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它不仅是维持生物因中生命所必需的,而且参与地球表面的各种过程,如水循环、化学和物理风化、陆地上和海洋中的光合作用及腐败作用等,各种波动、流动和海洋化学也都与大气活动有关。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就像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但同时人类也在影响着大气圈。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本来相对稳定的成分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大气圈的成分逐渐改变,大气成分改变导致大气理化性状的改变,进而产生一系列环境效应,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臭气层破坏、酸雨等。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
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面对温室效应,我们只能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目前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有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
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为了减轻对大气臭氧的破坏,人类应该选择不含氟的冰箱、空调机及汽车等制品。由于使用了氟利昂的喷雾类商品不在少数,因此应尽量不购买使用含氟喷雾类商品。
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因此排放这两种污染物多的国家和地区,也是酸雨多的国家和地区 酸雨会毁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使有机物分解变慢,土壤板结,透气性差、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酸还可以和土壤里的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可使土壤中的铝渗透出来,这就有可能对生物产生毒性,酸化还会使土壤中的养分流失。随着酸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酸性增加,对建筑材料的侵蚀也越来越严重,对许多著名的文物古迹、纪念碑和桥梁等造成巨大损失。 酸雨还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根据有些科学家估计,因酸雨的危害,每年要夺走7500一12000人的生命。酸雨可导致癌症、肾病和先大性缺陷患者大量增加,不少人还因酸雨得眼疾、结肠癌、老年性痴呆症以及其他一些疾病。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全民都参与起来,并不是个人或是某一部分人的义务。减少酸雨的危害,首先要从的大的方面解决,就是改变能源结构,寻新的能源,这是的最主要的,因为这就是源头,其次要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来限制,管理企业工厂做好环保措施,如改进生产技术,减少排放等,还有就是我们大家的自觉,多做做宣传,能让更多
的人参加到这个活动中
    人类对大气圈的影响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危害就是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防治空气污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个人、集体、国家、乃至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大气圈不但影响这人类的自身,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所有活动,为了更好地发展,人类应该保持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发展,切记因为眼前的利益而绝了自己也绝了子孙后代的后路。同时,身为小人物的我们也不可认为大气圈的保护单方面是国家或政府的责任,保护大气圈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