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4中国734所不同类型大学排行榜
2014中国734所不同类型大学多项指标排行榜
武书连2014中国734所不同类型大学多项指标排行榜 | ||||
综合类 | 理工类 | 农林类 | 师范类 | 财经类 |
语文类 | 政法类 | 体育类 | 艺术类 | 民族类 |
大学类型反映大学的属性。通常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设立学科和专业,并定位学校属性。
在我国,19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将全国所有大学划分为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业、林业、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种类型。在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了学校的类型后,各大学凡与教育部门确定的学校类型不一致的学科和
专业,都要调整到其他大学。例如:1952年以前的清华大学是包含理学院、工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农学院等多个学科的综合型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时教育主管部门将清华大学确定为工科大学,于是这所学校的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农学院的师资和设备等全部调整到其他大学,部分其他大学的工科并入清华大学,清华成为只有工科一个学科门的大学。在这种苏联式的办学模式下,综合型大学即包括多个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大学在当时的中国已经不存在。
同样在苏联式的科研模式指导下,我国的科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及其各省市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其各省市社会科学院,以及其他专业科研院所承担。大学以教学为主,原则上不进行科学研究,也基本上没有研究生教育。故当时的大学类型,实际上是与科学研究无关的本科或专科的教学类型。
在2000年全国高校合并重组前,武书连一直沿用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大学类型并给出同一类型、同一省份大学的排名。例如综合类大学的第1名,简称“综1”;工科类大学的第2名,简称“工2”。见如下影印件(中国大学评价--1996研究与发展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8年第4期):
中国大学评价--1996研究与发展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8年第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上述学科与学科分离,教学与科研分离的苏式教学科研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在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自1978年起,我国的大学逐渐发生了变化。大学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学科发展,科学研究更多地进入大学与教学相结合,原有的以专业学院和教学学科范围为标准的大学分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2000年,我国政府对全国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重组。这次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1952年以来形成的以专业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建立了以多科和综合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结构。多数合并大学都有至少两个比较强的学科,过去单一学科结构的大学已经很少。但是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大学分类标准却没有随之改变。原有的单一学科的分类名称仍然勉强地维系着各大学的类型,这显然不能反映合并重组后中国主要大学的实际情况。
例如:由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三所学校,在2000年5月合并组成的华中科技大学,其工学和医学当时均列全国大学前6名,不过合并后教育主管部门仍将该校的类型确定为“工科”,医学被淹没在工科中。后来,教育主管部门将华中科技大学的类型变更为“理工”,仍然不能反映医学强项。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已经发展为成文理科并进
、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可是学校的“理工”类型仍然没有改变。这种学校类型不能反映学校实际学科组成的状况在许多大学都存在。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在2002年发表了“再探大学分类”的学术论文。文章刊登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2年第11期,以后又陆续作了一些修改。新的分类方法较好地反映了目前中国大学学科构成的实际情况。
新的分类部分保留了我国现行的按学科确定大学类型的方法,增加了体现大学科研规模的内容,形成了由学科比例和科研规模两部分组成的大学类型。在新的分类中,一所大学的类型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类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经管类、法学类、文学类、艺术类、体育类等若干类。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和师资情况,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例如:教育主管部门对华中科技大学的分类是:理工。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分类是:综合。但在武书连的大学分类标准中,按各学科比例情况,华中科技大学属于综合类,按科研规
模,华中科技大学属于研究2型,故华中科技大学的类型是综合类研究2型。再如:按各学科比例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属于文科类,按科研规模,中国人民大学属于研究1型,故中国人民大学的类型是文科类研究1型。
不过,目前教育主管部门仍沿用单一的学校分类标准向考生提供学校类型,故武书连的分类标准作为参考类型置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学校参考类型”中,供考生和考生家长择校时参考。
以下是按教育部确定的大学类型排列的中国734所不同类型大学多项指标排行榜,其中的“农林”类,包括了“农学”和“林学”两类。
在下表的教师水平、教师绩效、毕业生质量、新生质量对照排行榜中,凡等级在C级及以上的,列出排名和等级,D+级及以下的只列等级,不列排名,等级相同,排名不分先后。其中的毕业生质量得分,是新生质量排名和教师水平排名相加之和,毕业生质量得分相同的,按教师水平排名排列。
综合类大学多项指标排行榜
表中各项指标的排名为同一类型大学的排名,各项指标的等级为在全国大学中的等级。
(D+级及以下的学校只列等级,不列排名,等级相同,排名不分先后)
综合实力 | 校名 | 教师水平排名 | 教师水平等级 | 教师绩效排名 | 教师绩效等级 | 毕业生质量排名 | 毕业生质量等级 | 生源质量排名 | 生源质量等级 | 省份 | 学校类型 | 学校参考类型 | 备注 | |
1 | 北京大学 | 2 | A++ | 3 | A++ | 1 | A++ | 1 | A++ | 京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1型 | 国家优先发展大学 |
2 | 浙江大学 | 1 | A++ | 2 | A++ | 2 | A++ | 4 | A++ | 浙 | 综合 | 理科类 | 研究1型 |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
3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A++ | 5 | A++ | 5 | A++ | 3 | A++ | 沪 | 综合 | 理科类 | 研究1型 |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
4 | 复旦大学 | 4 | A++ | 4 | A++ | 3 | A++ | 2 | A++ | 沪 | 综合 | 文理类 | 研究1型 |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
5 | 南京大学 | 3 | A++ | 1 | A++ | 4 | A++ | 6 | A++ | 苏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1型 |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
6 | 武汉大学 | 9 | A+ | 9 | A+ | 9 | A++ | 10 | A+ | 鄂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7 | 四川大学 | 10 | A+ | 11 | A+ | 14 | A+ | 14 | A | 川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8 | 中山大学 | 7 | A++ | 8 | A++ | 8 | A++ | 9 | A+ | 全国985大学排名 粤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1型 | 985工程大学 |
9 | 山东大学 | 11 | A+ | 13 | A+ | 12 | A+ | 13 | A+ | 鲁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10 | 吉林大学 | 20 | A | 20 | A | 19 | A | 18 | A | 吉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11 | 南开大学 | 6 | A++ | 6 | A++ | 7 | A++ | 7 | A++ | 津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1型 | 985工程大学 |
12 | 西安交通大学 | 15 | A+ | 12 | A+ | 13 | A+ | 11 | A+ | 陕 | 综合 | 文理类 | 研究2型 | 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
13 | 中南大学 | 18 | A | 17 | A | 16 | A+ | 17 | A | 湘 | 综合 | 理科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14 | 东南大学 | 13 | A+ | 10 | A+ | 11 | A+ | 12 | A+ | 苏 | 综合 | 工学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15 | 中国人民大学 | 8 | A++ | 7 | A++ | 6 | A++ | 5 | A++ | 京 | 综合 | 文科类 | 研究1型 | 985工程大学 |
16 | 厦门大学 | 14 | A+ | 14 | A+ | 10 | A+ | 8 | A+ | 闽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17 | 兰州大学 | 12 | A+ | 15 | A+ | 17 | A | 23 | B+ | 甘 | 综合 | 理学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18 | 重庆大学 | 24 | A | 22 | A | 18 | A | 15 | A | 渝 | 综合 | 文理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19 | 湖南大学 | 17 | A+ | 16 | A+ | 15 | A+ | 16 | A | 湘 | 综合 | 综合类 | 研究2型 | 985工程大学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