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乡词》的演唱实践分析
作者:***
来源:《黄河之声》2018年第14期
        摘 要:陆在易创作的《望乡词》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此曲语言优美协调,旋律果敢苍劲,词曲贴切,将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创作技巧相结合。本文将从歌曲的演唱技巧、情感、咬字等方面,结合自身演唱实践,通过对歌曲《望乡词》的细致研究,进而更加熟练的理解和把握该作品。
        关键词:陆在易;美声唱法;咬字;演唱技巧
廖昌永        一、歌曲简介及情感基调
        歌曲《望乡词》源于于右任先生在台湾所作的思乡之诗《望大陆》。于右任老先生身处异乡,隔海相望思乡,盼望祖国统一。作曲家陆老深切地理解作者用意,置身于诗中所述之角,谱写了这真实感人的《望乡词》。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演唱过《望乡词》,过
程中几度落泪,用真实、致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用男中音深情淳厚的音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他在演唱时对字词的研究与情感的把握非常精准,这首悲痛思乡的歌曲最主要的就是一个“殇”字,他用慨叹悲切的音将盼故乡而不能归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只有通过多次学习和反复练习,加之对作品基本构架的了解,深层次的把握词曲的内涵,才能更好地诠释此曲。
        二、《望乡词》的演唱技巧
        气息是歌唱时最基础、最直接的动力因素之一,也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技巧之一。音乐理论专著《乐记》中说到:“故歌者……累累乎端如贯珠”(《礼记》第十九篇),可见气息运用的重要性。比如,在演唱“痛”“哭”二字时,要渐慢拉长,由弱到强,需要强有力的气息支撑,并保持两肋张开的紧张状态,腹部不要向里收的太快,控制气息使声音坐在气上,像拍皮球一样横膈膜下压,但不能用气使劲推声音。中间的连接部分的演唱,需要运用沉稳而连绵的气息给予源源不断的动力,气息要弱化处理并使哼鸣点清晰,控制声门和喉器,小腹微收进而达到方向性明确,具有穿透力。在低音区要保持气息通畅,做到主动吸气,保持适当的高位置,但情感上尽量沉稳。因此,想要歌唱具有美感、声音圆润
、咬字清晰、情感丰富,良好的气息运用绝不容忽视,我们要做到气息支点明确,持续稳定发声,使之富有柔软性和弹性等多方面高标准要求,通过科学的气息练习方法,获得优质的歌唱美感,从而完整的演唱歌曲。