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己的节奏成长的名人例子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乘风破浪”,你有没有发现,近期关于年龄和成长的话题讨论度越来越高了。
20岁,30岁,40+,仿佛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在试图打破年龄的标签,重新定义自己。
对于年龄与成长,莫言获诺奖8年之后的新作《晚熟的人》也写了这样的故事。
“这个小说里的人物跟我一起慢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在成长、在晚熟。”
“晚熟”这2个字,就足以概述一代人的成长——
有延迟,有等待,有沉淀,同时又有希望。
就像莫言本人一样,在时代的洪流下,在自己的节奏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11岁辍学
饥饿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
一个人成年之后,对某种物质的极度渴求,往往和童年的极度匮乏有关。
莫言对粮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他逛超市有一个习惯,一走进粮食的区域,就流连忘返,豌豆、黄豆、豇豆、绿豆,各种各样的大米,捧到手里面,闻着那个味道。
这种对粮食的崇拜,源于童年刻骨铭心的“饥饿”。
那时,为了吃上野菜,父亲让莫言的退了学,专门负责挖野菜。
莫言只有11岁的时候,也被迫辍学去放牛放羊,为了让羊吃得更饱,他中午也不能回家,只能带一块馒头吃。
“当年饿得半死的时候,梦想就是赶快吃上一顿饱饭。”如果能逮到一只老鼠,烧熟了,一家人一人分一口,就算是难得的加餐。
艰苦的日子,困难像商量好了一样总会扎堆上。
小时候的莫言还面对着随时可能失去至亲的巨大恐惧: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
童年的饥饿和恐惧使莫言知道——
食物对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什么光荣、事业、理想、爱情,都是吃饱肚子之后才有的事情。
“回顾往昔,我确实是一个在饥饿、孤独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我经历和忍受了许多苦难,但最终我没有疯狂,也没有堕落,而且还成为一个被人尊敬的作家,到底是什么支撑着我度过了那么漫长的黑暗岁月?那就是希望。”
他的希望,很大一部分来源就是文学。
二十不惑
先写小说后识字的作家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早早地被逼迫着前行。
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远行。
二十不惑大结局莫言文学梦想很早就有了。
小时候,莫言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读书,经常冒着被家长惩罚的风险读书,他还推磨换书看,推10圈磨才能看1页书。
“先读小人书,后来读长篇小说、历史小说,读多了之后就会想,既然作家是一种职业,那么我能不能行呢?文学梦想就此产生了。”
想当作家的念头,也起源于饥饿。
当时,莫言的邻居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回家做农民,经常和他讲到作家的事情。从他口中得知作家很富裕,一天可以吃三顿饺子。
莫言就问:“叔叔,我成为作家,是不是也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那人告诉他没问题,他就更加笃定了这个想法。
真正命运的转折点,在1976年2月,莫言应征入伍。
入伍时,他背着一套《中国通史简编》,买书的钱是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换来的。
带着这套书,在军旅生涯中莫言走上了写作之路。
参军5年后,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又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
再之后,1984年,29岁莫言拿着自己的小说,来到了北京。
“那时候学校主要采取了讲座式的教学模式,给学员留足了时间去创作,但因为历史原因,我们中的很多人语文基础,比如训诂,是有些薄弱的,所以面临着先写小说后识字的过程。”
刚到北京时,为了写作熬到半夜没有东西吃,就吃大葱喝热水,为了弥补知识上的缺憾他一直努力学习,经常看书到半夜。
好在,现实生活中,日子虽苦,但莫言终究是到了方向,在既定的方向走了下去。
20多岁的莫言,也如愿把小时候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距离他特别想成为的人越来越近。
三十而立
诺奖之前大胆早熟的人
“有的人小时胆小,后来胆越来越大,有的人,少时胆大,长大后胆越来越小,这就是早熟和晚熟的区别。”
这是《晚熟的人》里莫言对早熟和晚熟的一种解读。
莫言一直是一个“大胆早熟”的人。
莫言小时候活泼,有些小聪明。因为话多给家里惹了不少麻烦。父母提醒他“少说话”,他将笔名取为“莫言”用来自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