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2021Mar32(5)
弱视好发于小儿视觉发育期,可导致双眼视功能低于相应年龄儿童,若不及时,可引起立体视觉发育缺失,影响患儿学习、生活。目前儿童弱视的方法较多,包括遮盖疗法、药物压抑、视觉训练等,其中立体视觉训练利用同视机进行脱抑制训练,改善患儿视功能,但由于部分患儿配合度较差,远期疗效仍有不足[1]。而然弱视仪为新型弱视的仪器,可减少抑制,促使患儿视功能、视力提高[2]。鉴于此,本研究就弱视仪联合立体视觉训练小儿弱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215例弱视患儿,按交替分组法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8例。观察组中男52例、女55例;年龄3~12(5.78±1.46)岁;弱视类型:屈光不正65例、屈光参差42例;弱视程度:轻度41例、中度66例。对照组中男54例、女54例;年龄3~11(5.73±1.39)岁;弱视类型:屈光不正64例、屈光参差44例;弱视程度:轻度39例、中度6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2)纳入标准:①符合《眼科学》[3]中弱视诊断标准;②单眼发病,且患眼视力与健侧视力相差<0.5;③能配合训练。(2)排除标准:①近3个月内佩戴眼镜;②合并其他眼科疾病;③合并神经系统病变;④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⑤屈光介质不清晰;⑥斜视性、形觉剥夺性弱视及无双眼视;
⑦均接受同视机检查,排除无同时视患儿。
1.3方法两组均接受遮盖疗法:进行散瞳、验光后,将患儿屈光不正进行校正,并按比例将健眼遮盖。1.3.1对照组采取立体视觉训练:使用增视能视觉训练系统进行,具体措施:(1)强化训练:使用同视机(长春市光电仪器有限公司,TSJ-Ⅳ型A)进行训练,嘱患儿坐于电脑屏幕前50cm处,佩戴红绿眼镜(红镜片戴在弱视眼),选择同时视A软件,进行交替闪烁训练;针对融合力不足患儿,同视机开亮灯,并播放振动画面,进行融合训练;针对立体视范围较低患儿,引导其观看到立体感后,加入复杂画片,增加照明强度;交替闪烁训练后进行部分闪烁训练,最后进行同时闪烁训练,闪烁频率均为5次/s,每种训练各5min;共1个月;(2)巩固维持训练:强化1个月后,使用立体视觉训练器行巩固训练5个月。共训练6个月。
1.3.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弱视仪:使用弱视仪(重庆汉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HD-CAM),频率调节为40~50次/min,波长:绿光光谱530~570nm,红光610~710nm;闪光点根据患儿瞳距调整,保证正对中心凹,针对旁中心注视患儿,根据注视点偏离中心凹角度调节闪光点;将健眼遮盖后,20min/次,1次/天,连续6个月。1.4临床观察指标(1)前、6个月时,对两组患儿进行图像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记录患儿潜伏期、波幅。(2)使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患儿立体视锐度(SA),SA正常范围为≤60s;使用窥视镜检查患儿注视性质,若黑星与黄斑区中心凹反光相距1~2度,则为旁中心注视。
1.5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弱视仪联合立体视觉训练小儿弱视的临床研究
范俊娥(兰州爱尔眼科医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究弱视仪联合立体视觉训练小儿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215例弱视患儿,按交替分组法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均采取遮盖疗法,对照组采取立体视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弱视仪。比较两组患儿前、6个月时图像视觉诱发电位指标(潜伏期、波幅)、立体视锐度(SA)及注视性质。结果6个月时,两组潜伏期低于前,波幅高于前,观察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患儿SA≤60s、中心注视占比均高于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视仪联合立体视觉训练可改善弱视患儿视觉功能,恢复双眼SA及注视性质。
关键词:弱视;儿童;立体视觉训练;弱视仪
中图分类号:R77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8174(2021)05-0770-02
770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2021Mar32(5)
2结果
2.1两组图像视觉诱发电位指标比较前,两组潜伏期、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潜伏期均低于前,波幅高于前,且观察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图像视觉诱发电位指标比较(-x±s)2.2两组SA、注视性质比较前,两组SA≤60s、中心注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患儿SA≤60s、中心注视占比均高于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讨论
弱视是由于斜视、屈光不正、形觉剥夺等原因,导致视觉发育期延长,发育期视力低下,而并不存在器质性病变。目前儿童弱视的最佳时期为3~6岁,主要以矫正屈光、遮盖抑制疗法为主,通过验光后选择合适的眼镜,矫正患儿视网膜事物清晰度,并通过遮盖患眼,避免异常视网膜对应的产生,保持弱视眼视力,但无法恢复立体视功能,不利于双眼发育,影响效果[4]。立体视觉训练通过
使用交替闪烁灯光,训练眼睛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刺激双眼黄斑、视网膜视细胞,使其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视皮
前
6个月时观察组
对照组
t
P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潜伏期(mm)
125.73±14.85
126.14±14.97
0.202
0.840
66.27±7.85*
78.94±9.07*
10.948
<0.01
波幅(mv)
14.68±1.85
14.74±1.88
0.236
0.814
31.68±3.54*
28.72±2.96*
6.654
<0.01
注:与同组前比较,*:P<0.05
前
6个月时观察组
对照组
χ2
P
观察组
对照组
χ2
P
n
李倩资料107
108
107
108
SA
≤60s
13(12.15)
16(14.81)
0.327
0.567
88(82.24)*
62(57.41)*
15.718
<0.01
>60s
94(87.85)
92(85.19)
19(17.76)*
46(42.59)*
注视性质
中心注视
56(52.24)
61(56.48)
0.372
0.542
96(89.72)*
75(69.44)*
13.575
<0.01
旁中心注视
51(47.66)
47(43.52)
11(10.28)*
33(30.56)*表2两组SA、注视性质比较[n(%)]
注:与同组前比较,*:P<0.05
质中枢细胞中,以使视皮质中枢细胞功能增强,能够增强患儿眼镜聚焦、运动能力,提高双眼的合作及固视能力,以达到的目的[5]。但由于该训练需要患儿具有较好的配合度,因此,部分患儿效果并不理想。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是通过使用一定强度闪光对视网膜产生刺激,并将刺激传输到脑部皮层后,形成的
电生理反应,通过观察振幅大小、潜伏期的延长或缩短,可对视觉功能进行反映,可对弱视患儿的病变程度、效果做出客观评价[6,7]。本研究结果显示,6个月时,观察组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SA≤60s、中心注视占比高于对照组,说明弱视仪联合立体视觉训练可改善弱视患儿视觉功能,恢复弱视患儿双眼SA及注视性质。弱视仪由功能选择模块、功能模块、定时模块等构成,利用红绿闪光点刺激视网膜黄斑区锥细胞,不同光交替,可全面刺激到视锥细胞,激活视觉系统,从而促进视觉发育;并通过敏感光谱高反差对视功能进行刺激,调节宽窄旋转影像,调节视觉信号传递,从而使患眼外侧膝状体细胞兴奋,达到视觉输入增加、抑制减少的目的,从而提高患儿视功能,纠正异常关注点[8,9]。但由于周期通常要数个月,患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应指导患儿家长增加监督力度,维持的进行,以保证效果。
综上所述,弱视仪联合立体视觉训练可改善弱视患儿视觉功能,恢复双眼SA及注视性质。
参考文献:
[1]杨璐,李兵,潘含枫.视觉训练系统对屈光性弱视的疗效及视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20,41(6):609-613.
[2]乔诗凝.自适应仪与传统BS-5Y仪应用于弱视的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7,25(5):459-461.
[3]杨培增,范先.眼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53-254.
[4]田璐,南莉,丁肇凤,等.传统弱视方法联合视功能训练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J].眼科新进展,2018,38(10):955-958.
[5]尹峥,夏旭光,黄慕贞,等.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儿童弱视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5):927-929.
771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2021Mar32(5)
输血是在患者临床救治时最为常见的一种措施,尤其是在对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1]。输血反应指的是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因为血液或其制品输入人体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输血反应往往被分为溶血性与非溶血反应,也存在急性与迟发性之分,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可能是严重且致命[2]。大多数由患者血浆与供者红细胞之间
ABO血型不相容引起,而且可能涉及患者之间的血液误输,未进行输血前红细胞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检测是导致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不规则抗体检验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输全血的住院患者260例,根据输血前有无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情况分为A组(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130例和B组(未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130例。A组中男70例、女60例;年龄20~78(49.71±
2.12)岁;血型:A型40例、B型30例、AB型35例、O型25例。对照组中男71例、女59例;年龄21~79(50.16±2.19)岁;血型:A型41例、B型29例、AB型36例、O型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输血指征;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受损;合并血液疾病;近期有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服用史;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1.3方法B组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范进行输血。A组输血前实施不规则抗体检验。利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法进行检验,准备好FYQ型试剂长孵育器以及微柱凝胶专用离心仪器,谱细胞,筛选细胞微柱凝胶免疫卡,血型定型免疫试剂,选择配套试剂盒。抽取患者肘部静脉血2-3严格按,选择EDTA-K2抗凝剂,按标准操作步骤执行。将待测血清抗体加入试管中,按标准孵育处理和离心处理后,于试管中实施盐水正向和反向定型检验。对卡式微柱凝胶管进行标记,制备0.05%浓度的NaCl溶液红细胞悬液。分别于A、B管中放入50μl,浓度为l5%红细胞悬液,选取20μl溶液放入被标记的卡式微柱凝胶管中。把50μl待检血清和20μl
抗D血清放入D试管中,往A1管中置入0.5%浓度的A型和50μlB型细胞悬液,再在B1管中置入待测样品,在37℃的CO2环境下孵育10min,往卡式微柱凝胶管中置入50μl的O型血液以及血小板,进行混合,确保均匀后1000rpm的速度离心3min,获取检测结果。如果凝集散开,抗体筛检结果是阴性;如凝集不散开,则是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抗体筛检结果是阳性,应使用谱细胞和患者血清于微柱凝胶卡上鉴定抗体。1.4临床观察指标(1)输血反应情况:统计并比较两组输血期间发热、寒颤、呼吸困难、低血压发生情况。(2)抗体阳性筛查结果:统计并分析不规则抗体检测者抗体筛查阳性率及具体分型结果。1.5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不规则抗体检验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
陈贵存(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输血科,河南濮阳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检验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输血的住院患者260例,根据输血前有无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情况分为A组(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130例和B组(未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130例,比较2组输血不良反应,并分析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情况及抗体筛查结果。结果输血期间,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规则抗体检查者阳性筛查结果主要为抗-M和抗-
E,抗-D、抗-S、抗-K、抗-C占比较低。结论不规则抗体检验能有效降低临床输血反应,提升输血安全性。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检验;输血;安全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8174(2021)05-0772-02
[6]孙静,王昕,杨文民,等.儿童视神经炎视觉诱发电位改变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9,26(11):840-845.
[7]李倩,毋立新,陈越,等.视觉诱发电位对弱视早产儿评估的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8):2271-2273.
[8]陈娟,梅芳,陈志钧.弱视仪392例弱视患儿的疗效及影
响因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10):1347-1348,1356.
[9]刘莉静,颜华.红光闪烁仪联合红视力表远距离视功能训练对儿童近视性弱视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19,19(5):888-891.
收稿日期:2020-12-10
772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