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和其他科学一样,应该采取客观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等。19世纪以前,当心理学还处在哲学襁褓中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大多用思辨方法研究心理学问题,这是造成心理学长期落后于其他科学的重要原因之一。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开始采用客观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这些方法不依赖于研究者对自己心理现象的描述或内省,而是采用了客观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因而使研究结果可以得到重复检验。这是心理学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这种方法叫观察法或自然观察法。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人格的某些特征.又如,观察婴儿的言语活动,可以了解个体言语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①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②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③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观察法的成功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
近30年来,有些生态学家在自然环境下,利用各种现代化的观察设备,对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习俗进行长达1~2年的观察,为研究动物行为和心理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借助于录音录像系统观察儿童,对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作用.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由于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因此,应用这种方法有可能了解到现象的真实状况.
观察法的主要缺陷是:①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②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③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④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二)心理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心理测验
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心理测验对发现心理过程的一般特性、它们的相互依存性和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异性都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卡特尔,1890).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高,那么,同一个人多次接受这个测验时,就应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成绩。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对行为的预测来表示。
为了保证心理测验的信度与效度,一方面要对某种心理品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对智力或性格的了解越深入,那么相应的量表就会越完善.另一方面在编制心理量表时要注意严谨性和科学性。只有按科学程序严谨地编制出来的心理量表,才可能有效而可靠地测量出人的心理品质。
(三)相关法
相关是事物间的一种关系。相关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都
是在寻相关,例如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某种人格特质和特定行为的关系,老年人的自我支配意识与生理健康的关系,在完成特定认知任务时脑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不同脑区的相关、脑的激活水平和行为的相关等。
研究方法有哪些两个事物(现象)的相关程度或强度可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它是从—1到1之间的一个数值.如果相关系数为0,则表示两者的相关很小,或者没有关系。大于0的相关为正相关,小于0的相关为负相关。例如,研究发现,学生的阅读、数学成绩与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存在负相关,也就是说,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多,他们的阅读成绩和数学成绩就越低。相反,吸烟与肺癌发生率呈正相关,吸烟的数量越多,患肺癌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相关本身不能提供因果的信息,当两种现象被发现有相关时,甲可能是引起乙的原因,乙也可能是引起甲的原因,或者它们是以其他的方式产生相关的。只从相关本身的信息,你无法推断哪个是因,哪个是果。由于相关不同于因果关系,我们从相关研究中还不能得出行为变化的真正原因。如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太多,可能耽误了做作业的时间,也可能引起注意“惰性”或降低阅读的兴趣,这些都可能导致阅读和数学成绩下降,引起成绩下降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还需要进行因果研究。
(四)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
实验方法分两种: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为了研究加工深度对记忆成绩的影响,我们可以安排被试完成不同的任务。第一种任务是分析词形;第二种任务是比较词的读音;第三种任务是分析词义。第一种和第二种任务只要求被试做“浅层加工",即记住材料的形状和读音,而第三种任务要求被试做“深层加工”,即了解材料的意义联系。结果发现,被试对第三种材料的记忆成绩明显高于对第一种和第二种材料的记忆成绩.这说明被试对材料的加工深度能改善记忆的成绩。由于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控制,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发现事件间的因果联系,并允许人们对实验结果进行反复验证。实验室实验的缺点是由于主试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极大的人为性。被试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实验室实验的缺点。自然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例如,在教学条件下,由教师向两组学生传授相同的材料。其中甲组学生在学习以后完全休息,而乙组学生继续进行另外的工作。一小时后,再比较他们的回忆成绩.结果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成绩好.这说明学习后适当休息有助于知识的保持。由于实验是在正常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自然实验的结果比较合乎实际。但是,在自然实验中,由于条件的控制不够严格,因而难以得到精密的实验结果。
心理学实验通常是通过不同条件的比较来进行的,如不同任务、不同被试、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职业、不同智力水平的比较等。在心理学实验中,能够引起心理或行为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称为自变量或独立变量,如记忆实验中的不同识记条件等。由这些条件引起的心理或行为的变化称为因变量或依从变量,如反应时的长短,记忆的成绩等。它们是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实验中除应控制自变量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如被试的个别差异,被试对实验结果的期待及实验者的偏好等。拿反应时的实验来说,被试的性别、疲劳程度、饥渴
状态、气质和性格的特点、对实验的态度等,都可能影响实验的结果.为了确定照明条件与反应时的因果关系,还必须控制这些因素。在有些实验中,主试者和被试者都不知道自变量是怎样被控制的,这种实验叫双育控制,它对排除实验者的偏好有作用。
实验室实验需要借助各种仪器设备来进行。借助这些仪器设备可以严格控制刺激的呈现,准确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其他生理或行为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例如借助计算机,人们可以通过预先编制的实验程序,严格控制刺激的呈现,精确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保存大量的实验数据。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理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神经成像或脑成像技术已经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这些技术有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功能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脑磁图和近红外光学成像等。与以往采用的一些研究技术相比较,神经成像的技术可以在无损伤的条件下观察有机体内正在进行的一些生物化学变化,如葡萄糖代谢或脑内血流量的变化,进而研究与此有关的心理现象(如记忆、注意、思维、语言活动和情绪等).
(五)个案法
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
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例如,在临床研究中,医生发现某些失语病人,只丧失了词的命名能力,而其他语言能力是正常的;有的儿童智力发展基本正常,而语言能力有明显的缺陷;或者语言发展正常,而智力明显低下;或者智力正常,交往能力低下,而词汇阅读能力超常等。通过对这些个案的研究可以为揭示个体的心理活动提供必要的证据。在研究正常儿童的智力发展时,个案研究也是一条重要的研究途径.用个案法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曾起了重要的作用。个案法有时和其他方法(如观察法、传记法、测验法等)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
由于个案法只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的结果可能仅适合五个别情况,因此,在推广运用这些结果或作出更概括的结论时,必须持谨慎的态度.一般地说,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设,要进一步检验理论或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的帮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