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化学试题解析含答案
2017年,化学试卷上的试题有哪些是中考经常会出现的?我们来学习学习。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供大家参阅!
武汉2017中考化学试题解析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盐酸除锈 C.冰雪融化 D.蜡烛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解答】解: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盐酸除锈程中有新物质氯化铁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
【分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
B.空气是混合物;
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正确;
B.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没有空气分子,故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故错误;
D.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分子的性质、空气的组成、氧化物的概念、元素的概念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用霉变的花生
B.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
C.使用可降解塑料餐盒
D.用灼烧发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白污染与防治;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均衡营养与健康.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霉变的花生含有进行分析;
B、根据人体必需元素的补充要适量进行分析;
C、根据可降解塑料能在自然界中被微生物等分解进行分析;
D.根据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霉变的花生含有致癌物,不能食用,故A说法错误;
中考时间2017B、人体对所需元素的补充要注意适量,因为不足或过量都不利于健康,故B说法正确;
C、可降解塑料能在自然界中被微生物等分解,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这样可
以减少“白污染”,故D说法正确.
D、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基本是无味的,合成纤维燃烧一般会缩成小球或者融化掉,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张不可燃
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
C.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
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纸张的性质来分析;
B.根据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考虑;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运用天然气遇火可能会爆炸解答.
【解答】解:A.纸张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B.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和汽油,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素,不能降低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向水中加入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进行软化,故错误;
D.天然气遇火可能会爆炸,故错误.
故选B.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X属于有机化合物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可得X的化学式,在进一步分析.
【解答】解:由X+2O2 CO2+2H2O可知,左边4个氧原子;右边4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元素守恒,两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应该相等,所以左边还差了1个C和4个H,那么X的化学式就是CH4.
A、X的化学式就是CH4,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B、X的化学式就是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故错误;
C、X的化学式就是CH4,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4:1,故错误;
D、CH4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6.
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A.根据药品多少来分析;
B.根据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来分析;
C.根据压强的不同原因来分析;
D.根据木炭燃烧生成气体来分析.
【解答】解:A.若所用药品过少,就不会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故错误;
B.反应开始时,物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所以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故正确;
C.压强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木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与可燃物的着火点无关,故错误;
D.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无法测定,故错误.
故选B.
【点评】解这类题目,主要是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根据结论得出的物质性质,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7.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丙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钠,则甲是硝酸钠
B.若甲、乙、丁都是氧化物,则丙一定是碳酸钙
C.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可以全部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D.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乙可用来灭火,则丙一定是单质碳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结合图框,进行分析:
A、甲不可能是硝酸钠,因为硝酸盐、钠盐都为可溶性盐,故硝酸钠不可能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B、考虑丙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等;
C、考虑甲、乙、丙、丁分别为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水等,进行分析;
D、考虑丙可能是单质碳、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
根据“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结合图框,进行分析:
A、甲不可能是硝酸钠,因为硝酸盐、钠盐都为可溶性盐,故硝酸钠不可能复分解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故说法错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