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CRITICISM ON FILMS
电
影
批
评达德利•安德鲁(Dudley Andrew)提出“借用
(Borrowing)意为艺术家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从之
前的一个总体成功的文本那里,借用素材、思想或形
纵观中外电影史,在电影工业化的大背景下,电影制
作方为了缩短制作周期,节约制作成本,都会借用已
经成熟电影的制作套路和设计方法。在复刻经典电
影桥段时,如果拿捏不当,失去了与自身文本的联系
和承接,必然出现生硬照搬之嫌;相反,如果拿捏到
位,不但能够实现厚重的表意,还能借助经典引发受
众的共鸣。
2004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电影《功夫》横空出世,
《功夫》想象力丰富,故事张弛有度,特技效果耳目
一新。在中国内地全年票房只有15亿人民币的情况下,
《功夫》一举拿下1.73亿人民币的票房,成为当之无愧
的票房冠军。同时,《功夫》在各大电影节锋芒毕露,
斩获多项大奖;《功夫》在海外同样取得非常高的评
价和不俗的票房。在当时,能够合理地到商业性与
艺术性的最大公约数的华语电影凤毛麟角。《功夫》
同样是周星驰导演生涯的转折点,一方面是周星驰电
影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票房大获成功,信心倍增;另一方
面,经历了《少林足球》的试水,周星驰在《功夫》中开
始大量使用CG特效,成为他天马行空想象力的重要载
体。于是,周星驰开始向自己致敬,在2008年上映的电影《长江七号》中,周星驰大量致敬自己电影的桥段,不过由于故事文本自身局限,《长江七号》制作水准并未达到预期,没有产生深远影响。
周星驰所有电影一、社会秩序的伦理崩坏与品性扭曲在早期的周星驰电影之中,存在大量向经典电影致敬的桥段,被致敬的电影有《007》《英雄本》《这个杀手不太冷》《重庆森林》、库布里克系列电影、李小龙系列电影等。由于周星驰的个人诉求表达特鲜明,借用的桥段与自身电影相得益彰,二次创作而成的“周氏戏仿”也变成了经典片段。《功夫》的故事背景设置在20世纪40年代的广东,黑帮横行,社会混乱,暴力当道。“背景在字面的惯常比喻意义上‘衬托出人物’(sets the character off),它是人物的行为与感情适当显现所背靠的事物集合与地方”[2],人物在成长过程中行为和感情极大地受背景所影响。主人公阿星生性善良,儿时便有行侠仗义的豪情,然而,阿星却无力伸张正义,他渐渐意识到,
在这个秩序崩坏的年代,唯有变成一个坏人才能不被欺负。讽刺的是,孱弱的阿星在行恶的路上也是处处碰壁,处于沮丧中的阿星不得不把行恶的对象瞄准更弱小的对象——阿芳。两次抢劫阿芳后,阿星认出了阿芳正是自己儿时出手相救的哑女,唤醒了自己潜意识里的善良一面,自我意识觉醒。在包租公、包租婆与火云邪神对峙的时候,
【作者简介】 黎 丹,女,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助教;
雒仁启,男,山东德州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影视文化与媒介传播研究。黎 丹 雒仁启
论周星驰电影的借用叙事策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