段场景的戏剧作用和深度,而且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心情和营造了浪漫气氛。
偶像剧不仅捧红了影视艺人,也连带捧红了演唱主题曲的歌星,不少歌星为了能推动专辑的热卖,不惜花大价钱搭歌(即将自己演唱的歌曲与偶像剧结合起来)。与此相对应,偶像剧原创音乐的制作往往邀请业界知名的词曲作者来操刀,为了配合画面的美轮美奂和保证歌曲被观众记住并传唱,音乐的制作在质量上有一定的要求,词曲不能太生僻,同时歌词最好富有诗意,这些要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韩剧的流行在青少年中刮起了Hip-Hop热,港剧的热播带来了青少年学习粤语歌的热潮,同时促动了其他文化产业的繁荣,如由偶像剧主题曲改编成的钢琴演奏曲或舞曲配乐均长时间畅销不衰。
四、偶像剧对青少年流行语文化的影响
“流行语”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语言变化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表达了人们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心态。随着偶像剧的热播,“青少年流行语”也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大奇观。“青少年流行语”,是指主要由青少年创造、使用,并在青少年中流行的词语。青少年作为一个广泛的体、社会的新生力量,对“流行语”这一文化现象有着很强的接受能力,他们是“流行语”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青少年流行语”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青少年流行语”现象的考察,可以透视出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一个时期特定的社会文化心态。流行语作为青少年宣泄个人感情的一种形式,充分表达了青少年体当前学习、生活的某种心态。事实上,在当今的“青少年流行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偶像剧的热播有着密切的关联的。
1.模仿港台腔,语言组织随意
偶像剧在当下青少年流行语的建构和传播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尤其是台湾偶像剧,剧中主角夸张的闽南口音和语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语言,许多新兴的词组,如“灰常”(非常)、“口爱”(可爱)及每句话末尾的语气词“了啦”等早已在青少年当中流传开来。这类话语表达方式因其直观、简便、通俗、风趣而深受青少年喜爱并广为流传。
2.对偶像剧经典台词的模仿
青少年对各种信息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反应快
电视剧天地FORUM ON TV DRAMA
捷,常常直接照搬过来用以描述与指认多样化现象与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思想。作为青少年追捧的偶像剧,其台词经过精心设计,十分符合青少年追求个性、幽默风趣、强烈的反叛意识及偶尔颓废和面对现实的无奈情绪和心理特征。热播偶像剧《奋斗》中许多台词都被年轻人奉为经典,如杨晓芸这样描述她和向南的婚姻:“我们俩在一起完全就是一本书,书名叫《钢铁是怎样被腐蚀的》。”再如,《我的青春谁做主》中女主角钱小样的台词也充满个性和黑幽默:“女子无才便是德,我想我一定是太缺德了。”等等,这些个性化的台词在网络和手机中广泛流传,形成了鲜明的青少年的话语风格。
五、偶像剧对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的影响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各不相同的崇拜对象。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经历的单一和社会阅历的缺乏使他们愈发觉得,一个可供模仿的对象的存在对于自己的成长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而在传媒发达的现代社会,偶像剧的适时出现,让他们的模仿有了目标。随时间的推移,这种模仿逐渐变成了一种崇拜。从现实生活看,偶像明星是偶像剧票房和收视率的保证。偶像剧每年都会推出大量的青春偶像,从《还珠格格》到《流星花园》再到《命中注定我爱你》,创造一个个收视率神话的偶像剧捧红了不少明星,而陶醉在这些青春偶像剧中的青少年们,常因受到剧中人物表现出的专一、忠诚、幽默、可爱等性格特质的吸引,而不自觉地对明星们演绎的虚拟角产生崇拜之情,并进而延伸至明星本人。他们喜欢称呼自己心仪的明星为“我的偶像”,并时刻以其作为自身的榜样,模仿明星戏里戏外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喜欢与别人谈论自己的偶像,因此,“偶像崇拜”在目前的中国青少年体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偶像剧的热映对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起了推动作用。
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青少年创造了表层性的偶像欣赏。偶像在剧中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包括容貌、身材、发型、服饰、动作等,满足了青少年娱悦身心、寄托情感,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的心理需求。当然,这种崇拜只是停留在表面,虽然能给青少年带来美的享受,但对于他们的自我成长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其二是为青少年提供了实质性的偶像欣赏。偶像呈现出人格、气质
和某些精神上的闪光点,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起到一定的榜样作用,推动青少年通过认同一个偶像的内在特质,积极辨别偶像身上那些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特征,从而把偶像所代表的精神内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偶像崇拜的理想化过程,应该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欣赏到认同的发展过程。崇拜偶像的内在特征是积极的理性的崇拜,它可以促使青少年自我成长,确认人生目标,寻实现成功的道路。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的人生追求体验,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和偶像。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就是明星的时代。明星的不同特点和类型,使他们以生动可感的方式,满足了受众的想象和梦幻。偶像剧的风靡将这种理想和目标锁定在了影视明星身上,有别于70后、60后对政治人物的崇拜,当代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淡化了政治彩,更生活化和时尚化,也与当代青少年流行文化特点相贴合。
六、结语
偶像剧是当前热门的剧种,为青少年提供了娱乐和休闲,使他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能够放松身心,因此受到青少年的追捧。偶像剧自身的因素决定了它与青少年流行文化相互交叠、密不可分,它既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流行文化起了引导和推动作用。当今社会教育和文化界越来越多的批评指出偶像剧有其世俗性和功利性的文化特质,剧中大肆宣扬奢侈挥霍的消费态度,导致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甚嚣尘上,而身处其中的青少年体由于辨别是非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较弱,容
易受到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如他们的成才观念和职业选择观已经呈现出功利性、世俗化的特点,把个人收入、社会地位作为人生追求和个人成功的标志。电视剧的创作者应注意引导偶像剧中积极的文化因素,促进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青少年闲暇教育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本文编辑:林 辰————
①③“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与对策研究”课题组:《“青
韩剧偶像剧排行榜
少年流行文化现象”调查问卷与数据》,载《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2期,第67~78页。
②④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
351页、第358页。
⑤ 沈汝发:《且行且歌“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成长”研究》,
载《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第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