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求败在四十不惑之时用的剑是
二十不惑大结局是木剑。
第四境:木剑级
这是独孤求败的第四把剑——木剑:“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独孤求败在剑冢放的最后一把剑即木剑,很多人用剑重量以适合为要,然而独孤求败在第三给阶段却以七八十斤重的重剑为兵刃,这种举重若轻的境界其实已经高出了常人。到了四十岁后,木剑可为剑,草木竹石亦可为剑,万物皆可为剑,这其实相比之前举重若轻又上了一个境界,到了举轻若重的境界,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以心剑御万物而为剑,此与孟老夫子《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当有相近之处。此时到了以心御天下万物的境界,岂非人生之最高境界乎?
第三境:重剑级
这是独孤求败的第三把剑——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四十不惑。”金庸老先生在这里把三十岁到四十岁划分为一个人生阶
段,想要表达的也是人生到了这个阶段,见识、阅历、思想等都更上一层楼,对社会的认识也跟家深刻,不会轻易地感到疑惑和迷茫,早过了那个锋芒毕露的阶段,现在渐渐到了学会收敛锋芒,正如那无锋的重剑一样。老子的《道德经》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大的方正的东西你是看不到它的棱角的,就像那重剑表面看起来毫无锋芒,其实隐藏了最大的锋芒。这是独孤求败的第三重人生境界。
第二境:紫薇软剑级
这是独孤求败的第二把剑——紫薇软剑:“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当一个人跨过了人生年少轻狂的那个阶段后,为人处世会渐渐追求讲究方式方法,比如独孤求败用的软剑,软剑和利剑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软剑剑身是软的,进攻方向较之其他剑更加灵活多样,这就是我上述之意。孔老夫子说:“三十而立。”孔老夫子的原意是自己到了三十岁这个阶段做事情合于“礼”,言行都很得当,其实周礼一直是孔子追求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规范,而这句话到了我们现代人这里则理解成人到了三十岁这个阶段能够自立于社会。金庸老先生之所以会把二十岁到三十岁的这个阶段这样写,我想当有孔老夫子之意在其中。人生能够在这个阶段为人处世得当也好,自立于社会也罢,其实是建立在
这个时期做事情已经讲究方式,而不是像之前的锋芒毕露的与众争锋。这当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第一境:利剑级
独孤求败的第一把剑——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雄争锋。”这是独孤求败对这把剑的描述,里面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弱冠”,我们现在的法律规定是十八岁成年,其实古人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即成年的意思。独孤前辈在此说弱冠以前持利剑与河朔雄争锋,这其实代表了一个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轻狂,所谓手持利剑即代表锋芒毕露、年轻气盛之意。然而限于人生阅历和思想深度,这能在一个小圈子里面争长论短,即便像无敌于天下的独孤老前辈在弱冠以前也仅仅能与河朔之雄争锋。金庸老先生这样写其实是想表达出这个人生阶段的人生境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