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120163
课程名称: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
适用对象:  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考核方式:分散
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了解新闻传播研究的过程与法,重点介绍新闻传播实证研究中的量化和质化方法的应用和实际操作。所涉及的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调查实验法等等。学生将学习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的逻辑、伦理困境、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如何呈现研究结果等。本课程通过深化学生对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析新闻传播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针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特点,使学生能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关注社会民生、强化责任担当,具有写作符合学术规范、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能力。本课程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用技术。通过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并掌握如何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变成可行的研究课题,如何设计出一套研究方案并实施,如何写出一份规范的研究计划书,以及如何撰写展示自己成果的研究报告。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针对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该专业学生了
解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方法的特点、方法类别、研究设计等等,通过系统的学习,初步了解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系列相关知识,例如框架分析等、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测量等等。通过学习,学生要基本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流程,掌握写作的规范,能够读懂相关的研究文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解读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理解和掌握中国特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内涵,为之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重点介绍社会科学的研究传统、基础的传播研究方法(包括量化与质化的方法)的概念,研究假设、研究设计,以及研究数据搜集、分析及学术性论文的撰写;同时介绍并讲解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法,实验法,问卷调查等,并指导学生进行方法实践。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
 l)了解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2)掌握研究设计和社会现象测量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对小型课题进行研究设计;
 3)掌握研究计划书的写作方法,以及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4)了解各种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并初步掌握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5)了解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本过程,并初步了解资料量化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产生
2.了解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
3.了解研究方法的分类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新闻研究的两种取向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研究方法: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是进行研究时所用到的工具、策略和手段,也是架通理论和现实之间的桥梁。
  传播现象的复杂、现实因素的制约等影响着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实现
3.问题与应用:
  以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为例,讨论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在各个时期的研究主题以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三)思考与实践
1.就你所在学校学生的媒体接触行为进行研究时,你会碰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这些困难?
2. 怎样区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课堂讲授
          2. 课堂讨论
          3. 分组讨论
          4. 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  研究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研究方法有哪些          1. 掌握“理论”的内涵
          2. 了解科学、客观、范式等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科学的概念和发展逻辑
1.主要内容:
  科学观念的兴起
理论和观察是科学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假设和经验概括是连接这两者的纽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什么是范式
      ①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一整套系统
    ②解答问题的基本模型,包括基础假设、研究设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
(2)科学的发展逻辑:归纳,即归纳指从单称陈述得出普遍结论的研究逻辑,即从特殊到一般
演绎:它从一般到特殊,研究者从概括性的规律或法则出发,在现实中收集资料来验证这
个一般性理论
3.问题与应用:
  除了科学之外,我们还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知识?
  什么是科学?它具备哪些特征?
第二节  理论及其相关概念
1.主要内容:
  理论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评价理论的标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理论的定义:理论是为了解释现象,而对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所做的相互关联的、系统化的陈述。
任何理论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概念、变量、命题和假设
评价理论的标准:
  (1)理论具有解释力:概括性/准确性
  (2)理论可以被证伪:对假设进行检验是发展理论的途径,因此理论应当提供能够检验的特定假设
  (3)理论具有预测力:我们需要理论来降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4)理论的表述应当简洁:出的理论往往言简意赅。
  (5)理论还要具备开放性:理论时刻都处于变动和发展之中
3.问题与应用:
什么是理论?衡量好理论的标准有哪些?
    (三)思考与实践
1.什么是范式?社会科学研究里的实证主义范式和解释性范式各自具备哪些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
          2.课堂讨论
          3.分组讨论
          4.多媒体教学
第三章  研究的过程
    (一)目的与要求
    研究是一个系统性的、积累性的、整体性的、持续进行的过程,为了能够顺利实现研究目的,我们需要在研究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准备和认真的操作。那么,研究都包括哪些阶段?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要注意什么样的问题、避免什么样的错误?研究者具体应该怎么做?本章将要回答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