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
马晓 英语语言文化系 2008级3班 200803080069
内容提要: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它艰辛的申奥历程则体现了发展的观点。申奥成功后每天艰苦的训练成就了开幕式的美轮美奂,这也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而开幕式体现出的五千年灿烂文明与现代中国的特则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关键词:申奥 奥运会 发展 量变与质变 矛盾
正文:
2008年8月8日相信是14亿中国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就在那一天的晚上,我们在当时那个曝光率最高、属于未来的巨大而又奇特的“鸟巢”上演了令全世界叹为观止的奥运会开幕式,上万发焰火点燃北京城璀璨的夜空,也点燃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的自豪与骄傲!
但回首北京奥运会的申奥历程,我们发现成功的背后是第28届奥运会申报的一票之差,但我
们没有放弃,而是吸取它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充实发展,最终取得了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这其中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和辩证否定原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看成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具有创新精神。而辩证否定原理的实质则告诉我们:对于事物要扬弃,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旧事物要既批判又继承,在此基础上发展新事物。我们的申奥队伍就是依照这些原理工作的。他们没有气馁,而是分析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改进创新,制作出适合中国的新方案,克服重重困难,最终以绝对的优势取得了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在筹办开幕式的过程中,所有的演职人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次次的删减,一次次的彩排,最终才得以呈现给全世界一场美不胜收的开幕式,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演职人员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辛苦正是这量的积累,而我们也抓住了开幕式的时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成果,真正为全世界奉送了一场视觉的“满汉全席”,让全世界为之倾倒、沉醉。
在整个开幕式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反映中国源远流长文明的独特表演:为世界所尊崇的孔子的弟子高和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苍凉而富有韵味的古琴声音余音绕梁,昆曲等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太极表演表达着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刘欢与莎拉布莱曼合唱的《我和你》则表达了世界是一个大家庭的和谐理念。整个运动场上展现的2008张来自世界各地的笑脸让我们感觉到这是一个整个世界共同庆祝的节日。。。。这一切的一切无不都体现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每个事物既有自己的个性,同时又存在着共性。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既体现着我们国家的独特风格,但同时它也是属于世界这个大家庭的共同遗产,我们既要为祖国拥有如此多的优秀文化感到骄傲,同时又要担负起向世界展示我们优秀文化遗产的使命,让世界共同携起手来,保护我们共有的宝贵遗产!
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过去虽然已经有一年多了,但每每想起,仍感觉那震耳的击缶声仿佛犹在耳畔回响,因为“不喜张扬的中国用一场美轮美奂的开幕式表演征服了世界舞台”(美国媒体语);因为“它完美无瑕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的形象和世界人们的愿望”(原《巴黎竞赛杂志》编辑语);更因为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着马克思主义,我们用实际行动
萨拉布莱曼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强大!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陶德麟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第3版)
2、徐庆朴等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
(人民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次版)
3、汪青松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