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纵观世界文学史,描述爱情的文学作品很多,这些或凄美、或唯美的爱情故事总让我们荡气回肠。其中,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无疑可以作为爱情作品的典型,世世代代长久地流传下去。《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两部爱情悲剧作品,两部作品创作背景、表达特点、表达主题都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它们都已自身所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读者。
爱情是生命的点缀,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常见的主题。《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发生就都是因为男女主人公的自由恋爱。下面,笔者就《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就东西方的爱情悲剧进行比较,笔者主要是从表达特点、主题和思想、人物形象以及结局方面进行比较。
关键词
《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悲剧;比较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分别是东西方爱情悲剧作品的代表。《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由英国著名喜剧作家莎士比亚所写,被称为“著名西方悲剧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民间传说,感人至深,被时代流传。可以说,作为东西方的文学作品,其本质相同的性质就是爱情悲剧。但是,由于东西方社会性质、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发展的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有各自的特点。
一、绪言
(一)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东西方爱情的比较,通过进一步了解两部作品的爱情诧异来掌握东西方文学创作的特点和方式。
(二)研究意义
1、进一步了解爱情作品的本质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属于描绘爱情的文学作品,
虽说东西方有差异。但是从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其所描述爱情中两人的相识、相知以及相爱的过程都给我们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感人,那就是爱情的本质,两个人灵魂之间的相恋。
2、进一步掌握东西方文学作品的差别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虽说都属于爱情故事,但是由于东西方的差别,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表达思想还是表达特点、人物形象上,两部作品描述差别很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奔放的、热情的,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是内敛的、含蓄的。因此,对于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掌握东西方文学作品的差别。
(三)研究方式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资料的阅读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
法。笔者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主要查阅了《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的爱情观》等书籍,进一步了解二者的本质和诧异。
专家访谈法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笔者及时和导师进行沟通,悉心听取导师的意见,不断纠正论文撰写方向。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内容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要内容
《罗密欧与朱丽叶》主要是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主要以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有着宿怨的家族为背景展开故事。
蒙太古家的罗密欧瞒着父母参加普莱特家的宴会,为了到漂亮女孩,罗密欧和朋友戴上面具参加聚会,不料,宴会上,罗密欧对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在两人
不知道彼此身份的前提下,两人互相爱慕。然而,由于两大家族原本的冤仇,两个人的爱情受到了家族的阻挡。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也爱慕着朱丽叶,为了争夺朱丽叶。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最终提伯尔特被罗密欧杀死了。为此,统治者下令拘捕罗密欧,在罗密欧逃亡的前一天晚上,罗密欧和朱丽叶完成了新婚之事。然而,罗密欧离开后,同凯普莱特家族相处友好的、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就来求婚。凯普莱特决定下周四让朱丽叶和帕里斯伯爵下结婚。
为了逃婚,朱丽叶服了一种吃了就和死去一样的药,这样凯普莱特原本希望的婚礼变成了葬礼,罗密欧得知朱丽叶死去,他在她的墓前喝了真正的毒药殉情。当朱丽叶醒来时,看到死去的罗密欧,不能自已,自杀身亡。当双方父母知道此事后,互相悔恨,一起为罗密欧和朱丽叶铸了一座金像。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要内容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主要是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的发生时间是在我国的古代西晋时期。梁山伯为了考取功名辞家攻读,不料,在途中遇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侃侃而谈,志同道合,于是,两人
在草桥结拜为兄弟,后来,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起到红罗山书院读书,一读就是三年,第二年,梁山伯无意中得知祝英台是女子,两人在平常的生活中感情日益深厚。三年之后,两人学业完成,祝英台回家,梁山伯十八里相送成为绝唱。两人的爱情受到马梁山伯在师母的指点下,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不料遭到祝父的拒绝。梁山伯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此时,马有才前来祝家提亲,当祝英台得知梁山伯已经死去时,极为痛苦。当马有才来迎娶她,走到梁山伯的坟前,祝英台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传说中两人死后化为蝴蝶,纷纷起舞。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悲剧比较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均为感人的爱情故事,但是,二者在故事情节以及主题思想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笔者就这些差异做出如下具体阐述。
(一)表达特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故事情节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两人都是自由恋爱,同时都有反对力量的阻碍,最终都是因为为了对方而殉情。大致的故事情节相似,但是就从其故事情节的描述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很多不同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虽说最终是一个爱情悲剧,但是莎士比亚在描述其情节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喜剧作品中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这在语言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朱丽叶:明天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叫人来看你。
罗密欧:就在九点钟吧。
朱丽叶:我一定不失信,挨到那个时候,该有20年那么长久,我记不起为什么要叫你回来了。
罗密欧:让我站在这儿,等你记起了告诉我。
朱丽叶:你这样站在我的面前,我一心想着多么爱跟你在一块儿,一定永远记不起来了。
罗密欧:那么我就永远等在这儿,让你永远记不起来,忘记除了这里以外还有什么家。
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出,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之间的交谈是平等的、豪爽的、奔放
的。一对简单的对话流露出恋爱中的男女的幸福和甜蜜。
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表达方式则是内敛的、含蓄的,尤其是祝英台,虽说是爱慕者梁山伯,但是,她所表达的仅仅是送给梁山伯一个自己绣的手巾。他们之间的爱慕更多的是克制在心中,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从另外的角度来看,这种含蓄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后期的悲剧彩。
(二)主题和思想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情节内容大致相似,但是,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则截然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东西方之间的国家性质的不同。
1、创作背景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创作背景上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如下介绍:
《罗密欧和朱丽叶》主要是创作于资本主义国家,其创作时期正式文艺复兴时期。在了解
《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背景时,我们有必要对文艺复兴进行具体了解。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主要是指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欧洲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因此,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文学就随之产生。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主旨精神就是以人为中心,赞美人性的美好,着力描写现实生活,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愚昧。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作品的主要代表,作品所表达的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幸福权利的思想更是挑战了没落的宗教和封建思想。
罗密欧和朱丽叶作为两大对立家族的代表,他们的一见钟情从很大程度上揭开了资产阶级自私冷酷、压迫人性的序幕。随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爱,他们并没有因为家族的反对而放弃彼此的爱情,从某种程度上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幸福的追求。罗密欧逃亡后,凯普莱特逼迫自己的女儿朱丽叶嫁给帕里斯公爵,朱丽叶不同意,开普莱特威胁说:“你要是不同意,我就把你装进木笼里拖了去。”然而,朱丽叶并没有因为自己父亲的反对而放弃罗
密欧,她在神父的帮助下假死。种种为爱情的奔波解释了他们能够冲破封建家族仇恨和封建婚姻观念,追寻自己的爱情。最终,当罗密欧与朱丽叶纷纷殉情时,他们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捍卫人性的尊严和自由的这份勇气让我们震撼,当双方父母看着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尸体时,极为后悔,正是这种后悔表达了人文主义爱情的胜利,抨击了封建家族仇恨和封建的婚姻观点,进一步发扬了人文、自由等精神。可以说,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弘扬在很大程度上抨击了当时西方资产阶级传统力量和传统的宗教势力,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发展奠定了精神基础。
东方神起成员恋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创作背景则是封建统治极为专制的古代,封建专制统治下,普通老百姓毫无自由和权利所言,而且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封建礼教思想和制度极为严密。
《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创作的。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任何一个朝代的婚姻模式都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的,这种方式是封建社会男女婚姻结合的方式。这种的婚姻方式并没有爱情可言,因此,这样的传说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年轻男女对爱情的向往,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性质,这种可以自由相知、相识、相爱的方式并不被认可,反而,这种爱情方式则被当时封建人士的嘲笑,因为这种自由恋爱并不遵循当时的封
建礼教。而梁山伯和祝英台能够坚持为了自己忠贞的爱情而坚守,表达了他们敢于冲破传统思想的禁锢。然而,当梁山伯为祝英台殉情时,则体现了传统封建势力和传统宗教礼教思想的力量较大,梁山伯只能以死来表达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的不满。而祝英台最终也为之殉情,两人化为蝴蝶时,则表达了对美好自由爱情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封建势力和封建传统的礼教思想是一定可以打破的,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