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帝内经》养生思想及方法
【摘要】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四大国粹之一,博大精深,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中医养生是祖国医学的瑰宝,重在强调未病先防,养生的目的就是“治未病”,通过养生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生。《黄帝内经》是中医养生理论的经典,强调疾病的发生由感受邪气、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等病因引起,这些致病因素影响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养生篇中提出了效法于自然阴阳的变化、饮食起居有节等养生法则,倡导人类通过调节四时阴阳变化而调养形神,调畅情志,从而达到人体阴平阳秘,形神统一,人体就能健康而不受病邪入侵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关键词】黄帝内经;治未病;中医养生
引言: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也逐渐地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是中医养生的起源与精髓,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阐述中医养生的目的就是防止疾病的发生,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思想,是中医学几千年来养生的精髓所在[1]。人们可以通过运动、调节饮食,调节情志等方法来增强自身正气,使邪气不能入侵,保持身心健康,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最终到达“度百岁乃去”的养生目的。《黄帝内经》强调人
与自然的统一,“天人合一”是其重要指导思想,效法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是其重要的养生原则。
1《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1.1治未病
王蓉精神病“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防治原则,其内容包括“未病先预防”和“已病防传变”两个方面,在指导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百病始生》中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内部的正气和外部邪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气充足则邪气无由以入,强调了保护正气和治未病的重要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写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反映了以预防为主的的医学思想[2]
在未病先防方面,《金匮要略》曰:“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人们可以通过日常的活动,调节饮食起居,保持心情舒畅,就能保持人体正气充盛,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足,病邪不能入侵,人体阴阳就能保持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已病防变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人体五脏六腑互为表
里,五脏之间相生也有相克,一脏发病,可以累及他脏,所以要懂得脏腑病变的相传规律,同时相关脏腑,才能够达到防治传变目的。另外,《金匮要略》曰:“适中经络,未传脏腑,即医治之”,强调在疾病发生之初,病情尚轻浅,要及时正确的,防止疾病变生他病而加重病情,这也是已病防变的一个重要方面。
1.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学说,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中医认为存在于自然界中精微物质的是气,气是联系人体与自然的介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则为气机,自然界中气的运动影响脏腑气机的运动;第二,自然界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太过与不及则可以成为六淫,侵犯人体就会使机体发生疾病。《黄帝内经》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人则长久”意思是如果人能顺应天地自然规律,就可以保持长久健康,延长寿命。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也是一个整体,人的生理功能及疾病的发生与自然密切相关。人体有五脏六腑,若脏腑气血失和,正气虚弱,就容易感受自然界六淫邪气而发病,所谓“两虚相搏,乃客其形”。由此,“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高度阐述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没有人能离开自然而可以长久的生存。顺应自然,以达到气血畅通,阴阳平衡,保持身心健康而延长寿命的目的[3]
1.3阴平阳秘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常人的生理状态就是阴平阳秘,养生就是使人体保持阴平阳秘,维持人体阴阳平衡,达到精神调畅,身心健康的目的。中医学认为,阴阳是自然界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互根互用,相互制约,共同维持双方平衡。疾病发生的总病机是阴阳平衡失调,阴阳双方无论哪一方太过与不及,都可以影响其相对应的一方,最终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
2《黄帝内经》养生原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指春夏两季阳气升发,应顺应自然的生长之气而保养阳气,秋冬阴气生长而阳气渐伏,应保养阴气,这是顺应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4]。其内容非常广泛,应从饮食起居、运动、精神等方面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以动静结合为原则,采取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内外兼顾的方法进行身心的调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提出了五种人们日常生活的养生法则,在生活上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采取适
当的锻炼方法来增强体质,饮食有规律,起居顺应昼夜和四时变化规律;人体劳动包括房劳、劳力和劳神,只有具体掌握了真正的养生之道,才能使人体健康长寿。正如《金匮要略》言:“房事勿另竭乏,服食节其寒热酸苦辛甘,不遗形体有衰”,懂得了这些养生方法,病邪就不能侵犯人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说明预防疾病既要预防外界环境的治病因素,也要从人体自身的内部顾护正气,保持精神畅通,使人体正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养生另一个法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也”,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顺应四时则疾病无由发生,违背自然规律就会产生疾病,正所谓“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
3养生方法
3.1饮食养生
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顺应四时变化规律,选择符合时宜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疾病的产生,对疾病的也有一定的作用。四时饮食调养要严格遵循“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的原则,如夏季阳气旺盛,气候炎热,少食辛辣温热类的食品;冬季阳气内藏,阴气偏胜,应食温热类的食物来助阳气生长。另一方面,人体有肝心脾肺
肾五脏,分别对应酸苦甘辛咸五味,人体是一个整体,疾病会按五脏的生克规律传变,所以,任何一脏的调养或疾病的不能单独的进行。如《金匮要略》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春季属肝,肝气虚则补用酸,但脾为肝之所胜,肝病会传及脾脏,应当肝脾同治,而心为肝之子,母病及子也会累及到心。可见,一脏功能异常,就会累及其子脏和其所胜之脏,上应同时进行调理,饮食上也应根据这个规律来调养。另外,饮食时间要有规律,饮食不能太过,饮食要定时定量[5],忌暴饮暴食,饮酒要适度,需保持“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勿极渴而饮,饮不过多”等,违背正常的规律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3.2运动养生
《金匮要略》中提到:“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巧闭塞”,强调疾病发生之初,应及时通过运动等方法进行,防止疾病向严重的方向发展。《华佗传》写道:“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气血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锻炼人体的方法,比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人们可以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来选择锻炼的时间,通过运动可以激发人体阳气,保持人体正气充盛。例如春季阳气渐升,万物俱荣,人体可以采取打太极拳、跑步等方法振奋阳气。
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充盛,根据夜卧早起的规律,人们可以选择在清晨或晚间散步,但是不宜过度运动,夏季暑热当令,要防止中暑等病的发生。总之,运动这一养生法简便灵活,根据人体的需要来选择运动方式,经常保持运动,增强体质[6],就能保持人体气血充盛,正气不虚,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3.3慎起居,调情志
情志调节是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关键。《灵枢·本神篇》曰:“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在日常起居方面要顺应自然四时变化规律,人类的生活起居需要与自然的变化规律保持相应。情志上保持“精神内守”,从而调养全身气血使之正常运行[7]。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人们容易产生焦虑、压抑、消极的心理,这就要求人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克服压力,学会调节情绪,冷静的去处理事情。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开拓进取的上进精神,知足常乐的心态,也是养生的方法之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关于四时起居和调节情志的原则:春三月,阳气升发,万物复苏,在起居方面“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助阳气生长;春应肝,肝在志为怒,主生发,故精
神情志上“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顺应春季升发之气以保持心情舒畅,防止郁怒伤肝[8]。夏三月,阳气充盛,万物繁茂秀美,起居应注意“夜卧早起”,顺应自然充盛之阳气调养;夏在脏为心,注重调护心气[9],“使志无怒”保持精神和畅,气血充则病不生。秋三月,应肺脏,在志为悲,此时万物成熟,处于平定不再生长的状态,起居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顺应昼夜阴阳变化和自然规律来调节肺脏之气;精神上“使志安宁”,保持精神,不要过度悲伤,否则会伤及肺气导致呼吸系统发病[10]。冬三月,阳气渐衰,阴气渐长,万物潜藏,其在脏为肾,在志为恐,故养成“早卧晚起”的习惯和注意保暖可以增强肾气,精神上“使志若伏若匿”,惊恐伤肾,所以要减少对情志的刺激,保护肾精,才能保持肾的生理功能正常[11]
3.4节制房事,劳逸适度
“房事勿令竭乏”也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法,房事劳伤的原因有房事太频繁、思欲太过等,房劳太过就会耗伤肾中精气,肾为先天之本,寓真阴真阳,精气亏虚则会积劳成疾,故房事要劳逸适度,保养肾精就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认为酒后相火妄动,人的性欲就会增强[12],而此时肾精外泄过度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适度房事可以保精以达到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