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刻苦读书的⼩故事
  读书丰富了⼈的思想,如接触博⼤智慧的⽼⼈;读书拓展了⼈的精神世界,使⼈⽣更加美丽。你看过哪些名⼈的读书⼩故事呢? 以下是⼩编整理了⼀些名⼈刻苦读书的⼩故事,欢迎⼤家阅读。
  ⼀:苏洵发愤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学家,唐宋⼋⼤家之⼀。他⼩时候很贪玩,直到⼆⼗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切时间学习。有⼀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读书。他的妻⼦端了⼀盘粽⼦和⼀碟⽩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已经吃完了,碟⾥的⽩糖却原封未动,⽽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粒。原来,苏洵只顾专⼼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学⼤家。
  【感悟】从古⾄今,年⽼发奋学习的事例也⽐⽐皆是,青少年年⽼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缩短,活到⽼学到⽼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说⼈到中年,就是⽼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岁的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
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我解嘲地说:“考⼀次,我就离状元近了⼀步。”直到宋太宗雍熙⼆年(985年),他才考中进⼠,被钦点为状元。他⼀共考了四⼗七年,参加会试四⼗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发的⽼翁了。在⼤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称:“皓⾸穷经,少伏⽣⼋岁;青云得路,多太公⼆年。”⾔明⾃⼰是⼋⼗⼆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酸!
  【感悟】梁灏⼋⼗⼆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逢五代乱世,⼈⽣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称颂和学习。⼤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的⼀⽣是⼀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标,实现⾃⼰的理想。
  三: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从⼩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却买不起灯油,⽆法在夜间学习。⼀天夜⾥,他正躺在床上默诵⽩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他灵机⼀动,把邻居家的灯⽕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的⼈影投⾝到墙上,酷似⼀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
墙上晃来晃去。⼩匡衡灵机⼀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过,照射到我这⼩屋⾥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兴地⼀⾻碌从床上爬起来,来⼀把凿⼦,在墙壁下⽅偏僻处凿了个⼩⼩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块⼉地⽅。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块⼉宝贵的光亮处,专⼼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天帮⼤⼈忙⽥⾥的农活,夜晚借着那⼀⼩束从隔壁⼈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终于成为⼀代学者。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的努⼒才是成功的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的学习毅⼒。
  四: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时候⾮常淘⽓。⼀天,镇⾥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的锣⿎声,便在家⾥坐不住了,趁着⽗亲不注意,他⼀溜烟⼉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突然,热闹的锣⿎声停了,从后台⾛出⼀个⼈,对台下⼀拱⼿说:“哪位⼩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的⼩⿁。”那些平时⾮常调⽪的孩⼦这会⼉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我来!”⼩鲁迅⾛上台去,让戏班的⼈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了,⼩伙伴们都⾮常佩服他的勇⽓。
  鲁迅12岁那年,被⽗亲送进了⼀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精灵⾮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东⽅朔说过有⼀种⾍叫“怪哉”,⽤酒⼀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先⽣,这‘怪哉’⾍是怎么⼀回事呢?”
  先⽣却板着脸,很不⾼兴地回答:“不知道!”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应该读书,先⽣不喜欢学⽣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分严厉的先⽣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学习,制作了⼀张⼩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
字:“读书三到:⼼到、眼到、⼝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每读⼀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个字,读过⼏遍之后,就⽤默读来加深对课⽂的理解,⽤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感悟】学习要讲究⽅法,循序渐进,⽇积⽉累。真正会学习的⼈,要善于取舍,要选择正确的,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了解必需的。同时,学习需要思考。有些⼈虽勤于学习,但不过只是泛泛的
阅读,任何理论观点都只在脑海⾥⼀晃⽽过,是所谓“学⽽不思则罔”。“读书三到”是鲁迅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地总结学习⽅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去攻读,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五:陈景润认真读书
  陈景润⼩时候经常和哥哥⼀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本书,藏在⼀个别⼈不容易发现的⾓落或桌⼦底下,⼀边津津有味地看书,⼀边等着别⼈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别⼈也忘记了他。
  上学期间,陈景润酷爱数学。当⽼师讲解数学题时,他总是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课后布置的习题他也认真去做。陈景润在解题的过程中得到了⽆限乐趣。数学是⼼智的⽐试和较量。陈景润对于解题,向来不吝惜时间和精⼒。陈景润不懂就问,别看他平时沉默寡⾔,但向⽼师请教时却毫不羞涩和胆怯。他的求教⽅式很特殊:看到⽼师外出或者⽼师从⾼中部到初中部去,他就紧追上去,和⽼师⼀起⾛⼀段路,并且⼀边⾛,⼀边问问题。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学沈元教授的课。沈元教授给同学们讲了世界上⼀道数学难题:“⼤约在200年前,⼀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任何⼀个偶数均可表⽰成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理论。但他⼀出⽣也没有证明出来,哥德巴赫带着⼀⽣的遗憾离开了⼈世,却留下
了这道数学难题。长久以来,‘哥德巴赫猜想’之迷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结果,并成为世界数学界⼀⼤悬案。”沈元教授把“哥德巴赫猜想”作了个形象的⽐喻,他把数学⽐喻成⾃然科学的皇后,把“哥德巴赫猜想”⽐喻成皇后皇冠上的明珠!沈元教授讲解的“哥德巴赫猜想”像磁⽯⼀般吸引着陈景润。
  许多年之后,陈景润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66年,他发表了《表⼤偶数为⼀个素数及⼀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这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史上具有⾥程碑式的意义。他所证明出的那条定理震动了国际数学界,后来这条定理被命名为“陈⽒定理”。
  【感悟】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个⼜⼀个的难关,取得巨⼤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提供两种⽅法借鉴:1、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要尽量配合。2、⾃制法:为⾃⼰⼀个奋⽃的⽬标,这个⽬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标,让⾃⼰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的地⽅贴上⾃⼰的⽬标提醒⾃⼰。
  六:爱读书的陶⾏知
  陶⾏知⼩时候⼗分聪明。他常到邻村叶家玩,看到厅堂⾥的对联字画,就⽤⽵条在泥地上描摹。他到了读书的年龄,家⾥却⽆⼒缴纳学费,幸好有位秀才在附近开馆教书,很喜欢聪明好学的陶⾏知,愿意免费收他为学⽣。这样,6岁的陶⾏知就得到了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9岁时,陶⾏知来到外婆家,
外婆见他聪明伶俐,就把他送到吴尔宽先⽣的学堂伴读,陶⾏知这才正式⼊学。在那⾥,陶⾏知练出了⼀⼿好书法。启蒙教育结束之后,他便进⼊学堂,读四书五经。
  10岁时,因⽗亲失业,陶⾏知只得半⼯半读。他每天砍⼀担柴,挑到城⾥卖掉后再去上学,每天往返20⾥,就这样学完了四书五经。这时的陶⾏知已深知读书对穷孩⼦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因此学习更为刻苦⾃觉。他听说距黄潭源村15⾥的⼩南海航埠头曹家,有⼀位满腹经纶的前清贡⽣王⽼先⽣在主持学馆,便前去求学。王⽼先⽣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便免费让他伴读。
  少年陶⾏知迫于⽣活的压⼒,不能⼀⼼读书,必须经常参加劳动。他有时替⽗亲挑⽠、挑柴进城出售,有时帮母亲挑⽔、洗菜。崇⼀堂校长见陶⾏知勤奋好学,便允许他免费⼊学。这样,15岁的陶⾏知进⼊了崇⼀学堂。由于基础扎实,他⼀⼊学就直接被编⼊⼆年级,毕业时,他的成绩名列第⼀。在崇⼀学堂读书期间,陶⾏知既学现代科学知识,⼜没丢下古典⽂学。因为家境不好,他向崇⼀学堂的同学借来唐诗选本,在吟诵之余将⼀本书⼯⼯整整地抄完了。还书时,同学的⽗亲问陶⾏知唐朝诗⼈中最推崇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甫和⽩居易。”并说::“杜诗沉郁有⼒,多伤时忧国之作;⽩诗通俗易懂,道出民⽣疾苦。”同学的⽗亲为陶⾏知有这样的想法⽽感到惊奇,他认为陶⾏知⼀定会有所作为。
  后来,陶⾏知成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感悟】陶⾏知在家境⼗分困难的情况下学完了四书五经,⼜学习了现代科学和古典⽂学,终于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他的事例说明,环境再恶劣都不能成为不学习的理由。⼀个对知识充满渴求的⼈,不会被困难、环境等诸多因素所阻碍,⽽是把这些不利因素转化为勤奋努⼒的动⼒。
  七、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是晋代的名⾂,以博学闻名。他从⼩勤奋好学,但家⾥特别穷困,有时甚⾄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这样⼀到晚上,车胤就不能读书,为此,他⾮常苦恼。
  ⼀个夏夜,车胤⽆聊地坐在屋外纳凉。这时,在草丛⾥飞来飞去的萤⽕⾍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些⼩⾍⼦⾝上⼀闪⼀闪的亮光多像灯光呀!他赶紧来⼀个⽤⽩纱制成的⼩⼝袋,⼀⼝⽓捉了⼏⼗只萤⽕⾍放在⼝袋⾥。这么多⾍⼦发出的光聚在⼀起,
不就是⼀盏⼩⼩的灯吗?车胤拿着这盏“灯”,⾼兴地进屋读书去了。就这样,车胤经历长年累⽉的苦读,终于成为⼀个有学问的⼈。
  【感悟】晋朝⼀代名⾂车胤,⼩时候家⾥的条件并不好,甚⾄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但他为了读书学习,并不⽓馁,⽤装了⼏⼗只萤⽕⾍的“灯”勤奋读书,最后终于成为⼀个有学问的⼈。古⼈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尚且好学不厌,现在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个如此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青少年来说,就更应该努⼒学习,奋发向上,不要浪费了求知求学的好时光。
  ⼋、吕蒙读书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将,他曾多次⽴下⼤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将军了,肩上担⼦很重,⼀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次,他读到孙膑
⽤“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头钻进书堆⾥,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有长进。孙权⼤为⾼兴,就让吕蒙担任了⼤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感悟】不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是不可缺少的。古⼈说:“⽣下来就知道的⼈,是上等⼈;学习之后知道的⼈,是次⼀等的⼈;经历困苦才学习的⼈,⼜次⼀等;经历了困苦还不知道学习的⼈,就是最下等的⼈。”当前,青少年正在经历困苦,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可能就真的会成为最下等的⼈了。所以,青少年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的知识,增长⾃⼰的才⼲,为今后的就业谋⽣做好充分的准备。
  九、孙康映雪读书
  晋朝⼈孙康⾃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利⽤夜晚时间
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须点油灯,往往读⼀个晚上的书,就要⽤去⼀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到天⿊,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
  有⼀年冬天,天⽓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场⼤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越来越亮,他甚⾄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出门⼀看,原来是下了⼤雪,是⽩雪把窗⼝映亮了。孙康⼼想:既然⽩雪能映亮窗⼝,那么⼀定也可以⽤积雪照着读书吧。想到这⾥,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个⼈蹲在雪地⾥,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脚冻僵了,就起⾝跑⼀跑,搓搓⼿脚。
读书小故事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过。功夫不负有⼼⼈,孙康最终摆脱贫困家境,成为⼀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感悟】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只有通过刻苦努⼒,才能成功。特别是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就要利⽤⼀切时间去学习,不要放弃,不要畏惧,要在困境中磨砺⾃⼰。
  ⼗、唐汝洵苦读书
  唐汝洵是明朝⼈,他⼩时候是个既聪明⼜可爱的孩⼦。谁知,他5岁那年,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光明。
  他再也看不到外⾯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也看不到⾃⼰的亲⼈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并且开始积极地⾯对⽣活。
  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旁仔细地听,⽤⼼地记。虽然他很坚强,但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因为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别⼈多很多的努⼒。有时候,课⽂很长,他凭⽿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讲的内容,只好学古⼈⽤结绳记事。他还喜欢上了诗歌,因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他不⽤眼睛也能体味到。经过不懈努⼒,唐汝洵终于成为了明朝著名的学者和诗⼈。
  【感悟】唐汝洵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更没有⽣活在别⼈同情的怀抱⾥,⽽是⽤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志去激励和感召他⼈,使⾃⼰弱⼩残缺的⾝躯显得⾼⼤、伟岸。⼀个健康的⼈要获得如此成就,尚且要付出很⼤的努⼒,⽽⼀个历经坎坷的残疾⼈都能如此⾯对⽣活,我们正常⼈不更应该热爱⽣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