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花非花》: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文字根据杨雨老师讲座整理
听众朋友,你好!今天这一讲我们一起品读的是苏轼的偶像,白居易的《花非花》这首词听上去很短,很简单,我们先来读一遍。
《花非花》
白居易
及第花在古代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不过,这首听上去很简单的词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极其曲折的爱情故事。
我们曾经一起读过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那是白居易在晚年的时候送别爱妾樊素写下的爱情词。而这首《花非花》据说要和白居易年轻时候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有关。不过,我先卖个小小的关子,先不讲白居易的初恋故事,而是先来讲讲《花非花》这个词牌名。
《花非花》,也是白居易的自度曲,(解释:1.谓在旧有曲调外,自行谱制新曲。2.指在旧词调之外自己新创作的词调。)所以调名就用了这首词的第一句。《花非花》成为词牌,也就是从白居易这首词开始的,而且和早期的很多词调一样,这首词也带着明显的七言诗的形式。“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前面四句都是三言句式,是由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折腰而成的,后两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仍然是七言的句式,明显带有七言
绝句演变而来的痕迹。只不过它的韵脚押的是去声韵而已。那我说这首花非花是白居易为他的初恋创作的。当然这也并不是定论。因为这首词最大的特点就是朦胧,很像朦胧诗的感觉。很难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所以泛泛的理解为是一段朦胧的恋情词也未尝不可。但是很多学者确实是推测,这首《花非花》属于白居易早期的作品,很可能是写于贞元16年,也就是公元800年以前,这一年白居易进士及第。
白居易在贞元16年进士及第这一年,他是29岁。这应该是白居易前半生当中,最最风光得意的一年了。因为他以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高中进士,2岁的白居易是那一年同榜进士当中最年轻的一位。正所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这首很可能写于青年时期的《花非花》,却并没有年轻人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而是流露出淡淡的,经过刻意压制的离愁别恨之情。而且这种离愁别恨的抒发还特别含蓄,好像生怕被人看穿了似的。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词一开始白居易就给我们放了个烟幕弹,营造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花非花雾非雾”强调的是朦胧感,雾里看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视觉感受,他本来的意思,其实挺不浪漫。
这个成语出自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开。”他原意是形容老年人老眼昏花,后来的就比喻看东西看不清楚了。而白居易在这里写的并不是一件客观的物件,而是指的一种抽象的情绪,好像也仿佛是雾里看花一样,他很难用语言去描述清楚,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所以他只好笼统的说“花非花雾非雾“,像花又不是花,像雾又不是雾,那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好像能够看到白居易无奈的摊开手,耸耸肩,说了一句,我也说不清啊。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从“花非花雾非雾”写到“夜半来天明去。”其实是白居易从朦胧感写到了情绪的稍纵即逝。这种情绪本来已经很模糊,很难把握,可是它很短暂,根本不给你看清楚的时间,马上就烟消云散了。短短的四句词,已经将情绪的朦胧和情绪的短暂,写得入木三分。而接下来的两句,更加突出了这种朦胧和短暂的感觉。“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来如春梦几多时”写欢聚的短暂。“去似朝云无觅处”则是写离别的
漫长。在这两句词当中,春梦和朝云,其实暗含了一个特别有名的浪漫典故。战国的时候。楚国大才子,也是屈原的弟子宋玉写过两篇很有名的《高唐赋》《神女赋》。《高唐赋》是写楚怀王,在游览高唐的时候,梦到了巫山神女,并且还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神女赋》则是写楚襄王与神女的梦中相会。在《高唐赋》的序言当中,宋玉这样说,当年楚怀王游高唐的时候,大白天的时候因为疲倦睡着了,他梦到一位美丽的女子对他说:'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后来这位巫山神女在与淮王告别的时候又这样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第二天早上,楚怀王醒来一看,巫山的风景果然像梦中巫山神女所说的那样,早上是朝云,傍晚的是行雨。于是淮王就专门立了祠庙号曰朝云。
从此,古典诗词当中一旦出现春梦、朝云,朝云暮雨,阳台雨,阳台梦,云雨巫山等等,这样一些意象,其实都是在写男女的情爱绸缪。像李白的《清平调》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也用过这个典故。“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刘禹锡也用过这个典故“巫山巫峡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君回唱竹枝歌。”
因为宋玉的赋写到楚怀王和神女的梦中相会,梦中相叠,就已经昭示出爱情的短暂和不确定性。所以白居易也是用这个典故,来抒发情爱的短暂和无法把握。“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半夜才姗姗而来,清明急匆匆而去,逗留的时间是那么短暂,一旦离别,就好像早上的云,一会儿就消散的无影无踪,再难寻觅了。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真的是一种极其美好,极其浪漫,却又极其无奈的爱情。我说过这首词,极有可能是青年白居易为他的初恋而作,那么不妨就来讲讲他和初恋爱人的故事吧。
在贞元七年,也就是公元791年,白居易20岁的时候,因为他的父亲职位调动的原因,他来到了徐州的符离,并且在这里度过了三年的青春时光。就在这一段时间,他和15岁的邻家女孩湘灵,发生了一段炽热的恋情。白居易有一首《邻女》诗,有可能就是追忆当年初识湘灵之后的美妙感受。“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
绣床前。”15岁的娉婷少女,貌似天仙,就好像阳光下的嫦娥,又好比陆地上盛开的莲花。而且湘灵不仅人长得清秀漂亮,歌也唱得好。当她闲时哼唱起当地的民谣小调,是那么的悦耳动听。白居易常常沉醉在湘灵美妙的歌声当中。那是他最留恋的,最无忧无虑的初恋时光。
从贞元七年到贞元14年,也就是791年到798年,这期间除了短暂的离开,白居易前前后后在符离住了大约有六年的时间。度过了20岁到27岁的青春华年。符离时期的白居易,除了闭门苦读,最幸福的时光,很可能都是在湘灵姑娘的温柔陪伴当中度过的。直到白居易27岁的时候,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参加科举考试。而且在贞元16年,也就是公元800年,白居易进士及第。就在这一年,他还写下了情真意切的《寄湘灵》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